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一、双基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急促(cù) 狗吠(fèi) 撩逗(liǎo)
B.旧茬(chá) 给予(ɡěi) 掺杂(chān)
C.凹地(wā) 撅断(juē) 戳破(chuō)
D.嬉闹(xī) 驱除(qū) 觅食(m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白嫩 稠密 寂寞 芦苇从
B.肥硕 旋风 跌落 撑着船
C.窝朋 胆怯 夜幕 轰隆隆
D.仓皇 篷松 纯粹 用劲嗅
3.在下列句子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
居然 茫然 突然 显然
(1)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 ____ 地对前方感到 ___ 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2)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 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3)父亲 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
4.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1)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 )
(2)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 )
(3)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不是小扇面形水流,就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B.记者昨日(2013年1月28日)从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执委会了解到,位于世界园艺博览会绿业园区域的红豆杉园艺博览园正式开工建设。
C.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D.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惟恐自己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6.综合性学习。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正确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名人故事大家讲】讲述古今中外受挫奋起获得成功的故事。
答:
(2)【七嘴八舌说方法】说说减轻挫折感,增强克服挫折的信心的方法。
答:
(3)【即兴演讲表观点】在活动结束时即兴演讲,表述自己对挫折的认识。
答: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7~11题。
风吹不掉的红榜
葛俊康
①上高二那年,我18岁。当时,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扶不上墙的差生。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我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还蛮好的。只是升入高中后,由于爸爸的去世,我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爸爸是镇里的老师。一次,爸爸为了救一名落水的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②爸爸的死,让妈妈成了镇里的临时工,专门负责打扫学校的教学楼。从此,我们家就搬到了学校。母亲是农民,没有读过书,在学习上帮不了啥忙,只知道在生活上让我吃好穿好,平时回家啥都不让我做。所以,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母亲问考试情况,我就只好含糊其词地说:“考得不好。”母亲往往就会叹口气,说:“康娃,你爸走了几年了,妈现在就只有你,妈的希望就全部在你身上,你无论如何给妈争口气。”
③母亲的这些话,常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但知道母亲也是望子成龙,想我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终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我进了年级的前50名。名字终于上了学校的红榜。看着贴在教学楼前面墙壁上的红榜,我的心里不知是啥滋味。
④放学回家,我告诉母亲我上了红榜。母亲的脸上立即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忙说:“真的?快,马上带我去看看。”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看着红榜上我的名字,母亲的脸上满是笑容。
⑤那晚,母亲的笑意一直挂在脸上。母亲很久没有这样笑过了。看着母亲的笑容,我的心里多少也感到好受了一些,不久就慢慢地沉入了梦乡。要到天亮的时候,我被外面的风雨声惊醒了。原来外面下起了大雨。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没有睡意的我便起了床。走过母亲的房间时,我发现母亲的房门是开着的。往里一瞧,床上却没有母亲的身影。
⑥母亲去哪里了?我的心一下就慌了。在这大风大雨的时候,母亲一个人会到哪里去呢?我忙拿上手电筒出门去找。走到教学楼的时候,我看见一个人影正站在那里用手扶着墙壁。我忙走了过去,发现是母亲。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⑦看着母亲的样子,我十分的不解。母亲看着我,说:“你来干啥?快去睡,还要读书!”我问母亲:“妈,你那样压着红榜干啥?”母亲看着我,认真地说:“我这样压着,它才不会被风吹掉。”听完母亲的话,我还是不理解。我想,即使吹掉了又怎样?母亲看着我困惑的样子,说:“我就是想让大家明天再看看,我儿子也上了红榜。”母亲一说完,我的心里竟猛地震动了一下。母亲,这就是我可亲可爱的母亲。此时,看着母亲在风雨中扶着红榜的样子,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就流了出来。我走上前,紧紧地抱着母亲,任泪水肆意地流淌。
⑧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走的那天,母亲送我到车站。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看着站台上母亲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中又湿润起来。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
(选自《齐鲁晚报》2012年11月2日,有改动)
7.第①段画线句“其实我不是天生就是如此的”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8.文中第②、⑧段两处画线句都写到“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母亲”,请结合文章回答: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心理的?原因又有何不同?
答:
9.请结合选文内容,品析下面两个语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作用。
(1)说完,母亲不顾锅里正炒着菜,把火一关,拖着我就往教学楼跑。
答:
(2)只见母亲两手紧紧地压着下午才贴上去的红榜。
答:
10.文章末尾说:“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请你结合选文概括“我”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原因。
答:
1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风吹不掉的红榜”有何作用。
答:
三、写作练笔
12.【写法借鉴】本文的显著特点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形象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环境描写烘托自己的某种心情(如高兴、悲伤、兴奋、苦恼等)。(1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撩”应读liáo;B项“给”应读jǐ;C项“凹”应读āo。
2.【解析】选B。A项“从”应为“丛”;C项“朋”应为“棚”;D项“篷”应为“蓬”。
3.答案:(1)突然 茫然 (2)居然 (3)显然
4.答案:(1)心理描写 (2)细节描写 (3)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5.【解析】选B。A项中的“不是……就是……”改为“无论是……还是……”;C项中的“因”前缺少主语“河水”;D项中的“自己”后加“与”。
6.答案(示例):(1)贝多芬:在生命最旺盛的时期,病魔夺去他的听力,在苦难与绝望中,他创造了史诗一般辉煌的交响曲——孤独中,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爱,创造了不朽的价值。
(2)不要把痛苦闷在心里,应当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亲友倾诉;欣赏歌曲,并寻求榜样的力量,战胜挫折。
(3)同学们,挫折和失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从某种程度来说,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巴尔扎克曾说:“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经历挫折,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可以促使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迎接更大的挑战。
7.【解析】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作用。抓住“如此”一词,从内容和对下文的结构方面思考作答。
答案:①表明“我”原先成绩并不坏。②为下文写“我”的转变和考上大学做铺垫。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②、⑧段,抓住重点句子“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不敢拿回家面对母亲的眼神”“考得不好”“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因为我第一次上红榜的成绩全是假的,是作弊的结果”等思考回答。
答案:②段情况:每次考试拿到成绩后。原因:自己考试成绩不好,觉得最对不起母亲。
⑧段情况:一年后,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时。原因:自己靠作弊上红榜欺骗了母亲,内心感到愧疚,觉得最对不起母亲。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题(1)应联系语句内容,从母亲的动作和表达的情感上思考。题(2)要联系语句内容,从母亲的动作和心理方面思考。
答案:(1)动作描写,突出母亲带着自己到学校看红榜的急切、喜悦之情。
(2)突出母亲压红榜的力量之大,也写出了母亲不想让风吹走红榜,想让大家看到自己儿子上了红榜的心理。
10.【解析】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要从“我”的学习基础、母爱的感动和“我”最后一年的努力等方面回答。
答案:①“我”小学、初中的成绩蛮好,学习基础较好。
②母亲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感动了自己,让自己走出了父亲去世的阴影。
③“我”最后一年的努力学习。
11.【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可以抓住“红榜”为什么“风吹不掉”、题目的作用、给读者的印象和对主旨的作用等方面思考回答。
答案:①“风吹不掉的红榜”设置悬念(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突出了“红榜”细节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对自己的激励作用。③突出亲情的关爱和孩子自身努力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2.答案(示例):我怀里揣着满分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树叶在晚风吹拂下轻轻交谈着,似乎它们也在祝贺我、鼓励我。夕阳徘徊在山巅不肯落下也似乎是为了想多看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