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气的压强 专题提高练习
一、典例分析
例1.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B.吸管吸饮料 C.吸盘挂钩 D.吸尘器
例2.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例3.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cm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cm水银柱高,如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甲是 cm汞柱高,乙是 cm汞柱高,丙是 cm汞柱高。
例4.如图所示,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 作用的结果;高山上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选填“高”或“低”),锅内水的沸点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0℃。
例5.如图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B管液面 ,这是因为 。
二、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纸片托水 C.吸盘 D.船闸
2.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唾液把瓶粘住了 B.大气压增大了 C.瓶内气压减小了 D.瓶子质量减小了
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所受的重力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浸在水中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是(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 D.依次出现上述情况
5.在图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有:( )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6.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7.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从小孔喷出 B.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
C.不喷出也不下降 D.无法判定
8.一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m2,那么这个人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0万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已经被压习惯了,人身体结实所以不在乎
B.计算错了,哪有这么大,真的是这么大,一定会把人压扁了
C.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对称,所以人受到的总压力为零,感觉不到
D.因为人体内部结构也有气体,所以人体里、外压强可以互相抵消
9.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子时觉得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外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C.瓶口因温度降低而缩小 D.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10.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帕斯卡 D.牛顿
11.186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在马德堡市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将两个半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共16匹时,才把半球拉开。假如每匹马的拉力相同,现将半球的左边用绳子固定在一棵大树上,右边用马拉,至少需要几匹马才能把半球拉开( )
A.4 B.8 C.12 D.16
12.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
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 B.瓶的重力作用
C.水的浮力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13.宇航员穿着厚厚的宇航服的作用是( )
A.供呼吸 B.保持体内、外压强平衡 C.美观 D.增大体积
14.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浮着一个盛有水的小杯甲和一个倒扣的小杯子乙,给容器加热,并使容器中的水沸腾,再继续加热时,甲、乙杯中的水将发生的现象是( )
A.甲杯中的水会沸腾,乙杯中的水不会沸腾 B.乙杯中的水会沸腾,甲杯中的水不会沸腾
C.甲、乙两杯中的水都不会沸腾 D.甲、乙两杯中的水都会沸腾
15.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第二次沸腾时和第一次沸腾时相比,瓶内气体压强大
C.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水从S管口流出 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17.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秘密在于机翼,如图为飞机机翼截面图。飞机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B.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D.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18.如图所示,“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 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
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
19.一个房间开着一扇窗,窗内挂着轻纱做成的窗帘。如果窗是打开的,当窗外有较大的风平行于窗面吹过时,窗帘将会( )
A.往窗外飘起 B.往窗内飘起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20.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21.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大气压,此时大气压强相当于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物理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为 Pa,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完成填空:
(1)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叫做 ,分为 、 两种。
(2)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气压越 。
2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 mm,可知当时的气压约为 Pa。
(2)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水银柱的长度将 。(均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4)若将实验中用的水银换成水,玻璃管中的液面 下降。(选填“会”或“不会”)
(5)实验中不小心将玻璃管的顶部打破,能看到的现象是 。
25.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即为伽利略的气体温度计,当发现其液面由B下降到A时,则表明外界气温在 。该温度计有一个误差因素难以克服,就是大气压的变化,如果在阴雨天气气压偏低时,有一支已经在标准大气压下校对准确的气体温度计,其示数与正常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的一个实验,其中甲:瓶铺层砂子乙:放入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丙: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过一会儿可看到鸡蛋将 。这个实验也证实了 。
27.如图所示,医生给病人打吊针时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当瓶内液体逐渐减少时,瓶内药液对瓶盖的压强 ,瓶内气压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8.如图是离心式水泵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泵起动前,要向泵壳里 。
(2)水泵工作时,水被旋转的叶轮甩到出水管里。此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 压区,外面的水就在
的作用下,推开底阀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进来的水又被甩到出水管中,如此循环进行,水就被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抽到高处了。
(3)请说出这种离心式水泵的一个缺点 : 。
29.将一根质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倒插入液体中,塑料管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图所示,那么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H的大小将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管子的半径 B.液体的密度 C.大气压的大小 D.力F的大小
30.活塞式抽水机
(1)提起活塞时,阀门 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 进入圆筒;
(2)压下活塞时,阀门B ,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 ,水流到活塞上面;
(3)再提起活塞时,阀门 关闭,带走上面的水流出出水管,同时 迫使水推开阀门
再使水流向圆筒。
31.已知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 毫米汞柱,槽内B点的压强为 毫米汞柱。
32.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 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某同学利用自制水气压计(如图)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他拿着气压计从山下走到山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 ,由此可知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大气压强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34.如图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制作的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该天气预报瓶 (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当外部大气压变大时,A玻璃管中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35.如图是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实验图,管上方真空,此时的大气压强等于 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玻璃管的长度只有50cm,实验会发现在管的上方不会出现真空。此时若在管的顶部开一小孔,管内的水银 (选填“会”或“不会”)喷出。当实验测量大气压值时,恰好有一阵急风从水银槽液面上方水平吹过,此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如图所示,吸盘由于受到 的作用会紧紧“吸附”在墙壁上;又由于吸盘与墙壁间有 ,所以即使在吸盘挂一定的物体,吸盘也不会脱落。
37.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 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实验中若罐口不用橡皮泥封堵, (能/不能)观察到易拉罐变瘪的现象。
38.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三、计算题
39.龙卷风发生时,许多房屋被摧毁,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0.9×105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近似地认为室内的气压是标准大气压,取作1×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
(1)屋内外的大气压强差是多少?
(2)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求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是多少?
40.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连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0.9m2.(g=10N/kg)
(1)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多少N,可使空载的电梯匀速上升?
(2)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3)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
例1.A; 例2.D; 例3.75;85;65;
例4.大气压;低;小于; 例5.上升;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C D B D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D C B D A D
21.托里拆利;750;
22.大气压;1.01×105;减小;
23.(1)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2)小;
24.(1)760;1.01×105;(2)不变;变长;(3)偏小;(4)不会;(5)试管中水银会下降到与管外水银相平;
25.上升;偏大;
26.被压入瓶内;大气压的存在;
27.变小;变大;760;
28.(1)灌满水;(2)低;大气压;(3)离心式水泵只能把水抽到有限的高度(最多10m);
29.C;
30.(1)A;B;(2)关闭;A;(3)A;大气压;B;
31.200;810;
32.大气压;变大;
33.马德堡半球;逐渐升高;减小;
34.不属于;下降;
35.760;不会;变小;
36.大气压;摩擦力;
37.大气压;形状;不能;
38.降低;
39.(1)屋内外的大气压强差是1×104 Pa;(2)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是1×106 N;
40.(1)气压差形成的压力差为1200 N,可使空载的电梯匀速上升;(2)若质量为60 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9.8×104 Pa;(3)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 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370 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