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3 18:4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指发声体做   发出的声音;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甲 乙
无规则振动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防碍人们正常   、  ________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休息
学习
工作
干扰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声;
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
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C
4.(21-22·濮阳范县期中)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休息时,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B.学习时,窗外工地上发动机的轰鸣声
C.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
D.半夜邻居家音响设备发出震耳的歌声
解析:
休息时,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学习时,窗外工地上发动机的轰鸣声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给人带来愉悦,不属于噪声,故C符合题意;半夜邻居家音响设备发出震耳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C
5.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  ,0 dB   _____(选填“有”或“没有”)声音,最理想的安静环境为   dB。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超过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超过   。
分贝
dB


90 dB
70 dB
50 dB
6.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
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77.0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77.0 dB;
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声音强弱的仪器,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若有卡车驶过时,其噪声变强,所以噪声监测器的数字将会变大。
响度
分贝
增大
7.控制噪声的方法:
(1)在   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
(2)在   中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
(3)在   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解析: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8.考试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是为了减小声音的   ;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对正在学习的小明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
解析:
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
调节音量时,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由此可知,把音量关小是减弱声音的响度;
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属于噪声。
声源处
响度
噪声
9.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弱噪声,关闭所有声源
B.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能减弱噪声
D.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解析:
关闭所有声源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对人的干扰,但并不可取,故A错误;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对人的干扰,故C正确;噪声监测装置是监测噪声强弱等级,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BC
10.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的窗户
安装双层玻璃
B.机场工作人
员佩戴耳罩
C.阅览室禁
止大声喧哗
D.道路两旁
种植树木
解析:
教室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C
11.(20-21·南阳唐河期末)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操场上举行活动的噪声干扰,哪个方法是最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关闭教室的门和窗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析:
老师讲话声音大并不会降低噪声对学生上课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
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B不符合题意;
关闭教室的门和窗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符合题意;
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C
12.(20-21·平顶山舞钢期末)同样条件下,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比不下雪时更安静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解析:
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很少有声音反射出来,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所以,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比不下雪时更安静一些。
A
13.如图所示是某路段全封闭的隔音墙,该设施长175 m、高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 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采用全封闭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色
解析:
隔着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B正确;声音在向四周传播过程中遇到隔音板时,声音会被反射回来,减弱声音对周围居民区的噪声影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隔音墙能降低噪声的响度,故C、D错误。
B
14.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 000
乙 100 500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故A错误,B正确;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不是做无规则振动,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B
15.(20-21·周口期中)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水泥路面 沥青路面
试验次序 试验车型 车速km/h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某品牌轿车 72 85.4 78.5
2 某品牌轿车 108 92.6 80.6
(1)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   。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汽车通过路面产生的噪声大小除了与路面材料有关外,还与   有关,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一个因素)
没有写出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
车速
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轮胎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