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 氧平衡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 氧平衡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教学目标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4、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做过一个实验,他把活的小鼠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玻璃罩内,过了一段时间,小鼠死亡,燃烧的蜡烛熄灭,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氧气消耗完了教师:那么有个问题来了,在我们地球这个生物圈中,动植物不断的进行呼吸作用,还有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统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每秒平均为10000Kg.如果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3000年就会用完……那地球上的生物不是都要灭亡了吗?但是我们地球上的生物却活的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因为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教师:那么植物真的能更新空气,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探究竟。新授:人、动物和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真的能够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吗?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要想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我们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你选用什么试剂去验证二氧化碳的变化?你选用什么样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你设置怎样的对照实验?学生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本80页实验过程,并完成导学案例1教师讲解实验过程观看视频学生活动二: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1、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甲和丙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2、BTB滴入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分别会出现什么颜色? 你还能想到其他相同作用的试剂?3、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教师讲解总结:生物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从而使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不断的循环。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你也许见过在清澈的水中,水生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不断地“吐出”气泡的现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呢?是氧气吗?我们能否也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植物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呢?教师讲解: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实验步骤中,关键要考虑如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这就涉及到化学的知识,要了解氧气有什么特性呢?学生自由回答:小动物呼吸必需、助燃教师:氧气能够助燃,可以用带余烬的卫生香或木条检验。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观看视频总结: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课后探究:(根据氧气的其他特性,如动物呼吸必需)绿色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的作用设疑: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那么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气什么作用呢?活动三:阅读课文8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例5教师讲解学生展示(指着屏幕说出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光合作用)活动四:碳-氧平衡面临的危机,嗅碳卫星探测到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已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了近20%,它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起了种种问题。小组合作讨论: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增多呢?2.为了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你有什么对策?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当堂小结:当堂反馈:板书设计: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三、绿色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的作用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