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过关检测卷习题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3 18: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六章过关检测卷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
(2)一粒米的质量约为25   ;
(3)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1.5   ;
(4)一节旅客列车的质量约为10   。
g
mg
kg
t
2.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你帮他找出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g。
解析:
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由题图甲可知,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标尺分度值为0.2 g,故m=50 g+2.4 g=52.4 g。
甲 乙
砝码和物体位置放反了
52.4
3.积雪受到挤压时能形成冰,说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如图所示,小米在平整的操场上,用力竖直向下踩厚度为90 mm的积雪,形成一个冰层,测得脚印的深度为70 mm,积雪的密度约为   kg/m3。(冰的密度为0.9 g/cm3)

小于
0.2×103


1∶2
1∶2
5.一个瓶身为圆柱体的玻璃瓶(厚度不计)内装有600 g的水,将瓶盖盖好后正放和倒置时水面到瓶底的距离如图所示,现在向瓶内投入质量为20 g的玻璃球,当投入24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球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玻璃瓶的容积为   cm3;玻璃球的密度为   g/cm3。

800
2.4
6.夏天,将一放有冰块的密闭玻璃瓶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天平平衡,如图所示,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   (选填“左”或“右”)倾斜了,原因是   。
解析:
冰块放在密闭玻璃瓶里,由于冰块熔化吸热,使玻璃瓶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瓶,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壁上,使左盘内的质量增大,指针向左偏,天平失去平衡。

左盘里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使质量增加
7.(21-22·周口鹿邑期末)将一个瘪了但无破损的乒乓球放入开水中烫一会,它会恢复原状。在这个过程中,乒乓球内封闭的气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以上各量都不变

B
8.(2021·洛阳模拟)一个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 g的水,把这个金属球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里(ρ水=1.0×103 kg/m3,ρ煤油=0.8×103 kg/m3),溢出煤油的质量为( )
A. 12.5 g B. 10 g C. 8 g D. 6.4 g

C
9.(2021·许昌模拟)某同学要称量10.2 g食盐,其中10 g用砝码,0.2 g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 g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逐渐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④移动游码到0.2 g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解析:
测食盐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先添加砝码10 g,再移动游码到0.2 g,再向左盘逐渐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天平平衡,合理顺序是②①④③。
B
10.(21-22·南阳宛城区期末)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
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A
11.(21-22·信阳商城期末)小明利用天平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则烧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 20 g,0.8 g/cm3 B. 60 g,0.8 g/cm3
C. 60 g,1.0 g/cm3 D. 20 g,1.0 g/cm3
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cm3 20 40 60 80

D
12.(2021·商丘三模)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 ℃~4 ℃之间具有反常膨胀特性——热缩冷胀,水在4 ℃时密度最大。将一杯水的温度从10 ℃逐渐降低到-10 ℃的过程中,水逐渐结成冰,其体积会随时间变化,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其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A
13.(双选)小阳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铝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铜块的体积
D.把200 g酒精倒掉100 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 kg/m3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BC
14.(双选)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测量前,指针稍偏向分度盘的左边 B.测量时,使用已磨损的砝码
C.左盘放一粉笔头后调节天平平衡 D.测量时,向右调动过平衡螺母
解析:
测量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测量前左盘比右盘重,在测量时,若想使得天平平衡,应该加更多的砝码,将造成测量结果偏大,故A正确;
磨损的砝码的实际质量要小于其上面标注的质量,这样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
左盘放一粉笔头后调节天平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粉笔头对测量值没有影响,所测值准确,故C错误;
测量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一点,相当于在右盘加了一个小物体,若想使得天平平衡,应该加较少的砝码,将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D错误。
AB
15.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请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乙中画出大致的图线并标出对应液体。
解析: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m-V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b液体的体积大于a液体体积,所以在m-V图像中,质量一定时,a液体密度大于b液体密度。


16.(20-21·安阳期末)请在图坐标中画出铁块的密度随它的体积变化的图像。
解析: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是一定值,图像为与V轴平行的直线。
17.(20-21·开封期末)小军要利用天平、刻度尺、裁纸刀来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纸板的表面积。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并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他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解析:(1)图甲中指针向右偏转的幅度大,说明右侧质量大,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甲 乙

17.(20-21·开封期末)小军要利用天平、刻度尺、裁纸刀来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纸板的表面积。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并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纸板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纸板的质量m总为   g。
解析:(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如图乙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纸板的质量m总=5 g+3.8 g=8.8 g。
甲 乙
8.8
17.(20-21·开封期末)小军要利用天平、刻度尺、裁纸刀来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纸板的表面积。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并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3)用刻度尺和裁纸刀在纸板上裁剪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纸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3)用刻度尺和裁纸刀在纸板上裁剪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纸板,由于纸板形状不规则但厚度均匀,则相同面积的纸板的质量是相同的,所以需要测量出正方形小纸板质量为m。
甲 乙
测量出正方形小纸板质量为m
17.(20-21·开封期末)小军要利用天平、刻度尺、裁纸刀来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但厚度均匀的纸板的表面积。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完成下列问题,并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4)这块形状不规则的纸板表面积S=  。(纸板质量为m总)

甲 乙

18.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甲 乙 丙
解析:(1)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向右偏,说明加入的砝码质量大,应取下最小的砝码,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C符合题意。
C
18.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 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量筒的分度值是  mL,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
甲 乙 丙
解析:(2)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 mL=40 cm3。
1
40
18.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g。
甲 乙 丙

72
18.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   kg/m3。
甲 乙 丙

1.1×103
18.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甲 乙 丙

偏大
19.郑州一中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测小矿石的密度:
(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B.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CBDEA
19.郑州一中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测小矿石的密度: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   mL,则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甲 乙

62
20
3.1×103
19.郑州一中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测小矿石的密度: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3)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入,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则测得的密度偏大。
甲 乙
偏大
19.郑州一中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测小矿石的密度:
(4)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m1;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m2;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ρ=   。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20.“五一”期间,莉莉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莉莉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
(1)请你帮莉莉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0.“五一”期间,莉莉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莉莉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 g。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1.(20-21·新乡期中)小明为测量如图所示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如表中。求:
(1)酸奶的密度;
测量步骤 ①测整盒酸 奶的质量m1 ②喝掉部分酸奶 后,测质量m2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
奶补齐后,测质量m3
测量数据 238.7 g 151.3 g 227.3 g

21.(20-21·新乡期中)小明为测量如图所示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如表中。求:
(2)观察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
测量步骤 ①测整盒酸 奶的质量m1 ②喝掉部分酸奶 后,测质量m2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
奶补齐后,测质量m3
测量数据 238.7 g 151.3 g 227.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