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观察生物(1-2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直径大小是120∽140纳米,它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它之所以是生物,判断的依据是( )
A.能够运动 B.体内有多种物质
C.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 D.会使人和动物生病
2.如图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能体系实验室研发的首个交互美女机器人,名叫“佳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佳佳精通多种语言,可以和人智能交互,面部有神态和表情,还配有肢体语言。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能生长 B.机器人能进行新陈代谢
C.机器人不能繁殖后代 D.构成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3.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壁
4.以下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665年,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植物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布朗首次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C.19世纪4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胡克共同提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来自于细胞分化
5.下列行为或现象中,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长得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6.研究人员用凝胶材料制成了一朵“鲜花”(如图)。这朵几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约2个小时完全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展示着变形能力。以下对凝胶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是生物,因为它有鲜艳的颜色
B.是生物,因为它会开放
C.是非生物,因为它不能快速运动
D.是非生物,因为它不会呼吸,不会繁殖
7.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1996年7月5日,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莉诞生。它是一只通过现代工程,由乳腺细胞发育创造出来的雌性绵羊,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它的原理简单地说:取出绵羊A细胞中的细胞核,放入绵羊B的去细胞核的细胞中,产生的新细胞再放入绵羊C的子宫中发育,最后产出新个体。多莉的诞生为“克隆”这项生物技术奠基了进一步的发展,右图是多莉产生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你认为多莉的遗传物质来自( )
A.绵羊A B.绵羊B C.绵羊C D.无法确定
8.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 )
A.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把撕下的内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C.取一片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迅速放下
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左侧,然后用吸水纸从对侧吸引
9.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0.如图的实验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蒸馏水时,只在乙组中明显检测到蔗糖。这与两组马铃薯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11.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12.如果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以下各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视野最暗的是② B.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
C.观察图③时可调节粗准焦螺旋 D.为使图③中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装片向左移
1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15.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脆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原因和对策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现象 可能的原因 对策
A 细胞有严重重叠 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进行实验
B 视野中有黑色圆圈 气泡太多 重新盖盖玻片
C 细胞结构看不清楚 未滴加红墨水 滴加红墨水
D 视野中无光斑 载玻片未放在通光孔中央 把载玻片放在通光孔中央
A.A B.B C.C D.D
16.下图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17.下列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
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
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18.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如图)。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③和⑤ B.④和⑥ C.①和④ D.②和③
19.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调节光圈 c.移动装片 d.转动转换器
A.c→a→b→d B.d→c→b→a C.c→d→b→a D.c→a→d→b
2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二、填空题(共28分)
21.(8分)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学生结伴同行,因为对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丙走进了水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
(1)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________。
(2)在放大镜下观察蜗牛,可看到蜗牛头部有________对触角,其中________(填“大”或“小”)触角的顶端各有一个眼。
(3)用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有保护作用,它的摄食器官是________。
(4)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你注意过蜗牛爬行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吗?________。 (5)观察蜗牛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蜗牛如何处理?________。
22.(8分)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剌 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会长出致密的毛 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形,长有许多鳍 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
在以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是________;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是________;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________。
23.(6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中 [c]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3)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绿色,而把青菜煮沸后,水就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煮沸后破坏了细胞膜,指出图中表示细胞膜的序号[________]。
24.(6分)读显微镜结构图和植物细胞结构图,回答问题:
(1)观察植物细胞时,小明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先操作C,然后紧接着应操作 ________(填字母)。
(2)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时,小明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水中,在显微镜下发现结构②逐渐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5.(8分)显微镜是初中生物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操作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A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B 将玻片往左下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填“AB”或者“BA”)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种方法)
26.(10分)小妍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如图甲是制作洋葱临时玻片标本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2)上图甲的④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3)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的观察。在调焦时,先让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从侧面注视(如图乙),是为了________。
(4)正确操作后,他在视野中看到了物像如图丙,要使视野中出现如图丁所示物像,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玻片向________移动,使待观察目标出现在视野中央,转动物镜 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________,使物像清晰。
(5)小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说看不到。为了看到物像,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7.(10分)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问题:
(1)下图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标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移动;
(3)若你的显微镜只有四个镜头(右上图),想在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
(4)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________。
(5)因口腔上皮细胞的透明度较高,观察时应将视野调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
28.(4分)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________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________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C 3.D 4.B 5.D 6.D 7.A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B 15.D 16.A 17.B 18.D 19.C 20.D
二、填空题(共28分)
21.(8分)(1)甲(2)2;大(3)触角;壳;口(4)足;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亮亮的黏液带(5)放回蜗牛原来生活的地方
22.(8分)③;⑤⑥;①④;②
23.(6分)(1)甲 (2)细胞核 (3)D
24.(6分)(1)F (2)⑥ (3)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环境的溶液,细胞失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5.(8分)(1)逆时针(2)BA(3)把小光圈变成大光圈;把反光镜从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26.(10分)(1)D(2)清水(3)防止/避免物镜镜头压到玻片
(4)左;细准焦螺旋(5)调节反光镜/用大光圈/重新对光
27.(10分)(1)①②④③ (2)右上方 (3)甲丁(4)A (5)暗;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或者小光圈
28.(4分)(1)减弱;长;细胞核 (2)生物的物种类别、生物的年龄和细胞核
【周测必备】科学七年级(上册)测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