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3 18: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我们每天通过各种途径能听到能看到或者听到气温这个词,到底什么是气温?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1
气温的变化
2
气温的分布
CONTENTS
课程目录
2022新课程标准
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某地区气温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气温变化的基本概念。
2.学会读气温曲线图,并能说出气温变化规律。
3.掌握并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4.掌握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学会阅读等温线图。
5.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1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概念
气温是大气的温度
温 度 计
气温的单位
记做“℃”,读作“摄氏度”。
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为:27℃
如何观察和识别气温——温度计的使用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思考: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到底怎么测量气温?什么时间测量气温呢?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因为人类活动的垂直平均范围就是离地面1.5米)。这个温度基本上反映了观测地点(当地)的气温。国际上标准的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气温的测量及单位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百叶箱的作用防止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反辐射以及狂风暴雨等因素对温度表的直接影响,最主要的百叶箱有自然流通的空气,温度表能感应外面空气最真实的变化。
百叶箱的作用是?为何温度计摆放有高度要求?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秋日的早晨,我穿了一件羊毛衫去上班,因为妈妈告诉我“早晨才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哦”!
到了中午太阳开始变得刺眼,明显感觉气温升高,大概午后两点脱掉了羊毛衫,感受着秋日的温暖!
下午六点下班,虽然气温并没有早晨低,但我还是穿上了羊毛衫来抵抗这忽高忽低的温度。
思考:一天当中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1.请读出图中4个时刻的气温值。
2.怎样求出日平均气温?
(8+16+12+4)÷4=10℃
16
8
4
12
4
8℃ 16℃ 12℃ 4℃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计算平均气温
将本月每日的日均温相加,除以本月天数即为本月的月平均气温。
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月数12即为年平均气温。
将每天四个时刻的温度加起来,除以4即为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曲线图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图中横坐标代表什么?纵坐标代表什么?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月变化
气温年变化
以一月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月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图中气温最高是:_______,
最低值是: _______,
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
31 ℃
24℃
午后2时左右
日出前后
一天内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算出该地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
读“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气温日变化
31℃-24℃=7℃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为何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在正午12时?
小结:当地时间12点是太阳一天当中辐射最强的时候,但需要经过地面吸热、大气加热,然后地面放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是随着太阳光照一天中的变化而变化的,和地球的自转密切相关。
大气增温
太阳
地面被晒热
地面向大气辐射热量
简化空气受热示意图
12
13
14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如图:一年中, 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 月最低。
图中气温最高值是:_______,最低值是: 。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算出该地气温年较差。

1
气温的年较差
-4℃
26℃
7
读“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气温年变化
26℃-(-4)℃=30℃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说说北京八达岭的四季景观差异,并分析引起景观差异的原因
差异主要体现在植被的色彩变化上。
原因是气温的季节变化引起的。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思考:南北半球陆地气温的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一样吗?海洋和陆地的情况相同吗?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北半球大陆
4
6
8
10
12
气温/℃
30
-15
-30
-45
1
7
3
5
9
11
月份
0
15
北半球海洋
2
北半球大陆和海洋最冷月、最热月的时间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所以会比陆地上延后一个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讨论交流: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气温年变化曲线”,归纳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10
0
10
20
30
气温℃
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陆地
海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10
0
10
20
30
气温℃
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海洋
陆地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大    陆 海   洋 最高月平均 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8月
2月
1月
7月
2月
8月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 23 21.5 18 15 11 10 11 14 20 22.5 23.2
步骤: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
(4)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5)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一横月
二纵温
三定点
五注名
四连线
气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请根据提供的A地气温数据,画出气温曲线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
-15
气温/℃
月份
25
20
15
10
5
0
-5
-10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找极值
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看弯曲
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3.析变化
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热带、温带、寒带的气温年变化曲线
比一比
温 带
热 带
寒 带
第一部分
气温的变化
气温与我们
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
沙漠中的房屋(厚墙小窗)
冬季流行的饮食:火锅
闽北受冻害的农作物
2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温故知新—等高线图
(1)等高线是________的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是________的曲线。
(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________相等。
(4)同一幅等高线图上________相等。
海拔
封闭
海拔
等高距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
同一时间, 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10
10
10
10
10
10
15
15
15
15
10
10
单位:℃
类比迁移-等温线(等值线)
1.看等温线延伸方向
2.看等温线疏密程度
3.看等温线闭合情况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了解等温线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________相等。
(2)右图相邻等温线之间的值是__________。
(3)等温线闭合,中间温度低是_______中心。
(4)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______,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______,
气温
4℃
低温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1.在图中描出20℃、10℃、0℃、-10℃等温线。
2.归纳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影响因素是?
20
20
10
10
-10
-10
0
0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是纬度。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3.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纬度范围。
年均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位于南北极圈以内。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
南半球更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读图分析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来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1月等温线稠密,7月等温线稀疏;北半球等温线稠密,南半球等温线稀疏。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1月
7月
1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7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地图中圈起来的区域,是低温还是高温中心?
低温中心
青藏高原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
计算小能手
降低
0.6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海拔的关系
图3.18 气温的垂直变化
计算: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那么山顶的气温应该是多少?
1520-720=800
8*0.6=4.8℃
28.8℃-4.8℃=24℃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赤道上的雪峰—— 乞利马扎罗山
第二部分
气温的分布
讨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小结)
影响因素 气温的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 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 同一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当堂检测
1.一般而言,同纬度地区气温相比较( )
A.北半球1月大陆高于海洋 B.南半球1月大陆低于海洋
C.北半球7月大陆高于海洋 D.南半球7月大陆高于海洋
2.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D.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
D
板书设计
气温的变化
时间变化
空间分布
日变化
年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陆地:最高7月,最低1月
海洋:最高8月,最低2月
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谢谢观看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