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探索(suǒ) 呼风唤雨(huàn)百亿光年
B.获得(huò) 物质(zhì) 成度
C.依赖(lǎn)哲学家(zhé) 澳秘
D.船舶(bó) 潜入(qiǎn) 改善
2.(《呼风唤雨的世纪》)本文的中心句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填入句中的关联词语合适的是( )
A.是……不是…… B.不是……而是……
C.是……都是…… D.不是……都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呼风唤雨的本领,真让人羡慕。
B.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C.教室里摆放着横七竖八的桌椅。
D.各国之间竞争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重点描写的是第五粒豆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B.《夜间飞行的秘密》通过讲述人类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飞机飞行安全的问题这件事,启发我们要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
C.《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D.《蝴蝶的家》以“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为线索,一直都在找寻蝴蝶的家,最后终于找到了蝴蝶的家。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创造奇迹 密集的雨点
B.寄托愿望 猛烈的风雨
C.改善生活 轻盈的身体
D.证明实验 灵巧的眼睛
二.填空题(共8小题)
7.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
五粒wān 豆正shū shì 地坐在豆荚里,其中一粒却kǒng 怕自己会变得jiāng yìng 起来。它们tàn 出头来,但是不想成为孩子玩具qiāng 中的子弹,豆子们céng 经yú 快的生活被打乱了,最后一粒豆子在nài 心地等待长大。
8.写出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近义词。
(1)蝙蝠夜间飞行的实验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2)蝙蝠灵巧地避开了电线。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4)驾驶员从荧光屏上,能清楚地看到前方的情况。
9.读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打“√”,不相同的打“×”。
豌豆——洗碗 揭示——碣石 青苔——抬头
豆荚——夹子 窗框——车筐 洋溢——有益
10.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大声叫。
(2)震动,摇撼。
(3)(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4)雨点密密麻麻,像罩住景物的幕一样。
11.查字典,填空。
“避”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躲,设法躲开;②防止。在“躲避”中应选第 种解释。
12.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留声机是爱迪生 的。
(2)最近,我国又 了好多处大岩洞。
1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夜间飞行的秘密》)
本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 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14.选出每组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1)A.即使 B.蚊子 C.横坚
(2)A.科学 B.绳子 C.驾使
(3)A.苍蝇 B.政明 C.研究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句子轻松练。
(1)仿写句子。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4)他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修改病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 黑暗﹣﹣
(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3)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7.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①满,遍 ②水过满,漾出来 ③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①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②计划 ③希望得到,谋取
(2)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 热闹﹣﹣ 柔和﹣﹣
(3)用“ ”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样子的语句。
(4)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5)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五.习作(共1小题)
18.习作。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关于感谢的文章。
要求:写清楚要感谢的对象是谁,并将感谢的内容和原因写具体。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A.正确。
B.有误,“成度”应是“程度”。
C.有误,“依赖”的“赖”读音是“lài”。“澳秘”应是“奥秘”。
D.有误,“潜入”的“潜”读音是“qián”。
故选:A。
2.【解答】《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故本文的中心句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故选:D。
3.【解答】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不是……而是……”相连。
故选:B。
4.【解答】A、B、D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
C.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横七竖八:形容某东西摆放杂乱,毫无规律。改为“整整齐齐”。
故选:C。
5.【解答】A、B、C正确,D.《蝴蝶的家》作者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进行叙述,文中的“我”不停探索蝴蝶的家在哪里,体现了“我”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故选:D。
6.【解答】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动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验证实验”,故“证明实验”错误。
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要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特点,然后搭配,如“明亮的眼睛”,故“灵巧的眼睛”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7.【解答】故答案为:
豌 舒适 恐 僵硬 探 枪 曾 愉 耐
8.【解答】(1)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近义词是“启发”;
(2)灵巧:灵活而巧妙。近义词是“灵敏”;
(3)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近义词是“仿照”;
(4)清楚:近义词是“清晰”。
故答案为:
(1)启发;
(2)灵敏;
(3)仿照;
(4)清晰。
9.【解答】“豌豆”的“豌”读“wān”,“洗碗”的“碗”读“wǎn”,读音不同。
“揭示”的“揭”,读[jiē]时,指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读[qì]时,指提起。在本词中读“jiē”。“碣石”的“碣”,读[jié]时,指圆顶的石碑。读[yà]时,指〔~磍〕猛兽盛怒的样子。在本词中读“jié”,读音不同。
“青苔”的“苔”读“tái”,“抬头”的“抬”读“tái”,读音相同。
“豆荚”的“荚”读“jiá”,“夹子”的“夹”,读[jiā]时,指从两旁钳住。读[jiá]时,指两层的衣服。在“夹子”中读“jiā”,读音不同。
“窗框”的“框”读“kuàng”,“车筐”的“筐”读“kuāng”,读音不同。
“洋溢”的“溢”读“yì”,“有益”的“益”读“yì”,读音相同。
故答案为:
××√
××√
10.【解答】(1)吼叫:大声叫。
(2)震撼:震动,摇撼。
(3)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4)雨幕:雨点密密麻麻,像罩住景物的幕一样。
故答案为:
(1)吼叫;
(2)震撼;
(3)喧嚷;
(4)雨幕。
11.【解答】“避”的音序是“B”,音节是“bi”,部首是“辶”,除去部首还有13画。
“躲避”有意离开或躲藏。“避”躲开的意思。故选①。
故答案为:
B bi 辶 13 ①
12.【解答】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根据语义(1)应选“发明”;(2)应选“发现”。
故答案为:
(1)发明;
(2)发现。
13.【解答】《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故答案为:
夜间 雷达
14.【解答】(1)A、B正确。C.有误,横竖:指纵横交错,也可以做反正的意思,表示肯定。故“横坚”的“坚”错误。
(2)A、B正确。C.有误,驾驶:操纵(车、船、飞机、拖拉机等)使行驶。故“驾使”的“使”错误。
(3)A、C正确。B.有误,证明:用一定的材料来表明事物的真实性。故“政明”的“政”错误。
故答案为:
(1)C;
(2)C;
(3)B。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前面问,后面答,属于设问句,据此仿写如:她是小红的妈妈吗?不是。
(2)考查了用关联词造句。“即使……也……”是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可写句子: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纪律。
(3)考查了用“终于”造句。
(4)考查了修改病句。词语重复,去掉“非常”。
故答案为:
(1)她是小红的妈妈吗?不是。
(2)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自觉遵守纪律。
(3)他终于来了。
(4)他做任何工作都认真得很。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6.【解答】(1)考查学生写出反义词的能力。谦虚: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故反义词为“高傲”; 黑暗:没有光亮。故反义词为“明亮”。
(2)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从文中的这些句子可知台灯是:高傲、趾高气扬、自命不凡。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所以说蜡烛是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不炫耀。默默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踏踏实实: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
(3)考查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短文末尾点明中心,所以蜡烛具备的精神是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4)诗句原意:春蚕到死丝才吐尽,它的生命也完了;蜡烛燃烧完只剩下灰,蜡泪也干了。
文中具体的含义:蜡烛有着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比如像老师,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知识无私地传授给了学生。
故答案为:
(1)谦虚﹣﹣高傲; 黑暗﹣﹣明亮。
(2)台灯:高傲、趾高气扬、自命不凡。 蜡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不炫耀。
(3)蜡烛具备的精神是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4)诗句原意:春蚕到死丝才吐尽,它的生命也完了;蜡烛燃烧完只剩下灰,蜡泪也干了。
文中具体的含义:指台灯要学习蜡烛、春蚕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比如像老师,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知识无私地传授给了学生。
17.【解答】(1)(1)考查了一次多义。漫游:随意游玩。漫在这里是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故选③;试图:打算(做某事)。图是希望得到的意思,故选③。
(2)考查了寻找反义词的能力。温暖:使人心里觉得暖和,语文中“寒冷”互为反义词。热闹:景象纷繁盛大,气氛活跃。与文中“冷清”互为反义词。柔和:指温和;温柔;柔软。与文中“强烈”互为反义词。
(3)考查了句子筛选能力,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提灯笼的飞虫的样子。即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概括本段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找到总起句或是总结句,通过填充内容就可以了。即:通过对萤火虫飞行观察的描写,想到了利用其发光原理为人类的照明服务。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可知,萤火虫的光是凉的,不会烧你的手; 从“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可知,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5)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读结尾段可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故答案为:
(1)③③
(2)寒冷 冷清 强烈
(3)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4)它的光是凉的,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
(5)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五.习作(共1小题)
18.【解答】范文:
感谢
感谢妈妈给予我生命,感谢爸爸教我知识,感谢小伙伴们陪我度过金色的童年……我更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徐老师。
那是三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徐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上着课。可我想到下节就是体育课了,不由心野了,我看着窗外,眼前仿佛浮现了我和小伙伴玩时的情景。
“周世彤!”耳边传来徐老师叫我名字的声音,“你能告诉我我刚才在讲什么吗?”“我——我——我——”我吱吱呜呜,抓耳挠腮,什么都答不上来。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徐老师叫我跟她去办公室。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垂头丧气,早已准备好了受“挨骂”的准备。
“报告!”我走进她的办公室,顿时,我仿佛感觉到空气和时间都凝固了。我等待着老师的批评,没想到她竟和蔼可亲地教育了我一番:“周世彤,我知道下节就是体育课了,可是学的时候就要好好学呀!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你自己,怎么对得起你的爸爸妈妈,怎么对得起未来的祖国呢?”听到这里,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成绩果然提高了不少。
徐老师,感谢您。您开启了我走向成功的智慧大门,让我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保护了我的尊严。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