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关于地形地貌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雅丹地貌主要是风的作用
B.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地震引起的
C.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D.地形地貌的形成有时很迅猛,有时很缓慢
2.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
A.地震塌陷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3.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A.火山
B.沙漠
C.戈壁滩
4.从火山喷发现象和喷发物中,不能推断出的是( )。
A.地球内部温度很高
B.地球内部压力很大
C.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D.沉积的石、砂会胶结与压合
5.下列有关火山喷发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
B.火山喷发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
C.火山地热是一种会污染环境的能源
6.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的照射
B.风、水的侵蚀
C.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 ),这三部分从厚度来比较分别是( )。
2.地震主要发生在( )这一部分。(填地核、地壳)
3.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 )(选填“地幔、地核或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4.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 ),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 )。
5.火山活动与( )和( )运动有关。(均填“地核”“地幔”或“地壳”)
6.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 )和( )的现象发生。( )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 )则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
2.地震的发生地表形态没有任何变化。( )
3.地壳的结构很稳定,几千年也不会发生改变。( )
4.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主要是雨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
5.风化就是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
6.石头很坚硬,大风无法改变它的形状。( )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
1.根据地形的海拔连线。
高原 丘陵 山地 平原 盆地
2.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用线连接起来。
长白山天地 黄士高原上的沟壑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敦煌的雅丹地貌 弯曲的岩层
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
1.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什么?
(2)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是什么地形。
3.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4.写出岩石变化的四个原因。
5.沙漠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C
6.C
二.填空题
1.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地核>地壳
2.地壳
3.地壳
4.大量堆积下来;三角洲
5.地幔;地壳
6.侵蚀;沉积;侵蚀;沉积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2.
五.简答题
1.地球表面有山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盆地四周高,中部低。湖泊水域宽阔,地势低洼。峡谷两坡陡峭,狭而深。平原低平而宽广。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2.(1)从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①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②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地形。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④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都是平原。
(2)我的家乡是西藏,那里的主要地形是海拔较高、面积较大、顶面起伏较小的高原。
3.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等。
4.热胀冷缩作用、流水侵蚀作用、植物动物侵蚀作用、风化侵蚀作用等。
5.自然原因:气候干燥、岩石风化成碎屑物外,还有干枯的河流带下的大量泥沙、石子,在地面缺乏植物覆盖的情况下,一旦狂风刮起,地面上的泥沙将大量卷扬飞起,这些沙尘在风力减弱,或遇到障碍时,便大片堆积在干燥地区或地形比较低下的盆地内成为沙漠。
人为原因:人类不顾后果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