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填空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填空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3 21: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语文成语填空专题练习
1.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____①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_____②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______③____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____④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答案:
2.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答案:
3.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平台,此次“天宫课堂”向全球同步直播。
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 ① 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
“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 ② 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 ③ 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答案:
4.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自微信开启“三天朋友圈可见”功能后,有朋友用实际行动支持着这一功能——把自己三天之前的生活隐藏起来,只向外界展示最近三天的内容。
社会学里有“自我呈现”的理论:人们在社交网络里希望展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不同。换个角度,__________去想:我有自己的隐私,不想透露给别人太多个人信息。
更多人或出于现实的考虑,或与低调的性格有关,他们不愿意让外人看到自己生活更真实和全面的信息。他们会认为朋友圈是真的“朋友圈”,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生活里的苦乐悲欣,其他人只是“外人”。他们设置“三天可见”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合情合理,____ ________。
近年社交网络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对社交网络更为熟悉乃至依赖,平台也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正因此,“三天朋友圈可见”的本质是在网络和现实生活趋于合流的前提下进行自我保护的方式。毕竟,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成为并未深交的“朋友”__________的对象。
答案:
5.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________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________,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________。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________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答案:
6.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答案:
7.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遇火即可燃烧。同等条件下,它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这让科学家们如获至宝,把它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可燃冰是________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它在海底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足够人类使用1 000年。然而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温度不能太高,压力不能太大,一般在浅海底层沉积物、深海大陆斜坡沉积地层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开采极为困难。尽管人类想尽办法努力寻求最好的开采方式,但开采量还是________。而且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发生泄漏,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从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后果________。可见,“可燃冰”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新的希望,还有新的挑战,只有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可燃冰”才会真正地为人类造福。我国对可燃冰的试开采起步较晚,却________,曾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中,连续产气22天,从而成为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答案:
8.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丰盈有关。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________ 地缫丝。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加之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蚕丝________ ,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将小满,放在生活里,就是一种幸福,即是圆满。其实,真正的圆满总要有一点缺憾,老子说,“大成若缺”。季羡林曾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凡事留有余地,才能________;懂得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哲人说:“最美满的生活,就是符合一般常人范例的生活,________,但不带奇迹,也不超越常规。”小满的人生,就是一种恰恰好的状态。
答案:
9.在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填入恰当的成语
纵观元散曲由生到灭的全过程,关汉卿确实是一个________的人物。他在元初顺应了知识分子独特的心理和生活需求,在世俗生活中扬起散曲之波,形成了一股强烈的思想文化力量,使之延伸到了清初。
由于关汉卿是元散曲作家中一位集大成者,其文化成就带有________的性质。当诗歌在唐诗、宋词________时,他在曲家中发扬蹈厉,使元散曲这种艺术形式成熟起来,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词曲的发展。至明清交替之时,散曲虽成为强弩之末,但其形成的艺术光斑________,关曲中适时而动的哲学观念符合历史的潮流,对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我们拿许多元代、明代作家的散曲作品与现存的关汉卿作品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关曲是整个散曲发展的“遗传基因”。
答案:
2023届语文成语填空专题练习答案
1.【答案】翻天覆地 不可企及 身临其境 一览无余
【解析】第一处,由“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都已成为现实”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变化”,且要体现“变化巨大”,由此可以想到“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
第二处,结合“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的事情”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不可企及”;“不可企及”,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第三处,结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可知,此处是说借助高科技,人们会产生如同亲身面临那种境地,由此可以想到“身临其境”等词语;“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第四处,结合“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可知,此处是说借助虚拟技术让妇好墓葬全部收入眼底,由此可以想到“一览无余”;“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开阔或事物简单明了,一下就能全都看到。
2.【答案】①不解之缘②密不透风③司空见惯
【解析】第一处,“不解之缘”的意思是不能分开的缘分,形容难以解除的密切关系。前文提到科学家栾恩杰因为服从国家的安排,学习了自动控制。也正是因为改学了自动控制,他与国防和航天事业产生了联系,彼此之间关系密切。故填“不解之缘”。
第二处,“密不透风”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前文提到,潜地导弹是欧美国家的秘密武器,那自然是需要严密防卫的,再由后文“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可以看出,潜地导弹的资料极少流出,保密性做得非常好。故填“密不透风”。
第三处,“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前文提到,在“巨浪一号”研制攻关期间,“台、筒、艇”的每一步都失败过,这说明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讨程中是非常常见的。故填“司空见惯”。
3.【答案】①扣人心弦 ②循循善诱 ③热火朝天
【解析】第一处:根据原文“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这些事物能够让人心情激动,引起共鸣,故此空可填“扣人心弦”。扣人心弦:形容使人非常激动或能牵动人心。多指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第二处:根据原文“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可知,此处在讲王亚平为孩子们授课,所以用“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指循序渐进的诱导。
第三处:根据原文“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可知,此处在讲王亚平和孩子们的互动,后文强调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所以用“热火朝天”。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就像炽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一般。
4.【答案】①设身处地 ②无可厚非 ③评头论足
【解析】第一处,应填写“设身处地”。设身处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根据语境中“换个角度”及陈述对象“我”的变化提示,可知应用“设身处地”。
第二处,应填写“无可厚非”。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由语境中“合情合理”“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可判定,应选“无可厚非”。
第三处,应填写“评头论足”。评头论足:泛指对人或事物随便议论,百般挑剔。由语境中“几乎没人希望自己成为橱窗里展示的‘模特’”可判断,应为“评头论足”。
5.【答案】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解析】 第一处语境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高瞻远瞩的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常作状语和定语,应填“高瞻远瞩”。第二处语境侧重事前振奋状态。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应填“摩拳擦掌”。第三处的语境是指“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在建设中,根据使用对象,应填“初露雏形”。第四空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出现,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应填“雨后春笋”。
6.【答案】 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解析】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第一处是在说石头的材料气质,强调永不改变。应填“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是指人或物的内在的气质特点。第二处根据文意应填“质朴无华”。息息相关: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指人或事物关系密切。第三处根据使用对象,应填“息息相关”。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第四处,根据后文语境,应填“扬长避短”。
7.【答案】 迄今为止 微乎其微 不堪设想 后来居上
【解析】 迄今为止:迄,到。今,目前。迄今是指从古至今,是个时段。目前为止,到现在为止。第一处是说到目前为止可燃冰是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应填“迄今为止”。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第二处是说可燃冰的开采量非常少,应填“微乎其微”。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第三处根据横线前“后果”一词,应填“不堪设想”。后来居上: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第四处根据横线前后语境,应填“后来居上”。
8.【答案】 起早贪黑  来之不易  进退自如  井然有序
【解析】 第一处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养蚕人家要辛勤缫丝,选用“起早贪黑”。第二处来之不易:意思是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结合“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分析,主要讲蚕丝来之不易。第三处进退自如:处理事情游刃有余,能退能进。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进退自如”。第四处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根据语境,此处应为“井然有序”。
9.【答案】 举足轻重 兼容并包 盛极而衰 若隐若现
【解析】 第一处,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语境强调的是关汉卿在元散曲发展中地位重要,故选用“举足轻重”。第二处,兼容并包: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根据“关汉卿是元散曲作家中一位集大成者”可知,此处强调关汉卿的文化成就的兼容性,故选用“兼容并包”。第三处,盛极而衰:形容事物的繁荣达到了顶点,就会转为衰落。语境是说唐诗、宋词由繁荣转为衰落,故选用“盛极而衰”。第四处,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的状态。从与表述对象“艺术光斑”的搭配看,选用“若隐若现”。
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意义更新的成语
【感同身受】原指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急风暴雨】急剧而猛烈的风雨。多用来比喻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或激烈的斗争。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现在也指傲视他人。
【七窍生烟】形容气愤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焦急或干渴到了极点。
【石破天惊】箜篌声忽亢忽低沉,意境奇特,出人意料,难以描述。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对簿公堂】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现在也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魔障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现也指处罚过轻。
【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亲戚朋友也跟着沾光。
【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 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
【云泥之别】相差像天空的云和地下的泥,形容极大的差别。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他常喜欢发表一些~的见解。/这些贪腐案件的内幕真是~。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获。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鸡鸣狗盗】借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泛指小偷小摸的行为。
【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积重:积习深重)。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穷极无聊】困窘到极点,无所依托。无事可做,非常无聊:一假期待在家里,~。
【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指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依然不变。现也指用暴力对付暴力。
【云消雾散】天气由云雾笼罩转为晴朗。也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也指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坐地分赃】(匪首、窝主等)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款、赃物。也指盗贼就地瓜分赃款、赃物。
【天马行空】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
【紧锣密鼓】比喻正式或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
【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转凉。现也来形容天炎热。
【上行下效】上面怎么做,下面就学着怎么做(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