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山奇石 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9 黄山奇石 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3 22:3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黄山奇石(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难点: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播放视频《黄山四绝》《黄山奇石》。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视频,领略了黄山的奇妙景色。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一大景观——黄山奇石。(板书:黄山奇石)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1.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并配音朗读,请学生欣赏。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拼音读准字音,并思考以下问题: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点?3.小组内互读、正音。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指名读,检查认读效果。5.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生字方法。(1)加一加识记:日+京=景 少+目=省 夕+口=名 门+耳=闻 亻+立=位 禾+乃=秀(2)熟字加偏旁识记:著 形(3)比较识记:壮(壮丽)——状(形状)其(其实)——棋(围棋)尤(尤其)——优(优美)6.指导书写。(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 “南”的“冂”里面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部”的部首是双耳旁(右),不要写错了位置。 “巨”是半包围结构,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2)学生描红,临写。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要求同学会认的16个字中,有8个字是以连词出现的(“闻名、景区、尤其、形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如“秀丽、仙桃石、巨石、一位”。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点,并让学生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将观察图画与熟读课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南部、那些、巨石、每当、云海、前方、金光闪闪。3.说说文中总共写了哪些奇石,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1)数一数共有几句话?(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补充黄山“四绝”资料。(3)指导学生朗读。2.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学生在课本上圈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图片,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3)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认真读,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的相关句子多读几遍。)3.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各自喜欢的石头以及喜欢的原因:如:“仙桃石”抓住“落”“飞下”;“猴子观海”抓住“猴子”的动作、神态描写。)4.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5.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6.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介绍了哪些奇石,学习课文写法,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些奇石的样子,选一块奇石向同学们介绍。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 1.将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感受黄山石的“奇”,大自然的秀丽。2.仔细观察课文图画,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些画上石头的样子。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 1.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共同领略了黄山奇石的神奇。黄山奇石奇在形状酷似某些人或物;奇在有情趣,能引起我们的许多遐想;还奇在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各不相同。2.拓展:搜集有关黄山风景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我在让学生学习完第2~5自然段后,再学习第6自然段,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奇石,并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奇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黄山奇石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