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 3.1.1用字母表示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 3.1.1用字母表示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13 18: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从而喜欢用字母表示数.
2.经历应用数学符号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初步体会数学中的抽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字母的引入和使用.
难点:字母的引入和使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通过(一)朗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提出问题:n只青蛙有____张嘴巴,____只眼睛,_____条腿;
再通过规律填空来熟悉字母表示数,进而引出新课。
二、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进而归纳总结问题的规律;同时让学生经历从“特殊数”到“一般字母表示数”,及从“一般字母表示数”到“特殊数”的转化,向学生渗透了“一般”与“特殊”之间的相互转化思想.
1.让学生自学教材“皮球弹起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的引例;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1)由表中数据,你能发现每一对数据的联系吗
(2)你有什么想法 能否引入字母
(3)如果我们用b表示下落高度,则弹起高度为多少
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从而发现以上问题的结论,体验到字母的优越性.
2. 通过例题,体验到字母的优越性.
例1 填空:
1、某地为了治理河山,改造环境,计划在第十个五年 计划期间,植树绿化荒山,如果每年植树绿化n公顷荒山,那么这五年内植树绿化荒山_______公顷.
2、每本练习m元,甲买了5本,乙买了2本,两人共花了____________元,甲比已多花了____________元。
3、如果小红用t小时走完的路程为1500千米,那么她的速度为______(t不等于0)千米/时.
例2 填空:
(1)边长为a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周长为________;
(2)长为a cm,宽为b cm的长方形的面积为 ________,周长为___________;
(3)上、下底分别为a cm和b cm,高为h cm 的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四、强调注意事项,使学生在字母表示数时能更加规范:
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如6×a常写成6·a或6a;
2、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如1÷a通常写成 (a ) ;
3、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时,如果所列运算为加减的代数式,且后面有单位,要用括号把整个代数式括起来。
4、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如6a一般不写作a6; 若数字因数是带分数时,应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题从学生易懂的实例出发,亲自动手尝试,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字母表示数的广泛性,并由此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老师用投影显示练习:
1. 小芳三分钟能打m个汉字,平均每分钟打_____个;小丽每分钟能打n个汉字,小芳和小丽两人一小时共打___________________个;
2.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3,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b不为0),那么这个三位数为______________;若把这个三位数的数字顺序颠倒过来,所得的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纠正.
4、课堂练习 (课本84页)
1、填空
(1) 一打铅笔有12支,n打铅笔有_____支。
(2)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4a,5a,则其周长为_____________
(3) 如图,某广场四角铺上了四分之一的圆形草地,若圆形的半径为r米,则共有草地_____平方米。若广场长为a米,宽为b米,则未铺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
(4) 我们知道:
23=2× 10+3
865=8× 102 +6×10+5
类似地:
5984=____×103+____×102+____×10+____
若某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则此三位数字可表示为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共同纠正.
5、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学生的口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1)本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什么?
(2)用字母代表数有那些好处?
让学生先口答,然后师生共同完善,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6、课后作业
课本88页1、2题
【板书设计】
一、新课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