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第四单元 第15课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狡黠(xiá) 涉猎(shè) 藻饰(zǎo) 矫正(jiào)
B.伦理(lún) 劝诫(jiè) 诘难(jié) 要诀(jué)
C.蒸馏(liú) 聪颖(yǐnɡ) 滞碍(zhì) 暂时(zhàn)
D.傅彩(fù) 咀嚼(jiáo) 阐证(chǎn) 统筹(chóu)
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书写在下列表格内。
A.豁然惯通 全神贯注 咬文嚼字
B.吹毛求刺 欣然忘食 寻章摘句
C.高谈阔论 文彩藻饰 经院哲学
D.修剪移接 狂忘自大 孜孜不倦
A
B
C
D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蛇年春节“开卷有益”,2013,节俭了餐桌,丰富了书市。《邓小平时代》《带灯》《众声喧哗》等上万种新书上市。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读一些只要你“不求甚解”的书,你用了“熟读精思”的方法,那是浪费。
D.人生的际遇有轻有重,人们若拿捏不当,就容易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4.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B.《谈读书》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主要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C.《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谈读书》一文后,班里准备举办一次“书香溢校园”的读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各题。
(1)【拟写标语】为鼓励更多同学参与活动,班长负责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请你帮他来设计。
标语:?
(2)【设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书香溢校园”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美文品析
(2012·宿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何 为 书
张 炜
①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而有人却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丧失了这种能力。后一种人觉得前一种人很奇怪,甚至还有些令人费解;而前一种人却认为自己拥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保有一种充实的幸福。
②现在到处都是书,可是那些书的作者却不尽是前一种人。书是什么?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
③然而许多书并没有感情,或者说没有真切朴实的感情。这样的书也能算得上书吗?如果仅仅是印上满纸的花言巧语、卖弄、粗鄙的发泄,装订得再好,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咀嚼生活,过滤流逝的时光。是的,在极为有限的生命历程之中,假如没有这样的回顾和思念,没有情感之水循环往复的浸洗,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们常常感谢那些真诚待人的文字,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
④关于童年,田野,小院,那一束不能忘记的小花;还有敬仰和欣悦之情,与别人相似的叹息,以及悄悄藏起来的温暖……这些既是永恒的东西,又是作者自己的东西。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的一切与之交换,从而获得特别的欢乐。
⑤当然,如果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些虚假赝品,我们是不会与之交换的。
⑥由此看来,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只要真就会诚,就会亲近和亲切。苍茫人世,邈邈光阴,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一份感觉——只要是给人这种感觉的,无论多么稚嫩的文字我们都欣然接受;而另一类文字,无论多么高深我们都将本能地拒斥。
⑦在拜金时代和数字时代,理应有一些别样的心灵和声音,并以此去寻找、召唤更多的心灵和声音。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时代被作价卖掉,或被浅薄生硬的技术主义分割禁锢。我们必须向往“诗意地栖居”。
(选自《读者》2012年第5期,有改动)
6.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
?
7.请说出选文第①段句子中加点词语“这些”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答:??
?
8.请指出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
?
9.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能够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感受。
答:??
?
三、写作练笔
10.【写法借鉴】培根的《谈读书》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气势,鲜明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片段仿写】请你仿照这种写法,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写一片段,谈一谈你对读书的看法。(100字以上)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中“矫”应读jiǎo;C项中“暂”应读zàn;D项中“嚼”应读jué。
2.答案:A.惯—贯 B.刺—疵 C.彩—采 D.忘—妄
3.【解析】选B。“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解析】选D。A项《谈读书》是按照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这一顺序写的;B项应该是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C项《谈读书》不是驳论文,是立论文。
5.(1)答案(示例):读好书一时快乐,好读书终生受益
(2)答案(示例):①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②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③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④出一期“我与名著共成长”墙报(黑板报)。
(3)答案(示例):读书 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 读书 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
6.【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仔细阅读,从第②段“书是什么?”,不难看出,问句后面的内容就是答案。
答案: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
7.【解析】本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所指内容。指示代词所指的内容就是相邻的前一句话,可从中概括作答。
答案: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或“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的能力”)。
8.【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第③、④段通过书有感情和没有感情所引发的不同感受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了作者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对比论证,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了我们欣然接受真正的文字的态度。或者答:通过对比,强调(突出)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
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③、④、⑥段中筛选信息回答。
答案:①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咀嚼生活,过滤流逝的时光。②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的一切与之交换,从而获得特别的欢乐。③只要真就会诚,就会亲近和亲切。
10.答案(示例):与好书相伴,绘美丽人生,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知识的力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有了读书这个厚实的根本,鲜艳的花蕾才能绽放,智慧的果实才能饱满。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唯有读书才能将枯燥的生活变得鲜活,将遥远的过去变得亲近,将理想擦得熠熠生辉,将梦想拉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