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4 20:1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重难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选择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豆荚jiā 豌wān豆 揭jiē晓
B.青苔tái 囚qiú犯 门框kuāng
C.洋溢yì 舒适shì 手枪qiāng
2.把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的阳光酒进窗子,光线是那样______,母亲坐在窗前,眼里是______那样恬静。
A.暖和 柔和 温和
B.暖和 温和 柔和
C.柔和 暖和 温和
3.下列句子中ABB式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暴风雨即将来临,天空黑压压的。
B.暴雨过后,地面上到处湿漉漉的。
C.月亮从天边升起,大地变得暖洋洋的。
4.结合所学,下列句子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呼风唤雨的世纪》告诉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B.安慰朋友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可以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C.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D.神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科学解释不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多读神话故事。
5.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像一位出色的魔法师,让我们登月球,潜海底……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C.望着中秋的圆月,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题
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蝙蝠 (biān piān) 即使(jí jì) 敏锐 (ruì duì)
障碍 (zhàng zhāng) 荧 (yíng yín) 光屏 (píng pín)
7.多音字组词。
模 mó( ) mú( ) 系 jì ( ) xì( )
塞 sài( ) sè( ) sāi( )
蒙 mēng( ) méng ( ) měng( )
8.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 阻碍——( ) 打开——( )
灵活——( ) 敏捷——( ) 清晰——( )
9.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发现 ( )的愿望 ( )的月球
( )的生活 ( )的电灯 ( )的历程
10.开心辞典。(查字典填空)
要查的字 部首 剩余笔画数 大写字母 音节 在字典中的解释
船舶 ___ ___ ___ ___ ___
依赖 ___ ___ ___ ___ ___
11.学完本单元后,同学们围绕“提问策略”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他们的观点完成练习。
彤彤:阅读时我们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乐乐:最好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冰冰:还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婷婷:阅读时提出问题会影响阅读的速度,所以最好不提问题。
上述同学的观点,你不赞同______的,因为阅读时提出问题不仅________还能________,我们要敢于____、善于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间飞行的秘密》讲述了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并从中受到 ______,发明了______安装在飞机上,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雷达通过 _________,无线电波遇到 __________,被 _______接收到,显示在 ______上。从雷达的荧火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 ___________,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3)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 _____,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 ______回来,传到蝙蝠的 _______里,蝙蝠就立刻 _________。
(4)雷达的天线就像是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 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 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3.句子练习。
(1)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
(2)它们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
14.照样子,改写句子,并填空。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村头的大青树以及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_________
(2)我拥有父母的关爱、老师们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关心。
_______与原句相比,改写后的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是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5.根据选文,填上合适的词语。
登上( ) 探索( ) 寄托( )
16.选文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一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在课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了20世纪的一些发明创造,体现了科学改变着生活。
18.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
(1)选文中引用的诗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
(2)当时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指的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
阅读与理解。
令人讨厌的苍蝇和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注意到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苍蝇,却有着惊人的嗅觉。它们能在很远的地方发现微乎其微的气味。
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每个感受器是一个小腔,它与外界相通,含有感觉神经元的嗅觉杆突入其中。由于每个小腔内都有上百个神经元,所以这种感受器非常灵敏。用各种化学物质的蒸气刺激苍蝇的触角,从头部神经节引导生物电位时,可记录到不同气味的物质产生的电信号,并能测量出神经脉冲的振幅和频率。
了解了苍蝇嗅觉器官的奥秘之后,科学家们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苍蝇嗅觉灵敏、快速的特性,仿制成功十分灵敏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现已安装在航天飞船的座舱内,正为揭示宇宙的奥秘而工作。
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毒气体,以便及时发出警报。苍蝇嗅觉器官的功能原理,还可以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以及应用在气体色层分析中。
19.科学家根据苍蝇灵敏的嗅觉研制出____,可以用在____,也可以用来______,还可以用来改进_____,以及应用在______。
20.苍蝇嗅觉器官的奥秘在哪里?在文中用“——”画出来。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误,豆荚,读音dòu jiá;
B.有误,门框,读音mén kuàng;
C.正确。
2.A
【详解】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暖和:(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结合语境,句子描写阳光,应选“暖和”。
柔和:指温顺;温和。句子描写光线,应选“柔和”。
温和:指人的性情平和。句子描写妈妈的眼神,应选“温和”。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A.黑压压:(形)形容很多人或物密密麻麻地在一起。
B.湿漉漉:[ shi lū lū ],潮湿的样子。也作“湿渌渌”。[ shī lù lù ],〈形〉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C.暖洋洋:温暖、舒适。“月亮从天边升起”,说明是晚上,联系实际生活,大地不会是暖洋洋的。
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神话故事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表现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寄托。神话故事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
多读神话故事的好处:1.帮助孩子探索世界2.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发展3.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D项叙述错误。
5.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项:该句用了比喻,将“科学技术”比作了“魔术师”,形象写出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作用之大、神奇。
B项:该句“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用了排比,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故B项正确;
C项:该句用了引用,引用了唐代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biān jí ruì
zhàng yíng píng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蝙,读音biān;〔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鼠。前后肢和尾部之间有翼膜。晨昏或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对人类有益。
即,读音jí;靠近;接触;即使。
锐,读音ruì;锐利(跟“钝”相对)。
障,读音zhàng;阻挡;遮掩。
荧,读音yíng;光亮微弱的样子。
屏,读音píng;泛指像墙的遮蔽物。本字还有读音[ bǐng ]停止、抑制:~息。
7. 模仿 模样 系铃铛 关系 塞外 阻塞 瓶塞 蒙蒙亮 蒙蒙细雨 蒙古族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模:[ mó ]1、法式;规范;标准。2、仿效。3、指模范。可组词:模仿、模型等。[ mú ](~儿)模子。可组词:模样、模子等。
系:[ xì ]1、有联属关系的。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3、联结,栓。4、.牵挂。可组词:关系、系统等。[ jì ]结,扣。可组词:系铃铛、系扣等。
塞:[ sāi ]1、堵;填。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可组词:阻塞、塞满等。[ sài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可组词:塞外、边塞等。[ sè ]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可组词:闭塞、阻塞等。
蒙:[ méng ]1、蒙昧。2、遮盖。3、承受;遭受。可组词:蒙蒙细雨、朦胧等。[ mēng ]1、欺哄。2、随便胡猜。3、昏迷。可组词:蒙蒙亮、瞎蒙等。[ měng ]蒙古族。可组词:蒙古族。
8. 模仿 反复 障碍 揭开 灵巧 敏锐 清楚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仿照:照着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故近义词为“模仿”;
重复:反复出现。故近义词为“反复”;
阻碍:阻挡妨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故近义词为“障碍”;
打开:解开;拉开;揭开。故近义词为“揭开”;
灵活:极敏捷而不死板;毫不拘泥而善于随机应变。故近义词为“灵巧”;
敏捷:动作等又迅速又灵敏。故近义词为“敏锐”;
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故近义词为“清楚”。
9. 意外 美好 遥远 舒适 明亮 艰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神奇的发现、伟大的愿望、神秘的月球、幸福的生活、耀眼的电灯、光辉的历程。
10. 舟 5 B bo 大船 11 L lai 依靠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船舶”的“舶”部首是舟,剩余笔画数还有5画,大写字母为B,音节是bo。船舶:船(总称)。舶:大船。
“依赖”的“赖”部首是 ,剩余笔画数还有11画,大写字母为L,音节是lai。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赖:依靠。
11. 婷婷 有助于我们理文章内容 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
【详解】此题考查“提问策略”。
为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提问策略,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编写了特殊形式的策略单元,以提问策略为主线,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阅读策略,能成长为积极的阅读者。提问策略的编排,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信息提取和整合方式,深化学生的知识认知,提升学生自我总结和感悟能力。
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从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对提问策略进行了总结。
彤彤、乐乐、冰冰的观点均是符合这一目标的,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鼓励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改变根据老师的提问去阅读的方式,换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质疑提问的水平。学生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婷婷的观点关注了阅读的速度,忽略了阅读的目的和结果。
12.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 飞行的奥秘启发 雷达 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 天线发出无线电波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雷达 荧光屏 障碍物 超声波 反射 耳朵 改变飞行的方向 蝙蝠的嘴 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蝙蝠的耳朵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2)结合文中“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完成作答。
(3)结合文中“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完成作答。
(4)结合文中“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可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13. 大海是那么美丽,那么辽阔。 它们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详解】此题考查句子有关知识。
(1)我们根据例句:“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可知,运用“那么……那么”造句,“那么”表示的是程度副词,如:大海是那么美丽,那么辽阔。
(2)此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陈述句:(1)陈述部分不变,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2)去掉语气词和疑问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并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也去掉;(3)句末问号改句号。由此,句子可以改成:它们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14. 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我拥有父母的关爱,拥有老师们的关怀,也拥有同学们的关心。 情感更加强烈
【详解】此题考查改写句子。
例句中用四个“没有”改写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节奏和谐,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1)高高的点苍山,村头的大青树、村间的大道以及小路同时被月光照亮了,可以进行排比句式的改写。改为: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2)父母的关爱、老师们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关心是我同时拥有的,可以进行排比句式的表达。改为:我拥有父母的关爱,拥有老师们的关怀,也拥有同学们的关心。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增加语势。
15. 月球 奥秘 愿望 16. 中国神话故事中具有看得远、听觉灵敏 电视、程控电话 17. 举例子 作比较 18. √ ×
【分析】15.考查词语搭配。
结合第一段“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第二段“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可得出答案。
16.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在课文中是指20世纪出现的电视、程控电话。
17.考查说明方法。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举例说明20世纪的科技发展,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把现在的生活和过去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8.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20世纪人们不断创造的成就比喻成一夜间绽放的无数梨花,速度快且数量多,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当时人们寄托的美好愿望指的是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9. 小型气体分析仪 航天飞船的座舱内 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毒气体 计算机的输入装置 气体色层分析中 20.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每个感受器是一个小腔,它与外界相通,含有感觉神经元的嗅觉杆突入其中。由于每个小腔内都有上百个神经元,所以这种感受器非常灵敏。用各种化学物质的蒸气刺激苍蝇的触角,从头部神经节引导生物电位时,可记录到不同气味的物质产生的电信号,并能测量出神经脉冲的振幅和频率。
【解析】19.考查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短文可得知,文章第一自然段讲了苍蝇的嗅觉惊人;第二自然的讲了苍蝇嗅觉惊人的奥秘;第三自然段讲了科学家利用苍蝇嗅觉灵敏、快速的特性,仿制了小型气体分析仪并投入使用;第四自然的讲了小型气体分析仪的其他作用。
通过阅读三、四自然段,就可以知道:科学家利用苍蝇嗅觉灵敏、快速的特性,仿制了小型气体分析仪,可以用在航天飞船的座舱内,也可以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毒气体,还可以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以及应用在气体色层分析中。
20.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通过阅读短文可得知,文章第一自然段讲了苍蝇的嗅觉惊人;第二自然的讲了苍蝇嗅觉器官的奥秘;第三自然段讲了科学家利用苍蝇嗅觉灵敏、快速的特性,仿制了小型气体分析仪并投入使用;第四自然的讲了小型气体分析仪的其他作用。
文章第二自然非常清楚地讲述了苍蝇嗅觉器官的奥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