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雨点儿(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认识部首“彡、穴、刂”。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雨)2.引入:同学们喜欢雨吗?谁知道雨是从哪里来的?3.课件演示:下雨时大大小小的雨点儿飘落下来的情景。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点儿》。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 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用“”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给每个自然段标号。会认字1.字音:“数、出”是翘舌音,“空、方、更”是后鼻音,“数、长”是多音字。2.字形:重点讲解三撇、穴宝盖、立刀这三个新偏旁。会写字1.课件出示5个会写的字。齐读,指名读。2.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的地方。“问”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有”的部首是下面的月字旁,注意“月”的第一笔变为竖。“半”字两横一短一长,短横靠近横中线,一竖沿着竖中线写下来。“从”的两个“人”的写法不同,左边“人”的第二笔是点,不是捺。“你”的左边为“亻”,右半部分的横钩不要写得太宽。3.学生书空,描红,仿写,对比,再临写。教师巡视。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作业:自由讨论一下,雨点儿还有哪些作用呢?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字形。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 1.复习生字,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2.组织学生齐读课文。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5分钟)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你们数清了吗?(2)过渡: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吗?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习用“数不清”说话。(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2.指导学习二至四自然段。(1)过渡: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组织学生自由读二至四自然段。(2)出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并适时评价。(3)组织同桌分角色读。(4)组织男、女生分角色读。3.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1)过渡: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交流感受。(3)引导学生齐读这个自然段。
叙述故事总结全文(6分钟)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的选择看似矛盾,但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
拓展延伸(4分钟) 1.分角色朗读课文。2.分别观察久旱不雨或雨后花草生长的情况,想想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