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师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的学习作好准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怎样巨大的作用。这节课在了解车的基础上,同学们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并尝试画出不同造型、功能齐全的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汽车图片的展示,能够总结和概括各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和主要功能。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并尝试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车,激发想象,活跃思维。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了解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同龄学生绘画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
一.情景导入
1、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说说视频里都有哪些车(自行车、摩托车、三轮汽车等等)。
2、可是在车的世界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车,想不想跟我一起到车的世界里一起瞧一瞧,看一看,再画一画呢?。
3、导入课题。(板书—《车》)。
二,感知体验
1、出示图片(马车、牛车)请学生辨认,并请学生说说它们以前在生活中的作用。
2、出示图片(人力车、三轮汽车、箱型汽车、现代轿车),同学们是否都认识这些车,并说一说车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有怎样的用途。通过这组图片让学生们知道,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在变化发展。
3、请学生说说盐城人自己生产制造的车。
4、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不仅了解了车的发展史,也知道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那么这些车呢(出示生活中各种车的图片,垃圾车、消防车、赛车、洒水车等)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作用么?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你最喜欢哪辆车,为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5、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车,老师也有喜欢的车(出示图片),与同学们一起来说说车的外形,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做示范。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再请同学说说其它车的外形(赛车、卡车)。
6、同学们还见过哪些生活中不常见的车?(同学发言)教师出示磁悬浮列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图片,请了解这些车的学生介绍它们的优点。
三、对话探究
1、欣赏完了科学家的作品,我们再看看同龄小朋友的奇思妙想、看看他们心目中的车又是什么样子的(出示作品)。
2、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的作品,说说理由。
3、看了这么多的车,同学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车?
4、把你想画的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构思。看得出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自己动手把心中所想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四、建构生成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车。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2、举行一次车展。
3、学生们说说自己的车,再说说好朋友的车,老师再评价。
五、拓展
出示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汽车,课后收集身边的废旧材料,下节课动手来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