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第4单元复习课时练习(含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初中化学第4单元复习课时练习(含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04: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4单元复习课时练习
1.(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水是生命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在净水中起杀茵消毒作用 B.利用活性炭可将海水淡化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答案】C
【详解】A. 明矾在净水中起到加速沉降的作用,明矾不能杀菌消毒,错误;
B. 活性炭不能除去溶解在海水中较小的钠离子、氯离子等,不能淡化海水,错误;
C.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正确;
D.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错误;
故选:C。
2.(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河水 C.苏打水 D.蒸馏水
【答案】D
【分析】根据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详解】A、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河水中含有泥沙、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0·海南二中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A选项图中,包含有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B选项图中,包含有一种分子,可以表示纯净物,故B正确;
C、C选项图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D选项图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且这两种原子并未结合形成分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择B
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详解】A、湿衣晾干证明水分子不停的运动,正确;
B、水结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态发生变化,分子种类不变,错误;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后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正确;
D、轮胎充气是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
故选B。
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B.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C.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D.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答案】A
【详解】A、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浪费水资源,A错误。
B、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节约用水,B正确。
C、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节约用水,C正确。
D、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用水,D正确。
故选:A。
6.(2018·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A、SO2可以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A正确;
B、SO2可以表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错误;
C、S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C正确;
D、S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正确;
故选B。
7.(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某物质在光照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图中共表示了4种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详解】A、图中反应物中,第一种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为化合物;第二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图示中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结构不同,属于四种不同物质,故B正确;
C、反应物中第二种物质反应前为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价;对应元素在反应后生成化合物,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 C错误;
D、根据图示,该反应过程不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故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8.(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N2 C.Cu D.SO2
【答案】C
【详解】A、表示氢元素,也可表示1个氢原子,但是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不正确;
B、表示氮气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故B不正确;
C、表示铜元素,也可表示1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种物质,故C正确;
D、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种元素和一个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C。
9.(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①硫酸铁:FeSO4②磷元素:P ③2个氖分子:2Ne2④3个钙离子:3Ca2+
⑤钠原子结构示意图:Na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答案】B
【详解】①硫酸铁中铁为+3价,硫酸根为-2价,化学式为Fe2(SO4)3,书写错误;
②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书写正确;
③氖气化学式为Ne,氖气直接由原子构成,2个氖原子为2Ne,书写错误;
④钙离子离子符号为Ca2+,则3个钙离子表示为3Ca2+,书写正确;
⑤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图示表示正确;
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在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左,数值在右,书写错误;
故选B。
10.(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2Cu:表示两个铜元素
C.: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O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答案】A
【详解】A、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因此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选项正确;
B、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元素不讲个数,因此表示2个铜原子,选项错误;
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化合价的数值,因此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选项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选项错误;
故选:A。
11.(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答案】A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故A正确;
B、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12+6=24个原子构成 ,故B错误;
C、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故C错误;
D、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有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2.(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涉及三种原子,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其中一个 没有参与反应,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其中一种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转化为单质形式存在,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答案】D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不符合题意;
C、汉黄芩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16×5)=48:3:20,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D、汉黄芩素由汉黄芩素分子构成,每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单质的是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答案】 BCE AD D A D
【详解】A、氧气和液氧是一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氧气和臭氧都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D、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也是氧化物;
E、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氧和氢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但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是混合物。
1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张明明同学去都山游玩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2)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4)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
【答案】 吸附杂质,沉降小颗粒悬浮物 烧杯 引流 D 吸附 防止暴沸
【详解】(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沉降水中小颗粒悬浮物。
(2)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4)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作用是防止暴沸。
16.(2019·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我国偏远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_____,活性炭的主要起_____作用。
【答案】 肥皂水 煮沸 过滤 吸附
【详解】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如果地下水起泡少并浮渣多的是硬水,如果起泡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主要起吸附作用。
17.(2022·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所示,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检验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方法是 ______。
(2)图2中过滤池的作用是 ______,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生活可采用 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絮凝剂是 ______。
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
【答案】(1) 过滤 吸附色素和异味 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的泡沫多少,若泡沫多的是软水,若泡沫少的是硬水
(2) 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煮沸 C
【详解】(1)净化水时,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作用是过滤,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为了检验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
(2)图2中过滤池的作用是除去不溶性的杂质;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生活可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氯气、漂白粉能够给水消毒,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明矾能够用作絮凝剂,用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选C。
18.(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______极。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写出水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答案】(1)正
(2) 1:2 带火星木条复燃 水氢气+氧气
(3) 颜色 气味 难 小 小 可燃 热 淡蓝色 水珠 检验纯度 氢气+氧气水
【解析】(1)
由题意知甲管产生气体A、乙管产生气体B,在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产生A气体比B气体多,因此A气体是氢气,B是氧气,乙管接的电极b应接电源正极,a就接电源负极;
(2)
由图B可以看出,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
气体B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带火星木条复燃。
水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19.(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条件下,物质A( )与B() 反应生成C( )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______(填“是”或“否”);
②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③反应中,参与反应的A、B、C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否 AC 2:1:2
【详解】(1)构成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对比反应前后构成各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判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的变化情况;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从微观角度来说,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根据分子的构成,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种分子的个数比,即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解:(1)反应前的物质A与物质B的共五个分子分别由两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四分子中依然只含有这两种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2)物质A的分子、物质C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因此这两种物质属于化合物;物质B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因此物质B为单质;
(3)反应前有2个A物质的分子和3个B物质的分子,反应后有2个B物质的分子和2个C物质的分子;因此,该反应是2个A物质的分子与1个B物质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C物质的分子;所以,A、B、C三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2。
20.(2017·天津一中九年级阶段练习)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 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生理盐水 ②液氮 ③干冰 ④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物质
⑤氯化钾 ⑥锰酸钾 ⑦稀有气体 ⑧冰水混合物 ⑨水银 ⑩胆矾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答案】 ①④⑦ ②③⑤⑥⑧⑨⑩ ③⑤⑥⑧⑩ ②⑨ ③⑧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关键是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 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是氦气、氖气、氩气等几种稀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④⑦。
(2) 液氮、干冰、氯化钾、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水银、胆矾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⑤⑥⑧⑨⑩。
(3) 干冰、氯化钾、锰酸钾 、冰水混合物、胆矾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故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⑤⑥⑧⑩。
(4) 液氮、水银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属于单质的是②⑨
(5) 干冰、冰水混合物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⑧。
【点睛】在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时,能写出化学式的物质一定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不同状态混合,属于同一种物质。
21.(2021·重庆巴蜀中学九年级期中)如果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如图是构成某些气体的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回答(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有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
【答案】 CGH EF D
【详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C中如果两种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那么是两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G是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H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D是同种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C中如果两种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那么是两种原子构成的混合物,G是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H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GH;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有:EF;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D是同种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答案为D。
22.(2021·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九年级期末)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1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_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
【答案】 石英沙 阻挡石英沙进入A层 不可以 检查装置气密性 防止蒸馏烧瓶中的热水暴沸
【详解】(1)①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应该是颗粒比小卵石小的石英砂,所以最好是石英砂;
②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把A层和B层的物质隔离,阻挡石英沙进入A层;
③上述简易净水器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如果将硬水变成软水可用煮沸的方法;
(2)①在制蒸馏水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水蒸气会跑掉;
②在蒸馏时加一些沸石,其目的是防治液体突然沸腾而影响实验。
点睛: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步骤和教材中的典型实验步骤;以及缺失或颠倒后,引起的后果等等.然后,学会总结规律,并将其拓展与迁移,以便解决相类似的实验步骤的探究问题.例如,对常见酸碱盐的鉴别步骤进行分析总结,会发现一般的实验步骤是这样的:取样→滴加→振荡或搅拌→观察现象→下结论.所以,在进行类似实验鉴别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解答。
23.(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检验b管中气体,将_______置于b管尖嘴口出,打开活塞。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答案】 氢气 带火星的木条 水 氢气 + 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1)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a管中气体较多是氢气;
(2)b管中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木条置于b管尖嘴口出,打开活塞,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4)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4.(2022·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学生为了使一杯浑浊的食盐水变成澄清透明,利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_______。
【答案】(1) 漏斗 烧杯
(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合理即可)
(3)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
(4) 有,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及微生物 蒸馏
【解析】(1)
据图可知,仪器①是漏斗,②是烧杯;
(2)
结合过滤的注意事项,观察图示可知图中存在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3)
如果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都可能导致滤液仍旧浑浊;
(4)
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所以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故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蒸馏得到的蒸馏水是纯水。
25.(2018·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指出其中的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_(要求写两条).
(5)该同学将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
【答案】 铁架台 漏斗 烧杯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不是纯水,因过滤后的水还含可溶性杂质
【详解】(1)据图可知:a仪器是铁架台,b仪器是漏斗,c仪器是烧杯;(2)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图,可以发现三处错误,①未用玻璃棒引流,过滤时应该要用玻璃棒引流,为了避免倾倒液体时撒到漏斗外,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应该是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不然待过滤的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③漏斗尖端部分要紧靠烧杯内壁,而本图中并没有把漏斗的尖端靠在烧杯内壁;(3)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即滤纸与漏斗内壁有空隙会造成过滤速度慢,另外若漏斗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过滤速度;(4)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都会造成滤液浑浊;(5)过滤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所以过滤只能把不溶于水的固体过滤,而溶于水的离子和小分子是不会被过滤的,所以过滤得到的液体不是纯净水。
【点睛】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定是漏斗下端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而不是漏斗颈部随便靠在烧杯内壁上,漏斗下端尖嘴部分紧靠烧杯内壁一方面可以防止液体飞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26.(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现用浑浊的湖水制取纯水。将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上层液体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____________ 。
(2)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 。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 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
(4)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有人认为是纯水,你 ____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____________ ,该方法属于 ____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为了检验收集到的蒸馏水的硬度,加入 ____________ ,振荡,看到 ____________ ,说明其为软水。
【答案】 玻璃棒 引流 防止滤液溅出 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仪器本身不干净 不同意 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蒸馏 物理变化 肥皂水 产出大量泡沫
【详解】(1)图中无玻璃棒引流,如不使用玻璃棒引流,会造成过滤时液体溅出,甚至会损坏滤纸;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会使液体溅出。故填:玻璃棒;引流;防止滤液溅出;
(2)如果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将会导致过滤速度过慢;故填: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则混合物就会不经过滤直接进入滤液;待滤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态混合物也会从过滤器外侧流下;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滤液也会浑浊;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仪器本身不干净;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不是纯净水,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要得到纯水需要进行蒸馏操作,蒸馏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不同意;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蒸馏;物理变化;
(5)为了检验收集到的蒸馏水的硬度,加入肥皂水,振荡,看到产出大量泡沫,说明其为软水。故填:肥皂水;产出大量泡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4单元复习课时练习
1.(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水是生命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在净水中起杀茵消毒作用 B.利用活性炭可将海水淡化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2.(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河水 C.苏打水 D.蒸馏水
3.(2020·海南二中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B.C. D.
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B.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C.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D.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6.(2018·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某物质在光照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反应物中没有单质 B.图中共表示了4种物质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N2 C.Cu D.SO2
9.(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①硫酸铁:FeSO4②磷元素:P ③2个氖分子:2Ne2④3个钙离子:3Ca2+
⑤钠原子结构示意图:Na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2Cu:表示两个铜元素
C.: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O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1.(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12.(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没有单质 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13.(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C.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1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纯净物的是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单质的是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1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张明明同学去都山游玩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2)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漏斗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4)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
16.(2019·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单元测试)我国偏远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_____,活性炭的主要起_____作用。
17.(2022·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所示,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 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检验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方法是 ______。
(2)图2中过滤池的作用是 ______,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生活可采用 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絮凝剂是 ______。
A、氯气 B、活性炭 C、明矾 D、漂白粉
18.(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__________极。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写出水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19.(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条件下,物质A( )与B() 反应生成C( )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______(填“是”或“否”);
②物质分类的方法,在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③反应中,参与反应的A、B、C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0.(2017·天津一中九年级阶段练习)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 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生理盐水 ②液氮 ③干冰 ④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物质
⑤氯化钾 ⑥锰酸钾 ⑦稀有气体 ⑧冰水混合物 ⑨水银 ⑩胆矾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
(5)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1.(2021·重庆巴蜀中学九年级期中)如果用“”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如图是构成某些气体的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回答(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有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
22.(2021·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九年级期末)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1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_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
23.(2022·湖南长沙·九年级单元测试)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检验b管中气体,将_______置于b管尖嘴口出,打开活塞。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24.(2022·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学生为了使一杯浑浊的食盐水变成澄清透明,利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呈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的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_______。
25.(2018·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指出其中的两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_(要求写两条).
(5)该同学将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
26.(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现用浑浊的湖水制取纯水。将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上层液体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____________ 。
(2)操作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 。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 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
(4)改进装置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有人认为是纯水,你 ____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____________ ,该方法属于 ____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为了检验收集到的蒸馏水的硬度,加入 ____________ ,振荡,看到 ____________ ,说明其为软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