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3年高中课堂教学竞赛上课课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芜湖市无为一中王冬梅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2013年高中课堂教学竞赛上课课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芜湖市无为一中王冬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7 09: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芜湖无为一中 王冬梅米隆《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
“人啊,认识你自己”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2.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政治经济思想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感性的人1.背景(公元前5世纪) 2、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约前481—约前411)(2)思想主张:A、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C、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忽视道德)设置问题、合作展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既然我们无法真切地感受他
们的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
样子,有许多东西我们是认识不了的。
——普罗泰格拉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可以看出普罗泰格拉思想?合作探究积极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二.“美德即知识”---智慧的人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
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
(4)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2.主张:合作探究设置问题、合作展示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 ——苏格拉底的演讲?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可以得出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3、评价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理性的人亚里士多德(前427—前347年)柏拉图(前427—前347年)1、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1)观点:★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2)评价: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世名言: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那才是双倍的无知。 ——柏拉图
生活从不简单容易,即使你活在愉悦的境遇中,你也会遇到你要克服的困难。
——柏拉图
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入内。
——柏拉图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懂得哲学,应该是最优秀的哲学家以善治国,所谓的善就像太阳,是创造和推动一世的力量。
——柏拉图
(1)观点:
★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
★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 但我更爱真理”)
(2)评价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恩格斯
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

(前384——前344)2、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
——亚里士多德
一个快乐的人应该具有健康、财富、知识、友谊和美德。
——亚里士多德传世名言课后延伸
观看视频后讨论:苏格拉底之死是必然的吗?1.“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出的思想本质是( )
A.法律是神授的
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B2.18世界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 )
A.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C8.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下列哲学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know yourself ”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缪之千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