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依偎wēi 节俭jiǎn 衰suāi老 泰tài山
B.箩筐kuàng 彩锦jǐn 趁机chèn 剥bāo下来
C.眼眶kuàng 循xún着 玉簪zān 拗niù不过
D.惩chěng罚 拽zhuài着 挣zhēng扎 珊shān瑚礁jiāo
2.下列对民间故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代久远,多以书面形式传播。
B.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C.有动人的情节和精彩的人物形象。
D.来自生活,寄托了人们朴素的愿望。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C.牛郎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4.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B.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才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C.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5.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酬谢 焦急 游泳 迟廷 B.后诲 长辈 拜托 车辆
C.崩塌 习贯 好歹 挨着 D.嫂子 稀罕 珍宝 扶手
6.下列最不适合送给牛郎织女的诗句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填空题
7.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牛láng ( )没有diē( )娘,哥sǎo( )为了霸占家产把他赶出家门。他不xī han ( )别的,只牵走了从小跟着他的qīn mì( )的老牛,与它xiāng yī wéi bàn( )。在老牛的帮助下,他借一件粉红shā( )衣认识了织女,并和她jié hūn( ),要一块儿在人间过 yí bèi zi( )。
8.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 )的牛 ( )的惩罚 ( )的儿女
( )地说 ( )地听着 ( )地望着
( )地说 ( )地游泳 ( )地拉着
9.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1)贝贝改掉了丢三落( )四的习惯。
(2)我走得慢,落( )在了队伍后边。
(3)他这学期的成绩一落( )千丈。
(4)我帮你忙,结果却落( )埋怨了。
10.写出下面情节出自的民间故事。
(1)万里寻夫,哭倒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纸叠驴,稳渡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螺变人,勤做家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惊雷裂墓,化蝶双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 )( )大雨 ( )天( )地
千真( )( ) ( )( )代代
( )禽( )兽 原原( )( )
(1)解释第一个词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个词语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他把听来的消息______________照实说了,并一再保证自己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没人相信他。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是对课文《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对照原文,看看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1)照样子缩写《猎人海力布》的其他段落,把课文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缩写完成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
________________
(2)本次习作写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
13.句子训练营。
(1)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
泼地流过去,她喜欢;_________,她喜欢;_____,她喜欢。(照样子,续写句子)
(3)海力布说出来鸟儿的秘密。 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用关联词语把两
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郎织女的故事难道不让人感动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4.用“——”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
15.简要概括牛郎是怎样照看老牛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这两段话具体写了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景,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表现了牛郎的善良勤劳,为下文老牛帮助牛郎认识织女埋下伏笔。
B.反衬了牛郎的孤苦无依,突出了牛郎命运的不幸。
C.反衬了哥哥嫂子对牛郎和老牛的冷漠无情,暗示老牛与众不同。
D.表现了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17.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牛郎会和老牛说些什么,商量哪些事。根据提示,以牛郎的口吻把它补充具体。
这天,牛郎听见哥嫂打算把他赶出家门,心里十分难过,就去牛棚找老牛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牛哞哞叫了两声,仿佛在安慰牛郎。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①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看看。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着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 ”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山那么高,怎么跳啊?”“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
②只见大红鲤鱼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儿,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
③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少数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18.第②段中加点的“此情景”指什么?用“——”画出相应的语句。
19.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
20.黄河鲤鱼的额头上为什么会有黑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这个传说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把你读过的民间故事用简短的话写出来(不要写《猎人海力布》,其余故事均可)。注意故事情节要有详有略,结构要完整,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有误,衰suāi老——(shuāi)。
B.有误,箩筐kuàng——(kuāng)。
C.正确。
D.有误,惩chěng罚——(chéng)。
2.A
【详解】考查民间故事。
A.错误,民间故事年代久远,多以口头的形式传播。
3.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C正确;
B.有误,选项中的前后句子没有关系,破折号在这里表示语意的转折。
4.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A.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假设一些情况,结果保持不变。“无论……都”是表示假设的关联词,使用正确。
B.仔细观察两个分句,可知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的条件是“嘴里含着那颗宝石。”所以应使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等。选项错误。
C.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既然……就”表示因果关系关联词,使用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B。
5.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迟廷——迟延:耽搁拖延。
B. 后诲——后悔:事后懊悔。
C.习贯 ——习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D。
6.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的《别董大》,意思: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B.“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是出自冯唐《三十六大》之二十四里的“其三十”,其意思:希望可以有蓦然回首时有美好回忆的岁月,情深之人希望可以一起白头。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意思:身上虽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你我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意思: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结合诗意,可知,不适合送给牛郎织女的诗句是:A。
7. 郎 爹 嫂 稀罕 亲密 相依为伴 纱 结婚 一辈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爹、嫂、稀罕、密、辈”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勤劳 冲动 幸福 高兴 仔细 深情
平静 自由 牢牢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地”前面是形容词,后面是动词,如:快乐地唱着歌,快乐地作状语。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
“的”前面是形容词,后是名词,如:快乐的小鸟,快乐的作定语。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敬爱的总理。
勤劳的牛;健壮的牛;疲倦的牛等。
严厉的惩罚;残虐的惩罚;应得的惩罚等。
伶俐的儿女;聪明的儿女;乖巧的儿女等。
平静地说;惭愧地说;开心地说等。
认真地听着;耐心地听着;仔细地听着等。
深情地望着;吃惊地望着;急切地望着等。
欢快地游泳;自由地游泳;愉快地游泳等。
牢牢地拉着;用力地拉着;使劲地拉着等。
9. là là luò lào
【详解】考查多音字注音。
“落”读là表示1、遗漏。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
读lào表示降低。落价坠落、降落。鸟儿落在树上。得到。落个不是。
读luō表示形容态度大方
读luò表示脱离、凋坠。掉、降。落泪、遗落、降落。衰落、沦落。速度慢、跟不上。停留、留下等
(1)丢三落四là ,意思是 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2)“我”走得慢,故而被丢在后面了,故读là。
(3)一落千丈luò,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这里指成绩下降很快。
(4)“落埋怨”可知是得到埋怨,故读lào。
10. 《孟姜女哭长城》 《八仙过海》 《田螺姑娘》 《梁山伯与祝英台》
【详解】考查民间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相传秦朝时,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刚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2)《八仙过海》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结合故事内容可知张果老他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纸叠的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说了声:“变!”那纸驴立即变成一只真的小白驴。张果老脸朝后倒骑着小白驴,转眼间就渡过东海,到对岸与其他几位神仙相会去了。
(3)《田螺姑娘》讲天帝知道谢端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他,又见他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神女田螺姑娘下凡帮助他。
(4)《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结合故事情节可知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11. 倾 盆 震 动 万 确 世 世 飞 走 本 本 雨像从盆里泼出来一样,比喻雨大势急。 惊天动地 原原本本 千真万确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及运用。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一样。形容雨又大又急。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真实。
世世代代:形容很多年代,时间无穷尽。泛指延续的各代。
飞禽走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1)“倾盆大雨”,根据字面意思解释则是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一样。形容雨又大又急。
(2)“震天动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近义词可有:惊天动地、天震地骇等。
(3)根据句子意思,第一个空表达他将事情全部照实说,选用“原原本本”;第二个空表达他保证自己说的话是真实的,选用“千真万确”。
12. 缩写《猎人海力布》后面的内容:一天,他到深山打猎,他听到鸟的对话说今晚有洪水,淹没大地,山要崩塌,急忙跑回村子,对大家说,可大家不相信,海力布只好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说了,说完海力布变成了石头。
本次习作要求缩写《猎人海力布》第5~11自然段或其它民间故事。要求: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故事。
(1)按照片上面的例子来缩写课文的其他段落或其他民间故事。要求掌握缩写故事的方法:摘录、删减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概括、改写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如:缩写课文《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取自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传说,是指天宫的仙女织女和凡人牛郎相恋的故事。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
(2)根据要求,可知,是把缩写后的故事与原文比较,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进行行评价。评价合理即可。
13. 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 看鸟雀叽叽喳喳 和牛郎一起做饭 因为海力布说出来鸟儿的秘密,所以变成了一块石头。 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人感动。 小白蛇说,猎人是她的救命恩人,她要报答猎人。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难道搬家很容易吗?
【详解】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使用加点词造句。
幸福的生活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2)考查仿写句子,根据语境,织女在和牛郎生活的过程中,她很满意。列举事例即可。
去山上放牛,她喜欢;一家人去集市购物,她喜欢。
(3)考查关联词。
“海力布说出来鸟儿的秘密”与“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是因果关系,所以使用“因为……所以……”
(4)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是: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删除句子中的“难道……吗?”,将“不让”改为“让”,句末添加句号。
(5)改为间接转述。直述句改为转述句(1)去掉双引号和语气词;(2)把冒号改成逗号;(3)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我们”改为“他们” 或“ 她们 ”;把第二人称应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具体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前后引号,引号内人称“您”变为“猎人”,“我”变为“她”,为了使句子通顺,可以删去“敬爱的猎人”。
(6)陈述句变反问句1、判断反问句的肯定词( 能、是、会等)前是否含有否定词“不”。如有,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前的“否”定词不去掉;如没有否定词,将在肯定词(能是会)前加否定词“不”;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句号改为问号。
在“搬家”前添加“难道”,“可不容易呀”改为“很容易”,将感叹号变为“吗?”
14.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15.给老牛吃最好的草、喝干净的水,让老牛舒服地休息,为老牛刷干净身体、赶跑牛虻,把牛棚打扫干净。从中体会到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十分精心、周到。 16.C 17.哥哥嫂子真是好无情啊,他们要赶我走……我只能牵着你离开这个家了,幸好我还有你这个亲密的伙伴。老牛啊,以后咱俩就相依为命吧。
【解析】14.考查寻找中心句。
第①段主要叙述了牛郎照顾老牛的事情,结构为总分,故中心句是第一句。
15.考查内容概括。
由原文“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知牛郎给牛吃嫩嫩的青草,喝干净的水,让它在树林里休息,在山坡上晒太阳,赶跑牛虻,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可知牛郎照顾牛十分周到。
16.考查内容理解。
A.结合下文,写牛郎织女相识的情节,正是因为牛郎对老牛很周到,突出牛郎的善良。说法正确。
B.写牛郎和老牛亲密无间的相处,反衬出其身世孤苦。说法正确。
C.牛郎和老牛亲密无间的相处,突出老牛和牛郎关系密切。哥哥嫂嫂霸占牛郎的财产,将牛郎赶出去才体现其冷漠无情。故错误。
D.“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牛郎和老牛相处融洽,如朋友一般,老牛聆听牛郎,突出老牛善解人意。
17.考查根据内容补全对话。
结合内容,可知填写的是牛郎向老牛诉说被赶出家门的事情,按照牛郎的口吻。
哥哥嫂嫂要将我赶出家门了,以后只有我们俩相依为命了。
18.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19. 比喻 大红鲤鱼 离弦的箭 大红鲤鱼动作敏捷、速度极快 20.黄河鲤鱼跳不过龙门,从空中摔下来,于是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 21.只有不断拼搏,勇于尝试,不被失败吓倒,才有成功的希望。
【解析】18.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结合第二自然段“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儿”可知“此情景”指的是“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19.考查修辞手法。
“只见大红鲤鱼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把大鲤鱼比作离弦的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离弦的箭”突出了大红鲤鱼的速度动作敏捷、速度极快,
20.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三自然段“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下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可得出答案。
21.考查理解文章主旨。
文章主要讲的是鲤鱼不怕困难,经过不断努力,最终跃过龙门成为龙的故事,结合“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可知只有不断拼搏,勇于尝试,不被失败吓倒,才有成功的希望。
22.范文:
《牛郎织女》缩写
从前有个男孩,他从小就没了父母,只能跟着哥嫂过日子,哥嫂嫌他是个累赘,待他非常不好,让他吃剩饭、穿烂衣裳,还让他看牛。时间久了,他和牛便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人们看他和牛很亲密,便给他取名叫牛郎)
渐渐地,他长大了,哥嫂想独占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便找借口把他赶出了家门。牛郎便搭起了泥房,天天上山砍柴过日子,与老牛相依为命。
有一天,老牛突然说话了,叫牛郎去拿一件粉红的纱衣。牛郎照着做了,随后便看见了织女。他们俩相互诉说着自己的经历,彼此生起了一股爱慕之心,并由此结成了夫妻。
牛郎和织女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两人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可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织女下凡的事情还是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很生气,便决定亲自下凡捉拿织女。
有一天,牛郎去喂牛,老牛又说话了。它告诉牛郎它快死了,它死后让牛郎留下它的皮有急用,牛郎照着做了。没过几天,牛郎在田里干活,织女在家织布时,王母娘娘趁他们不注意一把就抓住了织女。
牛郎听闻,便马上赶回家里,披上老牛的皮,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去追赶织女,可王母娘娘用天河拦住了去路。最后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并同意织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跟牛郎在鹊桥上相会。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缩写作文就是把内容较为复杂、文字比较长的文章进行缩减,保留其主要内容,限制字数,缩成一篇文章。读过的民间故事用简短的话写出来(不要写《猎人海力布》,其余故事均可)。缩写时要将故事的主要内容交待清楚,语言要简洁,做到有详有略。写完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
缩写的具体做法:
1.要先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各段落大意。
2.围绕中心弄清主要事件和材料,删掉次要情节和材料。
3.缩写语言,把具体描写的句子变成简洁叙述的句子。
4.最后要看衔接是否自然,首尾是否贯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