课件20张PPT。第三课 宋明理学 安徽舒城第三中学 秦林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和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第一单元第3课,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宋明理学是儒学两次重大改造中的一次,它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哲学化。上承汉武帝时董仲舒的改造,下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儒学批判和继承。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体现了儒学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的特点。
2.教材特点
本课涉及到非常多的哲学思想,内容比较枯燥,又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 1.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3.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了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能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影响。(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及文字等材料直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材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可促进文化的发展;理学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 是儒学的一大进步;心学的出现反映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 1.说学情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大致了解了人类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史,奠定了学习思想文化史的基础。他们能够把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和人类政治、经济史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也能体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高二学生其认知水平、思维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但对哲学问题的理解仍存在较大难度,学习本课应比较困难。
2.学法指导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学法上,教师应制作导学案供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材料,制作学术明星简介卡,以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知识清单表,以培养学自主学习,提取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
新课导入导入问题:古代中国的四大书院是什么?湖南岳麓山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讲授新课问题诱导: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地位,那么汉代之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看图片一河南白马寺河南龙门石窟开始传入中原在中国广泛发展吸收儒家思想佛教传播实现本土化。第一目 三教合一 东汉农民利用道教起义,统治者打击道教西晋葛洪吸收儒家思想改造道教,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和支持讲解:佛教、道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主张,从而实现佛教传播的本土化,以及统治者对道教的支持,三教合一 的局面在隋唐出现,得出理学形成的第一个背景。图片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讲解:政权更迭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引出第二个背景。
面对挑战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儒学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重大的改造,发展到理学阶段,引出第一目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理学。并过渡到第二目的内容“程朱理学”第二目 程朱理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0)朱熹(1130-1200)学生扮演学术明星并作自我介绍第二目 程朱理学展示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表格内容问题探究一:程朱理学历史地位和影响?材料一: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消极影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将人束缚的更紧,压制了人性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积极影响:崇尚道德,强调自我约束,和社会历史责任,塑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性格。第三目 陆王心学学生扮演学术明星并作自我介绍第三目 陆王心学问题探究二:阅读历史纵横的材料,讨论王阳明是如何破心中之贼?王阳明破心中之贼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问题探究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重点突破探究材料材料一、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韶、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材料三、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三则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和陆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课堂总结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知识表格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对比表总结语:心学的出现,反映了理学的发展,也说明了理学的不足,正是这不断的辩论调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那么明清之际儒学又有哪些发展呢?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