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8《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3 19: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空生活趣事多》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统编版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一篇课文,也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秘密(包括宇宙),积累丰富的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能达到“整合信息,作出推断”等阅读要求。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其中《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一篇介绍太空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旨在让学生拓宽视野,介绍了在太空睡觉、活动、喝水和洗澡这些在地球上司空见惯的事,可在太空生活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因而产生了“趣事”。课文结构非常严谨,首尾呼应,中间并列介绍了4种“趣事”,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统编版教材要求孩子们加大阅读量,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太空失重情况下所发生的趣事”上。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航、宇”等13个生字,会写“杯、失”等8个字,会写“太空、生活”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3.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太空生活趣事多》非常适合儿童阅读,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理。但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失重”的理解不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乘坐电梯时的瞬间感觉来理解。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一看在太空,人是怎样“飘移”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太空生活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太空生活的所有趣事的根源在于失重作为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实际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2.在学法上,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部编版教材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味,突破难点;有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六、说教学流程
   1.激发兴趣,图片导入新课
   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美丽“太空”的图片入手,导入“太空生活趣事多”,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我提出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3.细读品味,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太空“睡觉、活动、喝水、洗澡”这4种情况下的“趣事”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例如“睡觉”时,在太空站着睡与躺着睡是一样的,结合我们的平时生活,理解起来的确有难度。在家里,有谁站着睡觉呢?又如“要想睡个安稳觉,航天员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不然,一不小心就会飘到别处去。”通过这段话,我们才知道,在太空生活,果然与在地球上是不一样的。还有,在太空喝水,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让你倒立,你能喝到水吗?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切身的感受,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太空失重现象”这一难点。
   4.有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小学低学段课文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理解。因此,这一环节我有意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具体的朗读中,我特别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小学生好奇心强,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新课伊始,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趣味更浓了。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走近太空,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点,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确实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