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3 18: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第1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单元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时19:辛亥革命
一、新课标解读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课标中需要大家了解的历史概念信息包括: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① 清末新政的开展: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自救,采取了“新政”,在官制、军事、商业、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其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由于是腐朽无能的权贵掌控政权,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② 辛亥革命的条件准备:孙中山首先举起反清革命旗帜。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联络全国反清团体,共同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除了宣传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斗争,涌现出徐锡麟、秋瑾等前仆后继的革命英烈,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③ 预备立宪的失败和“皇族内阁”: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部分汉族地主官僚、士绅、资产阶级上层为主组成的立宪派组织预备立宪工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为此,“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1908年年末,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驾崩,清朝朝政大权落入一帮无能的满清勋贵手中。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① 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由于清政府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激起了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愤慨,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起义运动,武汉三镇出现了兵力空虚;四川保路运动客观上给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湖北新军中有大量同盟会会员,加上文学社、共进会两大革命社团的组织策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爆发。起义新军很快控制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以十八星旗为旗帜,寓意晚明汉地十八省人民的铁血精神。② 中华民国成立和清帝退位:武昌起义胜利后2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分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在南方各省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南北议和过程中,孙中山在重重压力下,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为大总统。袁世凯随即又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对束手无策的清政府施压。1912年2月12日,无可奈何的隆裕太后同意清室优待条款,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为防止袁世凯专权,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各民族、阶级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尤其采取西方式的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特别规定临时大总统的法律及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积极性: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132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改朝换制建立起西方式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性:但是,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二、史料研读
情境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的开展
(阅读《纲要》上,第108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以新政内容为例,梳理其与辛亥革命爆发的联系。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慈禧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和被震撼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两宫微服出走,间关道途,饥寒羸瘁,有平民所不堪者,况万乘之尊乎? (转引自吴永:《庚子西狩丛谈》)“痛定之余,不能不有所“振作”,不能不引出一点反思:“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这段话用光绪皇帝的口气表达了西太后的心理,有责人之意而无罪己之心,但多少还是触及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弊病。
这是一个顽固冥钝的人物在严酷的时势逼迫下产生的一点反思,是一种迟来而又易逝的反思,但它毕竟促成了“新政”的开场,揭开了晚清最后十年“变法自强”活动的序幕。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陈旭麓先生的评述视角,指出清末新政的直接促因。)
材料二 晚清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推教育改革。1902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但科举尚存。在社会舆论氛围的推动下,清政府颁布了一道上谕,废止了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举考试亦即停止。”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新政时期办学成绩斐然,从恢复、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以及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到了1909年,各类新式学堂达59117所,学生数逾160万。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赴国外,尤其是赴日本留学几成一种风气。据统计,到1905年底,留日学生数大约有8000到10000人。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这些学堂的教育内容,其实并不全是新式的,读经等课程仍占着很大比重。学堂里开设了中外历史、地理、格致(物理)、算术、外国语等课程,高等文法学堂更开设了介绍西方社会学说的课程。留学生中大量回国的师范生学堂任教后,传播了不少新思想。学堂的风气不同于传统的书院,培养了一批新式的知识分子。此外,介绍欧洲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思想的著作、教科书、小说等陆续翻译出版。如严复在1901—1905年陆续翻译出版的亚丹斯密的《原富》(即《国富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约翰·穆勒的《名学》上半部。这些译作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新式知识分子有世界视野,更具有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并用新思想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如果没有20世纪初十来年社会结构和民众心理的这种大变动,辛亥革命是不会发生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历史纵横,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以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为例,分析这些改革给辛亥革命提供的客观条件。)
材料三 清政府首先在经济领域实行政策转轨的动员参与,为此实行奖励实业、扶植工商的政策。成立商部,颁布《商律》等法律章程,在北京成立商会,成立通商银行。同时提升商界人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1895—1913年这19年间,由民族资本开设的、资金1万元以上、使用机器动力的工矿企业增至549家,资本总额共计1.2亿元,平均每年增设厂矿28.9家,新增投资633.1万元,主要行业增长速度达15%—20%,为前三十年(1865—1895)所未见。资本构成变化甚大: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从占22.4%上升到76.3%,为甲午战前的20倍。(转引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新兴社会经济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队伍,开始积极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军制的改革不仅使中国军队开始有不同于旧式军队而接近与近代化军队的崭新建制和兵种的分类,而且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这在前此是很难想象的。新军比起旧军(八旗、绿营、湘军、淮军等)来,确实表现为一种新的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清政府想以新军的扩编来稳固其正在动摇中的统治秩序,而新军却不愿为其效忠,且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变。所以,新军的产生和扩充,并不意味着清王朝的重新巩固,而是其内在矛盾的继续扩大。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点:费正清认为“清末新政中力量壮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新军到最后都成了王朝的叛军,反而推动了革命的发展。结合材料二、三,查收相关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辛亥革命的条件准备
(阅读《纲要》上,第108—109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概括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突出贡献。通过秋瑾从容就义、林觉民《与妻书》等事迹,感悟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辩证评价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理论。
拓展阅读:
材料一 孙中山青少年期间,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少。他所受的是西方国家培养殖民地知识分子的教育,但由此也接受了与封建思想相对立的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经验比同时期的康有为多得多。孙中山青年时期对他的前辈广东人洪秀全的事业表示敬仰。他在广州和香港学医时常同一些同学和朋友讨论时事和政治,并且经过和洪门中人有来往的朋友而接受了洪门的传统的反清思想。自从1885年中法战争中国战败后,孙中山一直很关心中国的命运;他向当时的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上书要求实行改良,但未受理睬。这样,孙中山行医受挫,受到权贵的冷遇之后便转而从事一个新的职业。他将成为一个非商、非农、非士、非医的革命者,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而愿意与任何阶层合作的人。……他的思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他经历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发展过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问题探究,从生平的视角,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向资产阶级革命主义转变的原因。)
材料二 参加檀香山兴中会的有当地华侨工商界人士二十多人,其中包括孙眉(胞兄,这时已成为相当大的资本家)、邓荫南(一个在檀香山发迹的农业资本家,参加三合会)、何宽(当地一家银行的经理)等人。檀香山兴中会以救国为宗旨,章程中对中国处境表示深切的忧虑,不指名地斥责清朝统治者的误国。又说明立会的宗旨:“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但是这个在侨民中的小组织对于如何才能救国,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针。
后在香港又设立香港兴中会。参加香港兴中会的除了孙中山和他在香港的旧友陈少白、陆皓东等人外,还有属于辅仁文社这个组织的一些人员,这些人同洪门会党组织有较多的联系。香港的兴中会章程中也没有明确地宣布革命,但入会的人须一律宣誓,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创立的早期革命团体的特点。)
材料三 香港兴中会总会成立后,立刻策划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因为内部步调不一致,贻误了时机,又有人告密,没有发动起来就失败了。孙中山等被迫流亡国外,但它是一个重要起点。起义失败后,孙中山经日本、美国来到英国。抵英国后不久,他被清朝公使馆诱骗囚禁13天,准备秘密押送回国,经他老师康德黎多方营救才获释。这件事(伦敦蒙难事件)轰动一时,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
辛亥革命时期的先进中国人是向西方学习的。但西方国家内部的种种社会矛盾这是已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之间的急剧分化,社会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引起孙中山的极大关注。那时的英国正处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居于首屈一指的领先地位。孙中山在这里认真考察英国社会情况,广泛阅读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他说:“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战所由完成也。”(转引自《孙中山全集》第6卷)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00年10月,孙中山发动了广东惠州起义。这次起义的依靠力量是会党分子,坚持了一个月,最后仍失败了。但他的处境和先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孙中山写道:“经此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前面说到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但那种新的社会力量在国内毕竟太少,几乎微不足道;进入20世纪后,这种社会力量有了迅速的进步。拿新式知识分子来说,最集中的地方,一个是留日学生中,一个是上海。革命思潮也就在这两个地方首先高涨起来。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的社会影响,在1900年后迅速地扩大,是由于当时国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正在涌起,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许多先进分子已经不满足于改良主义的思想而趋向于革命的缘故。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孙中山在国内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原因。结合孙中山在英国的见闻和认识,分析这些见闻和认识和三民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联系。)
材料四 清廷在义和团事件中的举止失措,使许多人对孙投以赞美的目光。他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叛乱者与罪犯,而是一个为改善国民的境况而工作的爱国的、忠诚的革命者。国内学生及旅日留学生均热情地支持他,在日本的学生还出版了《国民报》和《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前身)以推动革命事业,并且倡导暗杀满清官员。一些知名的学者回国之后创立了《苏报》。年轻革命者邹容于1903年向《苏报》投了一份二万字文章《革命军》,攻击清廷,支持革命。《苏报》编辑章炳麟因此遭监禁两年,而邹容年仅20岁便死于狱中。
除了这些出版物,还涌现了大批支持革命的社团。在上海,著名学者蔡元培创立光复会;在长沙,曾在日本秘密学习军事的黄兴于1903年组织了华兴会,最初会员达五百人,其中包括后来脱颖而出成为革命领袖人物的宋教仁。华兴会的成员多为知识分子与会党分子,其中会众十万字多的哥老会众为尤。1904年,在夺取长沙的企图流产后,黄兴逃亡日本,在那里,他逐渐获得一批坚定的支持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在同一过程里,下层群众则以千波万澜的民变发泄了对腐败王朝的怨怒和不满。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两天半发生一次。(有抗捐抗税,尤其是庚子赔款而增的新税;有饥民抢米风潮,各省累积总数150次以上;有求食有盐而导致的城乡骚乱;有会党、农民起义;有罢工斗争;有兵变;有学潮;有反对教会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有反对新政等等)。……近代新陈代谢的机制的变化,决定了清末民变已经不是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了,而成了民主革命的基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注点:(依据材料,概括进入20世纪以后革命形势发展的新动向。结合反清社团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史实,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各自为战转向统一组织的必然趋势。)
材料五 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最重要标志,是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它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走上中国历史舞台。第一,同盟会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同盟会誓词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核心内容是要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个理想从此深入人心,成为革命队伍中无可争议的共同目标。第二,它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本来,兴中会的会员95%是广东人,华兴会常自称“湖南团体”,光复会的成员大多是浙江人。同盟会打破了这种浓厚的地域色彩。第三,会员中主要生活在国内人士的比重大大增加,青年学生的人数也大大增加。前一点,使它同国内社会的联系显著加强了:后一点,又增加了它的革命民主派的色彩。他们血气方刚,对未来充满信心,背上的包袱又比较少,从而给这个组织带来了生机勃勃、奋发进取的新气象。第四,它使人数日益众多的革命派有了一个公认的领袖,那就是孙中山。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这样一位众望所归的领袖,对能不能把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甚至互不相下的革命力量团聚起来,能不能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对比兴中会,概括中国同盟会在革命组织方面的进步性。)
材料六 同盟会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鼓吹反对清朝统治。清朝的统治在实质上并不是满族的统治,而是代表大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的统治。同盟会有些人所宣传的民族主义变成狭隘的排满主义,甚至发散着大汉族主义的臭味。孙中山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比较正确的态度,他在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讲中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兄弟曾经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孙中山强调指出,他所主张的“民权主义”就是要铲除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这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他说:“我们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他所说的政治革命,实际上也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包括孙中山在内的同盟会的成员们都不懂得,“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实质上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制度基础上的。不触动这个基础,是不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的。
孙中山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也并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革命是什么内容,却认为“社会革命”就是他所谓平均地权。当时他所说的平均地权,意思是首先由国家核定土地的价格,以后在地价上涨时,国家仍按原定的较低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因此,这也就是实行土地国有。按照他的办法,在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同时或在这以后,实行“社会革命”,就永远不会发生“少数富人专制”现象。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思之窗,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
材料七 此时,革命脉搏的跳动加快了,1906—1911年间,起义此起彼伏,其中广东六次、广西、云南各一次,加上1895年广州起义与1900年惠州起义,总数达到十次。最后一次起义发生于1911年4月,旨在夺取重要的广东省府广州。这次起义对清廷产生了非常巨大的震动,并预示了半年后武昌起义的成功。七十二位著名的烈士在此次起义中献身,其中许多是从日本归来的学生,他们后来葬于广州北郊的黄花岗。孙中山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史料阅读,分析广州黄花岗起义的历史影响。品读林觉民的《与妻书》,查找秋瑾等先烈的事迹,感悟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
(3)预备立宪的失败和“皇族内阁”
(阅读《纲要》上,第109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清政府预备立宪和成立“皇族内阁”的史实,理解部分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革命的原因。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06年,清政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的改革被纳入到宪政的轨道,明确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进呈的奏折中,要求按照立宪国制,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峙的原则,改革以军机处为政务中枢的部院制,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司立法之责;裁汰军机处与旧内阁,设十一部,掌行政之事;而“司法之权则专属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以法部督之。……遭到保守派官僚的极力阻挠,西太后颁布上谕,明令“内阁军机处一切规制,著照旧行”。除十一部改制外,上谕还明确指出应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设“审计院”以“复查经费”,其余一概“毋庸更改”。清政府还企图通过改革地方行政制度“裁抑督抚之权限”,以巩固君上大权,将“财政及兵马之事权,悉收回与中央政府”,因而遭到了大部分督抚的反对。所谓地方官制改革,实质上收效殊微。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注点:(依据材料,了解清政府预备立宪在中央和地方官制改革中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分析清政府改革措施的本质目的。)
材料二 11月11日,清政府令各省筹设谘议局(相当于各省临时议会),负责议论本省应兴应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及应负义务等;议员数目多少不等,由选举产生,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爵位、官职、出身、学历、财产等限制。有权者仅占全人口的一小部分。府州县筹设议事会。1909年10月,各省(除新疆外)先后完成议员选举程序,成立了谘议局。1901年9月23日,在北京成立资政院。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中,清政府逐渐调整和改造了相沿已久的“祖制”,并不自觉地朝着近代化的建制迈进。它虽然没有超出戊戌维新的社会政治蓝图,但它由“师夷”走向“变法”,由“变器”走向“变道”,又说明它比洋务自强运动走得更远。它并没有完成向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政治体制的转变,改新制而不易旧人也大大地冲淡了它的革新色彩。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设置,如资政院、谘议局,却是封建政体的异军,是中国近代政治体制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政治体制的改革尽管是表面的,有形式而无实际效能,但它已触动了传统中最保守的东西,相对于那种“权限不分”、“职任不明”的旧政治体制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材料三 根据《钦定宪法大纲》原则和东西洋立宪国家通例,为了保证君主享有至上权威,就必须保证君主永远不出错;君主永不出错,除了不再处于权力要冲、直接处理国政,还必须严格禁绝皇亲国戚出任政府要职。这是君主立宪体制的基本原则。按照清政府立宪路线图,第一届责任内阁将于1911年5月发布。这个步骤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君主立宪的“初级阶段”。
然而,清政府在1911年5月8日发布的内阁名单中,十三个阁僚竟有九个出身于皇室或皇族。于是舆论哗然,国人一致认为朝廷应该痛下决心,撤销这个被称为亲贵内阁或皇族内阁的变态机构,重新遴选合乎宪政要求的人。无奈,清政府到了这个时候开始掉链子,无耻援引《钦定宪法大纲》中大权统一于朝廷、皇帝享有任命百官等权利,不愿接受各方要求给予适度调整,更不要说撤销了。这个问题导致大清王朝走向终结,走进历史。
——摘编自马勇:《马勇说晚清》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结合马勇老师的评述,理解部分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革命的原因。)
材料四 从1906年“立宪改官”到1911年“皇族内阁”的出笼,统治集团中的各种势力和派别,围绕着权力的再分配展开了残酷的争夺。一方面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皇室贵胄唯恐大权旁落、而拼命想借“预备立宪”之名推行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是地方督抚(实力派)要“划分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实行责任内阁制,以削弱君主与王公大臣的权力;一方面是皇室贵胄拼命排挤汉族官僚,剥夺汉族官僚的某些职位和权力,另一方面则是汉族官僚竭力培植各自的势力和各种社会关系,与之对抗。一些过去被摈弃与仕宦门外的士绅,也想伺立宪之机,谋取一官半职。透过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满与汉等诸种矛盾和冲突,是改革与传统的对立,改革与既得利益的冲突。……结果愈改愈乱,愈革愈糟,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这是清王朝所不愿看到的结局,但又是它一手造成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关注点:(依据材料,参照陈旭麓先生评述的视角,谈谈你如何看待“政体改革”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
材料五 这场持续11年的改革,从历史事实上审察,是中国睁眼看世界六十年以来,推行西方文明制度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次。新政内容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引起了中国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乃至经济、阶级构成和社会利益集团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尽管这场颇具声势的改革最终还是被辛亥革命划上了句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综合本课清末新政的相关材料,客观评价这场新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情境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
(阅读《纲要》上,第110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四川保路运动的史实,梳理其与武昌起义的逻辑关联。了解武昌首义的史实,分析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拓展阅读:
材料一 19世纪末,粤汉铁路沿线允许广东、湖南、湖北各省人民自建铁路,此外,四川人民也有权修建从汉口到该省内的铁路。清政府于1911年春接受了一个下层给事中的建议,拟将铁路干线国有化,而将其支线留给私人管理。(个中有盛宣怀私人利益)5月9日,清廷正式将粤汉、川汉铁路收归国有。5月20日,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个四十年的年息五厘贷款协议。
四川的士绅与民众强烈抗议国有化政策与外资的入侵。他们在铁路上的投资虽然不足但毕竟数额巨大,因此组建“保路会”以捍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并动员全省谘议局来争取应有的权力。他们派代表团往北京向朝廷请愿,并要求解除盛的职务,因为他向外国出卖了中国的利益。6月17日,朝廷提出补偿铁路投资者:对湖南、湖北两地,实行全额偿还;在广东,仅偿还60%,余下的40%将以政府债券支付。这种债券在铁路盈利后的十年内由政府赎回。在四川,由于既成事实的侵吞行为,政府将仅发可赎债券,这种债券包括铁路资金700万两与实际建筑费用400万两,年息为6厘。对四省的处置相当不公平,湖南、湖北获益最多,广东次之,四川最少。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历史纵横,了解四川保路运动的史实,分析该运动发生的原因。)
材料二 四川谘议局领袖组织了一次学生和民众的群众运动,要求推迟国有化政策,弹劾盛宣怀。1911年8月24日,万余名川民在省会成都发起机会,民众情不自禁痛哭流涕,他们决意停止纳税,发动罢学、罢市,并在曾颁授他们自建铁路权利的光绪帝的灵牌前致哀。新任总督赵尔丰急于邀功,以保住自己的位置,便下令逮捕士绅代表,军队与示威者之间的公开冲突爆发,民众中有32人丧命。此后,川民与政府军队间的冲突日益加剧。(按:清廷调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兵力空虚,客观上给武昌起义创造条件。)
必须指出,尽管四川士绅此时怒而反对朝廷,他们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无心将王朝推翻——谘议局中绝大多数人是信奉君主立宪的。但是政府无视他们的要求,他们便转而支持革命。一位川人领袖声称:“国内政治已无可为,政府已彰明较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我川人已有相当准备,望联络各省,共谋进行。”至此,铁路纠纷与革命融合成一个紧迫的问题。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结合徐中约先生评述的视角,指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给武昌起义提供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胜利,是以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新军起义为起点的。
武昌是湖北的省会,和汉口、汉阳一起,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新式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清政府编练新军时,除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的袁世袁世凯所训练的北洋六镇外,湖北新军在各省中是最精锐的一支。由于新军是以西法操练的,“招募新军士兵标准,要以能识字为原则,文理粗通者最好。”因此新军士兵文化素养较高,容易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在新军士兵中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两大革命团体。它们的主要负责人蒋翊武、刘复基、孙武等都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深受同盟会的影响。这些团体对武昌起义爆发起到了思想宣传和组织发动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第一枪发生在武昌的原因。)
材料四 10月9日,预定的起义总司令蒋翊武秘密发布命令和各部行动计划。但当夜起义领导机关被清方破获,重要负责人刘复基等三人被捕牺牲。清方传出消息:将按搜得的名单大规模展开逮捕。起义提前发动了……。楚望台军械库被占领,武汉三镇两天内光复,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十八星旗左图)。由于一时群龙无首,起义士兵和下级军官觉得自己的资望和行政经验都不够,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当时又都不在湖北,为了增强军政府的号召力,推出原来反对革命的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黎元洪担任都督。随后,民众积极参军,声势大振。湖北革命党人以他们的首创精神,揭开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幕。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武昌首义的史实,分析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2)中华民国成立和清帝退位
(阅读《纲要》上,第110—111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了解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告独立的史实,探究革命发展过程中出现妥协的原因。通过南北议和、中华民国成立到清帝退位的一系列史实,分析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首起相应。在这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它们集中发生在9天之内。这表明武昌起义不是一个局部性事件,而是全国性危机的产物,使整个局势顿时改观。给清政府第二波决定性打击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各省在11月上旬相继独立。在这些省的独立中,新军仍然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有了更多不同政治倾向和实际利益的人参加,第一,上海是中国民族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民族工商业者在革命中直接发挥这样巨大的作用;第二,江苏由当地最高长官江苏巡抚程德全出面宣布独立(仅挑落几片抚衙屋檐上的瓦片以示革命破坏),并出任都督;另一立宪派重要领袖汤寿潜也出任独立后的浙江都督。这种变化,对进一步孤立清政府、加速革命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由于他们同旧社会势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向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又增强了使革命中途走向妥协的力量。
和东南各省相继独立的同时或稍后,起义浪潮又迅速席卷了西南、华南各省,包括贵州、广西、广东、四川。这时,清朝地方当局已无斗志,几乎是不战而屈。12月2日光复南京。南北对峙的格局终于形成。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了解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告独立的史实,探究革命发展过程中出现妥协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刚从海外归来、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的孙中山当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但是革命胜利的迅速到来,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冲昏了许多人的头脑。他们认为只要把清朝政府推倒,革命就算成功,别的都不在话下。新得的利益,更使不少人心满意足,急于结束这场革命,尽快享尝到手的果实。革命精神废弛了,妥协的声浪压倒一切。
这时被清政府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重新起用为总理内阁的袁世凯,是一个富有政治经济和权谋的野心家。他手握自己训练的北洋六镇,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玩弄权术,先率师南下攻陷汉口、汉阳,对南方施加压力,又同南方展开和议。南京方面向袁世凯提出:只要他能逼使清帝退位和赞助共和,就举他为大总统。袁世凯随后又对已束手无策的清廷施压。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在接受优待条件后宣布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15日,南方的参议院改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果实,就这样落到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袁世凯遂于1月16日与内阁大臣联衔向朝廷上了一个密折,分析当前形势,建议朝廷尽快召集皇族会议,讨论究竟是否能够接受南方民军提出的共和方案,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密折汇中,袁世凯详细回顾了南北和议的全过程,强调现在是海军尽叛,军饷无着,强邻虎视辽东,库伦不稳,人心涣散,继续僵持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为朝廷计,为皇太后和皇上计,袁世凯态度明朗,建议接受南方民军提出的优待皇室条件,这样不仅能保证皇室的尊严和体面,也为大清国历来宣扬的爱民如子树立一个典范,提供一个证据。如果局势发展,危害列强在华利益,到那时,列强的抱怨,南方民军的抱怨,都会将朝廷视为乱源,视为罪恶之首。袁世凯说到这里不露声色警告道:读法兰西革命史,假如法王路易十六能够早点儿顺应舆情,接受妥协,何至于让其子孙后一代一起受戮。现在南方民军所争者政体,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九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势,以顺民心。袁世凯给隆裕皇太后戴上了一顶高帽,端看满州贵族统治集团如何回应。
——摘编自马勇:《马勇说晚清》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通过南北议和、中华民国成立到清帝退位的一系列史实,结合马勇老师的评述,分析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阅读《纲要》上,第111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
拓展阅读:
材料 1912年2月13日,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咨请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曾在咨文中的末端提出三项条件:“一、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二、辞职后,俟参议院举定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三、、临时政府约法(此时尚未制定)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南京临时政府公报》,17号。)前两项意在迫袁远离旧势力的中心,”勿任天下怀庙宫未改之嫌,而使官僚有社城尚存之感”;第三项则想用法律来抑制袁世凯的野心,俾使共和的基础巩固于“民权主义”之上。孙中山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约法问题》,《居正文集》上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
第一章,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章,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四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第四章,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 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五章,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学习拓展,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
情境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阅读《纲要》上,第112页)
情境设问:通过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拓展阅读: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历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成立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临时政府成立后,除举师北伐外,以很大力量立法建制和除旧布新,当天就宣布改用阳历。在立法中,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规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临时政府公布的法令,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禁止贩卖“猪仔”,改变“贱民”身份,男女平等。在除旧布新方面,改革社会恶习的政令有:严禁鸦片,革除前清官厅称呼,限期剪辫,禁止赌博,禁止缠足,废止跪拜,官员实行薪制等。孙中山还在致内务部令中提出官员是“人民公仆”。
还有两件事也值得注意:一是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一些苛政,使社会上掀起了一个振兴实业的热潮,大量实业团体涌现出来(按:促进民国初年民资发展的短暂春天);另一件是随着民众参政热情的高涨,入党结社蔚然成风,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像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都和晚清时期不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材料二 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唯一的成绩。(按:应该说是结束皇帝制度)清朝打倒了以后,我们固然扫除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但是等到我们要建设新国家的时候,我们又与民族内在的各种障碍面对面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民国年间,很多地方还是有缠足、吸食鸦片、买卖人口、溺死女婴等陋习。
移风易俗推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把传统文化过分贬低。这在上海表现得尤其明显,有些人一味把西洋习俗看作是时尚、进步和革命,这就把移风易俗简单化了。
——摘编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但是,革命并不彻底,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令孙感到沮丧。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非常渴望和平,因此不顾孙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性的人进行妥协,而孙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更被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而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即反对满洲异族统治的民族主义。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1915年袁复辟与1917年张勋复辟)铺平了道路。孙对其政党的失望,正是他放弃临时大总统一职的一个主要原因,他曾这样质问道:“没有革命重建,革命总统又有何益?”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关注点:(依据材料,从各个视角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材料三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使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道路,实现人们原先对它的期望。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说:“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它在广大的人民中造成民主精神的高涨,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由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经过一个世纪前仆后继的顽强努力,才取得了胜利。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完成这个任务,但它在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梯。辛亥革命无疑迈出20世纪很大的一步。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关注点:(依据教材和学习聚焦,结合金冲及老师的评述,谈谈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迈出20世纪很大的一步”。)
三、巩固提升
拓展探究1:结合下列材料中托克维尔的观点,探究清王朝推行新政反而加速其走向灭亡的原因。
第二个悖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即大革命是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拓展探究2:通过下列材料,分析沈家本主持法制改革的背景,概括沈家本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的贡献。
沈家本(1840-1913年),浙江吴兴人。幼习儒学经典,“好深湛之思”。1864年,任刑部郎中,开始学习法律。1902年接受谕令着手法律修订工作,开始了清末法律改革。……在修法过程中,他以“会通中外,兼采古今”为原则。积极组织力量,翻译西方法律,聘请外国法学家充当法律顾问和派员赴外国考察。奏请设立法律学堂,培养专门司法人才。在沈家本的主持下制定了《大清新刑律》等一系列法律。新法从内容上确立了近代刑法的基本原则,打破了传统古代法律“诸法合一”的法典编纂形式。同时引进了一系列诉讼原则和诉讼制度,体现了程序法律部门的近代化。新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遭到了旧观念旧势力的抵制,但趾高气昂的中华法系第一次低下头来学习各国法律优长,为此后中国法律走向规定了大致的路线图,沈家本也被誉为“中国法制近代化之父”。
——摘编自马勇著:《晚清二十年》
四、思维导图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