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达标检测 第六单元 第25课
一、名句默写
1.梳洗罢, 。
2.千嶂里, 。
3. ,燕然未勒归无计。
4.会挽雕弓如满月, , 。
5. ,亲射虎,看孙郎。
6.只恐双溪舴艋舟, 。
7.了却君王天下事, 。
8.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的名句是:
。
9.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抒发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10.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冯唐持节”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11.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感慨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
;用夸张的比喻抒发忧愁之重的句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2.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了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二、诗词鉴赏
(一)(2012·襄阳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_____”字用得好,妙在: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首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二)(2012·内江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5.上阕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16.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答:
(三)(2012·上海中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 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
A.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 。
答案解析
答案:1.独倚望江楼 2.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 4.西北望 射天狼 5.为报倾城随太守 6.载不动许多愁 7.赢得生前身后名
8.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9.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0.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11.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1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3.【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品析能力。抓住动词,从气势方面回答妙处。
答案:卷 “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14.【解析】本题考查对主旨句的理解能力。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分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或精神。
答案:(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15.答案: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16.答案: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之后又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表现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17.【解析】选B。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特点的把握能力。分别抓住“孤”“残”“老”“寒”,以及后一组景物中表色彩的词来体会,然后用简洁、准确的词语概括。
答案(示例):迟暮萧瑟 明朗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