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
A.降(xiánɡ)落伞 阁(ɡé)楼
B.萧瑟(sè) 投降( jiànɡ )
C.骚(shāo)客 文章(zhānɡ)
D.谦逊(xùn) 浪费(fèi)
2.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3.括号中依次应填写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儿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
A.新鲜 舒适 匀称 空隙
B.鲜亮 舒服 均匀 缝隙
C.新鲜 舒服 均匀 空隙
D.明亮 舒适 匀称 缝隙
4.下列短语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改变想法 改进错误 B.温和的阳光 光滑的墙壁
C.建筑住宅 抛出泥土 D.丰富的知识 伟大的工程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因为身处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它真正的面貌。
B.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C.无论明天有暴雨,我都要去图书馆。
D.她既漂亮又聪明。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者非常舒服。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 jiā chéng guǒ xiū lǐ píng zhěng
dà tǐ qīng jié jiǎ shǐ gōng chéng
8.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吟诵(yín yíng) 缘分(yuán yán) 谦逊(sūn xùn)
庐山(lú hù) 瑟瑟(sè
shè) 重叠(dié lěi)
骚人(shāo sāo) 均匀(jūn yún) 叶柄(bǐng bǐn)
9.比一比再组词。
暮 峰 费 须 输
幕 锋 责 顺 愉
10.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习提 刀峰 浪废
站领 钧匀 选泽
11.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2)句中的“它们”是指 ,这里是用“它们”和蟋蟀作比较,写出了蟋蟀 的特点,这也是作者把蟋蟀的洞穴称为“住宅”的原因。
爬山虎的叶子。
12.叶美:填空。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就变成 的,长大了的叶子 ,看着非常舒服。
13.叶密:填空。
我从文中“ ”可以看出叶子非常茂密。
14.叶匀:理解,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叶子长得非常整齐。(
)
②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是因为叶子要尽可能获取更多的阳光。(
)
③爬山虎的叶子长在墙上,视觉上看起来很均匀,实际上并不均匀。(
)
1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要是……就……
如果……那么…… 不光……还……
(1)我们 要仔细听老师的讲解, 要仔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2)人应该有毅力, 一遇到困难 后退,那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3)当一个人决定要征服黄蜂的巢时, 他的这一举动,没有经过谨慎而细致的思考的话, 这种行动就是在冒险。
1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三、语言表达
17.比较句子,说说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1)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
我觉得 句好,因为
(2)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
我觉得 句好,因为
(3)我会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四、现代文阅读
18.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鲜艳,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答案。
A.数量一B.一律,没有意外C.满,全D.表示最少
叶尖一顺儿朝下( )
不留一点儿空隙( )
一阵风拂过( )
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 )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3)作者通过 ,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 和 。
(4)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荡起波纹”,好不好?
19.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野 兰
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
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欣赏 观赏]的盆景,自然就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
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到潭边,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意味深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 )以献媚处世,( )会像家兰那样失去自己的[品质 品格 品性]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上。从那以后,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
(1)在文中[ ]内选择恰当的词。
(2)在文中(
)内填写关联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5)野兰的品格是怎样的?
(6)15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忘却父亲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五、写作题
20.你一定从叶圣陶,法布尔等作家的文章里学到了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请将你观察某一种植物或动物后的发现写下来。写清楚你的发现,也可以写一写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专家;成果;修理;平整;大体;清洁;假使;工程
8.【答案】yín;yuán;xùn;lú;sè;dié;sāo;jūn;bǐng
9.【答案】暮色;山峰;收费;必须;输赢;夜幕;冲锋;责任;顺序;愉快
10.【答案】提——题;峰——锋;废——费;站——占;钧——均;泽——择
11.【答案】(1)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这里指蟋蟀不愿随便找个洞穴生活。
(2)别的昆虫;选址慎重
【答案】12.嫩红;嫩绿;绿得那么新鲜
13.不留一点儿空隙
14.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
15.【答案】(1)不光;还
(2)要是;就
(3)如果;那么
16.【答案】(1)比喻
(2)夸张
(3)拟人
17.【答案】(1)B;它能让人感受到雨实在很大
(2)A;“立即”强调了速度快,突出了腰鼓的热烈、奔放及影响之大
(3)我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8.【答案】(1)B;D;A;C
(2)叶圣陶
(3)仔细观察;位置;形状;颜色
(4)不好。因为漾"字使句子具有了动感,写出了叶子被风吹过的动态美。
19.【答案】(1)观赏;品格
(2)假如;就
(3)比较野兰和家兰,说明野兰的好处。
(4)这么精神的野兰,不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欣赏。
(5)不以别人的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6)因为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15年来一直鞭策“我”做一个有野兰品格的人。
20.【答案】我的文具盒 我有一个好朋友——文具盒,她像一位包容大度的大姐姐。
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外衣,外衣上有一个戴眼镜的小姑娘。小姑娘手拿钢笔在认真的学习,仿佛要告诉我学习的快乐。
文具家族一个个都来“报到”:有心直口快的圆珠笔、沉默寡言的直尺、钢牙利齿的铅笔刀……大家在一起可热闹了,你一言我一语,钢笔说,“没有我就写不出漂亮俊秀的中国字”;橡皮说,“没有我认真纠错你再努力也白搭!”铅笔刀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不行”……一直沉默寡言的直尺说话了,“你们那,就知道夸自己的功劳。如果没有文具盒大姐姐平时把我们照顾好,恐怕早就失散的失散,阵亡的阵亡喽!”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是呀!是呀!”还是圆珠笔先开口,“上次被主人忘在教室里,还是文具盒大姐提醒我带着呢”……听到大家在夸自己,一 直以来默默付出的文具盒说话了,“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我们都是主人的小帮手,发挥好我们的长处吧!”
我看着已经发黄开裂的文具盒,心中充满了感激,是你让我学会了做事认真,不丢三落四;是你……谢谢你,我的好朋友!亲爱的文具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