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4 09: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植物的感应性
(一)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二)表现:植物的感应性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三)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4)向肥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向肥性。
(5)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触碰作出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向触性。例如,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四)分类
(1)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单向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生长;受重力的影响,植物茎产生的负向地性生长,根产生的向地性生长。向性运动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合拢;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骤冷、光暗变化等,通常有感温、感光等运动。
【温馨提示】
①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的,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而感性运动对外界刺激没有方向要求,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都为生长运动,一般都是缓慢发生;而感性运动一般较快发生,容易在短时间内察觉到。
③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植物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二、植物激素
(一)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二)植物体内的激素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或现象
生长素 幼嫩的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其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修剪果树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芽、嫩叶、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裂;延缓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刺激叶等器官脱落, 抑制茎的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叶片等,将要脱落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与果实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激素同时存在,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例1、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例2、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B.C.D.
例3、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说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向右弯曲生长
C.温特实验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图中所示的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缺少对照实验
例4、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在浓度较高时,可以使一些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卷缩并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① ② ③ ④
2,4-D溶液浓度 a b c 0
平均株高(cm) 20 29 35 16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
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①、②、③、④;
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①、②、③组的芹菜幼苗,用 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 , 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选填“能”或“不能”)
例5、(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________。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________。
1.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③是一组对照实验 B.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
C.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 D.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
2.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3.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4.如图实验中,种子的芽总是往上生长。而根总是向下生长。下列植物的各种感应性运动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B.含羞草的小叶受触碰后合拢
C.捕绳草遇到昆虫的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D.葡萄的卷须接触到附着物会缠绕在上面
5.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
(2)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________。
(3)生长但不弯曲的是________。
(4)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________。
(5)据此实验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________。
(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________造成的。
6.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7.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1)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2)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
③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8.以下是科学兴趣小组研究“植物感应性”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 如图①~⑥装置是一组探究金丝雀顢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对比   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   。
(3)[实验二]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的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   。
(4)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   (填向性运动、感性运动)
1.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A. B. C. D.
2.玉米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为了了解植物生长素与向光性的关系,某同学根据实验方案绘出实验设计示意图。(说明:甲乙胚芽完整;丙、丁、戊切去尖端;丁戊琼脂中含有等量的、由玉米胚芽尖端提取的生长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
B.乙丙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胚芽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
C.丁和戊的结果分别是丁直立生长(与丙生长情况一样);戊弯向琼脂块一侧生长
D.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胚芽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
3.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B.C.D.
4.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索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5.某同学探究植物的根对水的反应的实验装置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B.实验中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C.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
D.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6.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
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
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7.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
8.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 在 4 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 1.5 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 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   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参考答案
例1、【答案】A
【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幼苗固定,纸盒旋转,右侧开口也随之旋转,导致植物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所以植物是直立生长的;故A符合题意;
例2、【答案】C
【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甲是单侧光照射,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竖直向下生长;即C符合题意;
例3、【答案】B
【解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A、达尔文的实验可知,存在胚芽鞘尖端的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没有胚芽鞘尖端的植物不会弯向光源生长,由此可知,胚芽鞘向光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故A正确;
B、对比拜尔的实验可知,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向左弯曲生长;故B错误;
C、温特把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胚芽鞘尖端的植物,观察其是否弯曲生长,是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故C正确;
D、温特的实验中只有实验组,没有空白对照组;故D正确;
例4、【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株高
(3)不能
【解析】(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芹菜幼苗生长情况,探究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采用对照实验,那么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探究唯一变量对植物的影响,因此用等量的清水(蒸馏水)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虽然随着浓度增加,平均株高先增加后减小,但是,现有的实验记录不全面,无法支撑这一结论。首先,并没有设置浓度更高的实验组从而得到更多实验现象,来帮助我们明确更高浓度时具体的植株株高情况。第二,16厘米的株高虽然最短,但是也可能依然比原幼苗更高,故依然是促进生长的,所以缺少更多的实验组无法支撑题目所描述的结论,因此不能说明。
例5、【答案】(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2)提出猜想(3)对照(4)小于(5)B
【解析】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在胚芽鞘下部套上锡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温特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解答】(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
(2)材料一种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A组琼脂块上放有胚芽尖端,B组琼脂块没放胚芽尖端,起对照作用,以验证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4)胚芽尖端在左侧光照射下,其产生的生长素将移向右侧,右侧生长迅速,横线间隔大于左侧间隔。
(5)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胚芽左侧生长迅速,将向右弯曲,而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胚芽不断向右弯曲,而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胚芽弯曲程度减小,但不会转向生长,所以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B
【答案】D
【解答】解:A、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而实验①③中具有多个变量,不属于对照实验,A错误;
BD、图中⑤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其它①④直立生长,②弯向右侧生长,③不生长,B错误;D正确;
C、尖端是感光部位,④切去尖端后不能感受光的刺激,C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太空中的该植物处于单侧光的照射环境,它的器官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不同的生长现象。
【解答】植物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C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当植物幼苗两侧的生长素相同时,它竖直向上生长。当两侧的生长素分别不均衡时,生长素多的一次,细胞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因此幼苗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折。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左侧偏折,这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别少,细胞生长慢,故D正确,而A、B、C错误。
4.【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种子的芽总是往.上生长,而根总是向下生长,这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A、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是受光照的制约,这属于应激性,A不符合题意;
B、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属于感性运动,不是向性运动,B不符合题意;
C、捕蝇草遇机械刺激会产生捕食是感性运动,不是向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的卷须会缠绕在上面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5.【答案】 (1)C(2)B(3)AD(4)E(5)胚芽鞘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这就是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
【解答】(1)C燕麦胚芽鞘尖端被去除,不能产生生长素,将不生长也不弯曲。
(2)B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会移向背光一侧,使其向光弯曲生长。
(3)A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生长素分布均匀,将向上生长,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位于上端,生长素不受光照影响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输,且在下部分布均匀,将直立生长。
(4)E去除尖端,无单侧光照射,在右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其右侧将生长较快,表现为向左弯曲生长。
(5)据此分析,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应该在胚芽鞘尖端。
(6)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故答案为:(1)C;(2)B;(3)AD;(4)E;(5)胚芽鞘尖端;(6)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6.【答案】长势相同;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①进行对照实验需要控制唯一变量对实验的影响,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因此取与实验组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
(3)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7.【答案】(1)3、4、5;2
(2)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解析】【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六组实验中保持了其他变量唯一,1是单侧光照射,2是去除胚芽鞘尖端,3是均匀照射;4中是单侧光照射锡箔小帽,5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无光照,6中是单侧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解答】(1)1中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浓度不均匀,会弯曲生长,2去掉了尖端无生长素,故会停止生长,3中光照均匀,也有尖端产生生长素,2会直立生长,4中植物感受不到光的不均匀刺激,直立生长,5中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无光照影响生长素不均匀,会直立生长,6是琼脂块位于单侧,会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直立生长的是3、4、5,停止生长的为2;
(2)①向光性生长是单侧光引起的,变量为光照是否单侧光,其他变量都保持不变,故选择1和3;
②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是否有关系,变量为有无尖端,1和2变量为有无尖端,都是单侧光照射;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是否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变量为尖端是否遮光处理,故1和4进行对照;④中5和6号对照,变量为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的弯曲生长。
故答案为:(1)3、4、5,2;(2)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
8.【答案】(1)③④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3)(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向性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 “植物感应性” ,重点在于向光性和背地性。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背地性,又称负向地性。植物学术语。植物特性之一。是植物向性运动的一种。植物的茎,总是朝上长,具有“背地性”。
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具有向光性;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是生长部位;任何阻挡生长素运输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生长停滞或缓慢。
【解答】(1)在①~④号四个装置中,只有③号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④向光生长,二者区别在于尖端有没有遮光,故对比③④两个装置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
(2)对比⑤号⑥号装置,⑤号装置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而⑥号装置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这说明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
(3)根据图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 幼苗会朝着如图所示弯向光源方向生长,合理解释的是(植物茎) 向光性大于(强于)背地性。
(4)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许多花朵和复叶都有昼夜周期性开闭的现象等。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属于 向性运动 。
1.【答案】B
【解析】胚芽鞘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因此尖端是感光部位,胚芽鞘的下部是作用部位。
A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两株胚芽鞘都向光弯曲生长;C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直立生长;D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不生长。
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分析】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有外因作用,也有内因作用,外因是:有单侧光照;内因是有感光部位-尖端。
【解答】A、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A不符合题意;
B、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幼苗是否弯向光源生长,两组对照,实验目的是了解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关,B不符合题意;
C、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丁组直立生长,戊含生长素的一侧生长快,弯向琼脂块对侧生长,C符合题意;
D、戊装置中,幼苗左侧含有生长素,向右弯曲生长,甲组实验中幼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两侧分布均匀,直立生长,用戊装置和甲对照,可以了解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两侧的分布量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把花盆放在旋转圈上水平旋转,暗箱不动,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接受的是均匀光照,故幼苗将直立生长,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甲,小幼苗的生长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
【解答】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说明植物和暗箱都旋转,15分钟转一周,幼苗是15 min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小幼苗只有小窗和光源转到一条直线上时才能接受到光照,因此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因此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B所示,B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分析】 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从这个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解答】A、该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A正确,符合题意;
B、若要研究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需设置对照实验,即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方分别用锡箔纸罩住,再观察胚芽在单侧光下的生长状况,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项,从该实验能得出胚芽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特点,无法得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以及生长素的功能的结论,C、D均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B
【解答】解:A、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阳光,A错误;
BD、幼苗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B正确,D错误;
C、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有其他因素(例如光照等)的影响,不需录记录幼苗茎和叶的生长状况。
故选:B。
6.【答案】C
【解析】据图可见: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C符合题意。
7.【答案】(1)胚芽鞘尖端(或尖端)
(2)向左弯曲
(3)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
(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解析】 (1)达尔文实验中,一个保留胚芽,一个切除胚芽,变量是胚芽。
(2)拜尔的实验是切下尖鞘,分别嫁接到两边,观察生长方向。
(3)温特实验是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解答】(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胚芽鞘尖端(或尖端) 有关。
(2)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千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温特实验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他的猜想是 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 ;
(4)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 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
8.【解答】解:(1)单侧光使青菜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①盆青菜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2)根据①②组实验可得出去掉顶芽和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尖端,不会引起向光弯曲,说明顶芽或子叶可能产生生长素;根据②③组,说明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综合①②③,得出结论是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
(3)因为去掉子叶和顶芽后青菜苗不会出现弯曲,去掉子叶的青菜单侧光照射实验出现弯曲;
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不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不产生生长素;如果去掉顶芽后青菜苗出现弯曲,说明子叶产生生长素;
所以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子叶是否可以产生生长素。
故答案为:(1)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分布较多(2)顶芽(3)子叶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十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