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第六单元 第23课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亮躬耕陇亩 ( )
(2)此人可就见 ( )
(3)由是先主遂诣亮 ( )
(4)抑亦人谋也 ( )
(5)君谓计将安出 ( )
(6)总揽英雄 ( )
(7)先主器之 ( )
(8)利尽南海 ( )
(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10)帝室之胄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①好为《梁父吟》 ②谓为信然
C.①孤不度德量力 ②度已失期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②贤能为之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译文: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3)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军/岂愿/见之乎
B.由/是先/主遂诣亮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二、课内阅读
(2012·嘉兴中考)阅读课文“亮答曰”至“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3)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7.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
8.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
答:
三、美文品析
(2013·陕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
9.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往 来 者 皆 怪 此 树 非 凡
(2)喜 怒 不 形 于 色
1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谓当出贵人 ( )
(2)先主以兄事之 ( )
(3)顾自见其耳 ( )
(4)见而异之 (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译文:
(2)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译文:
12.选文写刘元起对先主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的刘备的评价。
答:
答案解析
1.答案:(1)亲自 (2)接近、趋向 (3)于是,就 (4)而且 (5)产生 (6)招致 (7)器重,重视 (8)物资 (9)爱抚,爱惜 (10)后代
2.【解析】选C。“度”均为“考虑”的意思。A项,许:①承认、同意,②处所;B项,为:①吟唱,②是;D项,用:①因此,②任用。
3.答案:(1)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然而自己智谋浅短,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2)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方面的确不能和他争强。
(3)然而曹操最终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4)果真能这样,那么(您)就可以成就霸业,兴复汉室了。
4.【解析】选B。正确停顿应为:由是/先主/遂诣亮。
5.答案:(1)大概 (2)兴旺富裕 (3)率领、带领 (4)一天天
6.【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一要落实关键字,如“孰”“箪”“壶”;二要语言流畅,忠于原文(包括标点符号)。
答案: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您呢
7.答案: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8.【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字含义的分析能力。一要理解“善”的字面意思
——好;二要进入刘备这一人物角色,结合前文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分条回答。
答案:“善”是对诸葛亮对策的高度评价;对诸葛亮的由衷敬佩;请诸葛亮出山的坚定决心;对兴汉事业的必胜信念。
9.答案:(1)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
(2)喜怒/不形于色
10.答案:(1)有的人 (2)对待 (3)回头看 (4)以为……异(对……感到奇怪)
11.答案:(1)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与给予刘德然的相同。
(2)先主(刘备)因此能用以聚合众人。
12.答案:从侧面表现刘备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写出人们对他的支持与认同。
13.答案:少年时代的刘备家境贫寒,但有抱负和超人的远见,不甘心贫苦;喜怒不形于色,沉默少言,但深得他人喜爱。
附【译文】
刘备很小时,父亲便过世了,他与母亲一起织草鞋、编竹席来卖以度日。所住房屋东南方有一棵桑树,高五丈多,远远望去,一片簇团,好似皇帝出行时的舆盖,过往的人都为这树的非凡外表感到惊异,(于是)有人说(这里)一定会出贵人。刘备少年时,与同族中的小孩子在树下嬉戏,说:“我一定要乘坐这羽葆盖车。”他的叔父子敬说:“你不要说这狂妄的话,会灭我满门的!”刘备十五岁时,他的母亲让他去学习,跟同族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一起在九江太守同郡卢植门下共事。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并且与给予刘德然的相同。刘元起的妻子说:“我们各自都有一家人,你怎么能常常这样资助刘备呢!”刘元起说:“我家族中能有这样的孩儿,他是不同寻常的人。”而且公孙瓒跟刘备友情深厚。公孙瓒年龄大些,刘备把他当兄长对待。刘备不很喜爱读书,却喜爱狗马、音乐、漂亮的衣服。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来可盖过膝盖,回过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言语很少,对下人很友善,喜怒的情绪不在脸上表现出来。刘备喜欢结交性情爽快的侠士,少年都争相依附他。中山地区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家财万贯,在涿郡贩卖马匹,见到刘备觉得他与常人不同,于是多次给刘备钱财。先主(刘备)因此能够用以聚合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