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课《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课《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4 22:3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目标定夺
学习本课,要把握主人公一天中心情的变化;要体会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要从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所以,我就将这三个点作为本课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2)授课切入点找寻为了把本单元两篇讲读课文放到一起,让学生学会对写作方法进行比较、积累,从而在后面的自读课文《别了,语文课》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我授课时就从写法入手打开单元教学的缺口,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记录生活感受,抒写内心情感”?然后围绕这个主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小问题,徐徐展开整堂课。由此,本课的导入就采用直接从方法入手,单刀直入,引发学生思考。
(3)情景设置针对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记录生活感受,抒写内心情感”,又要在教学时体现两篇讲读课文一体的单元教学理念,所以,这两篇讲读课文在授课时都采用“光影直播”的创意,用镜头记录生活感受,用回放品味细节人生。
教学重难点: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赋予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那个星期天
一、 导入
大家好!欢迎来到“光影直播间”——“记录生活感受,抒写内心情感”是本单元探讨的主题。上一讲,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的《匆匆》,你还记得作者是如何真切传达对生活的体会吗?除此之外,内心的情感还可以借助什么来表达呢?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导入,旨在让学生一开始就将着眼点放在积累本单元“记录生活感受,抒写内心情感”的方法上。由本第一篇课文所积累的方法,引发对本篇课文方法的探寻,不仅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已学课文写作方法的记忆效果,更激发兴趣,体现了单元贯通教学的理念,也为本单元接下来的自读篇目方法运用做好铺垫。)
二、 教学目标呈现
1.把握文章内容,理顺主人公一天中的心情变化。
2.借助表格梳理、朗读比较,品味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以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方式。
(设计意图:这三个目标的设定,是单元的任务训练要求,由表及里、由书到生活,引领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本文展现人物心理的妙处。)
三、课文分析
(一)光影总览,感知心情——初读感知请同学们随时光机,回到作者幼年时代,大声读课文,说说:作者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感受到小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起初因为什么而怎么样,后来......,再后来......,最后......)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故事情节,合作展示主人公一天中心情的变化,既作为评价手段,检验了学生初读感知的学习成果,又为下一个环节分析描写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奠基;小组合作的探究讨论,弥补了自主学习的漏洞。呼应目标 1.)
(二)镜头聚焦,捕捉技法——细读品味
请同学们注意:作者在展现这段心路历程的时候,有没有像《匆匆》那样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富于诗意美的语言来表情达意?那作者是借助什么方法来表现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小组合作,根据表格的提示,说说你从哪些文字中有了怎样的发现?
1.通过描写来展现
早晨 上午 下午 傍晚
环境的描绘
“我”的表现
妈妈的表现
我发现的方法
发言格式:我通过第______段的____________(语句)发现,作者是借助_________的方法来展现人物______心情的。其中,__________(词语或句子)让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你能动情地给大家读一读吗?
2.通过句式来展现(比较朗读)除此之外,句式也能表达心中的情感——(时刻提示: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A.镜头逐步拉近式的句式
(1)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到晚。
(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地不出声地流泪。请大家放声朗读这两组句子,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逐步推进镜头,由模糊到清晰,在放大着作者那一刻的感受。)
B.反复式的句式
(1)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总之她很久以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笃定)
(2)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忍耐)请观察这两个句子,要留意划线的部分,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反复起了强调作用,不停地突出那个细节,就是在强调那一天深深刻在了自己心上,所以用“那个星期天”做题目。)
C.紧凑式的短句
(1)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兴奋)
(2)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焦急)
(3)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忙碌)这三个句子,又给了你什么发现呢?(表达急切的心情)
3.当然,情感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文段的前后呼应)来呈现——你发现了什么?
(1)(起初)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后来)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最后)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
(2)(开头)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结尾)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通过人物动作的变化或相同语句的首尾重复,表达自己的失望之情。)
(设计意图:表格搭桥、朗读再现、交流研讨,这些既是引导学生深入把握人物心理方法的渠道,又是教学的评价手段,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本文是如何细致展现人物心理的,这是本课的重点。惯常学生只注重“描写”能展现人物的心情,其实,表达情感的元素有好多,本课给学生提出来句式和呼应手法也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是希望能够引领他们拓展思维,多观察多思考,告别僵化思维。同时也为下一环节的方法运用和作业的练笔打好基础。呼应目标 2.)
(三)光影穿越,解开心结——方法
运用我难过、悲伤,是因为觉得母亲敷衍我,这是一个孩子耿耿于怀的心结——母亲不爱我吗?为什么失信于我呢?
(生自由谈)
文章对于孩子的心情刻画地细腻传神,对母亲的心情没有过多描绘。请你穿越到史铁生刻骨铭心的那个星期天,任意选用本课学到的抒写心情的方法,让孩子也听听母亲的心声吧,或许会抚平他那颗泪迹斑斑的小心灵。请动笔。(交流)
(设计意图:内心独白的心理描写方法是本课重点运用的方法,恰逢“母亲”忙碌中无法表白自己,此环节既作为评价手段,用以检验学生对内心独白方法的运用在人称和表达上有无缺漏之处,迁移运用了本课所学,又在情感上填补了主人公的遗憾,让学生会表达。呼应目标 2)
(四)定格童心,回味童真——联系生活
本文之所以打动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童真。文章是以孩童的视角记录生活的,你发现这样的镜头了吗?藏(小孩子兴奋起来就愿意藏起来,等着被发现)——乖(听大人的话,为了能出去玩,乖乖忍受等待的枯燥)——缠(不停地碎碎念,跟屁虫一样绊在大人腿下,这个镜头特真实)——闷(怨自己,睡过头;怨母亲,规划时间;悔早上,藏起来没时刻提醒;悔上午,不马上拉母亲走,耽搁了。)(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的评价手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站在孩子的视角感受本篇文章的“真”,及时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精彩之处。呼应目标
3.)读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回到了自己小的时候。不禁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五)追影作者,认识名家——了解作者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大附中,19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尿毒症,靠着每周 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 12月 31日凌晨因脑溢血逝世,享年 59岁。他的作品朴实、真挚,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 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录入初、高中课本。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在 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作 350多万字。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发表于 1997年,当时史铁生 46岁。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的生活和成就方面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有深入的了解,感受史铁生的了不起。)
(六)镜头梳理,总结回顾——盘点所学思维导图呈现本节课的所得,辅助学生理清思路。
思维导图呈现本节课的所得,辅助学生理清思路。(设计意图:通过导图梳理,一目了然地呈现本课所讲内容,明晰学生的思路。)
(七)光影记录,学以致用——作业布置(二选一)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走在小巷中 奔跑在田野上 漫步在公园里
2.请也以“那个星期天(星期六)”为题,运用多种人物描写、采用句式变换或是语段呼应的方法来记录自己周末刻骨铭心的光影镜头。(设计意图:作业采用二选一的方式,避免了僵化,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能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更多。更重要的是,作业事实上充当了教学评价的手段,连同课堂中的小练笔,一起检验了本课所学的方法运用。)
四、课末总结
今天我们结识了本单元第二位作者史铁生,学习了通过多种方法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光影直播间,期待你的下次光临!
(设计意图:呼应课堂开头,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点明本课对“记录生活感受,抒写内心情感”这个单元主题所起的作用。)
教学反思
我认为,一堂课在备课的时候要重视教材的深度挖掘,在上课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思维生成。课并不是越热闹越好,应该是越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越重要。看一堂课是否有分量,要看这堂课的问题设置的深度,能否挖掘出别人没有挖掘出来的东西;看这堂课是否能够紧随教改的潮流,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回顾这堂课,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有让自己觉得还需提高的地方,现就课堂教学后的感受择要谈一谈。
一、 反响不错的地方
1.整堂课的构思时刻立足单元,围绕单元的任务点进行谋划、布置,去掉让人眼花缭乱的末梢枝叶,只保留朴实紧要的。自从受到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浸润,我便时刻注意立足单元进行贯通教学设计:首先关注本单元的主题和任务点;然后通读单元内所有篇目,并结合单元任务点,提炼出单元教学目标;接着针对单元目标确定课时目标。本节课的第一和第二个目标,就是依据单元的任务点由浅入深条条展开的,第三个目标则是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知文章,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课的导入也没有像以往那样追求新奇巧怪,而是立足单元的重要训练点,承接着上一篇文章所得的方法,抛出问题——“内心的情感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表达”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抓住了单元的命脉,也抓住了本节课的灵魂。课中设置的问题则紧紧围绕课前提出的问题环环展开,引领学生不断发现抒写内心情感的方法,并通过朗读将自己的体会展示出来。课末也呼应了课前的导入,归结了本课新添的方法,也多积累了一位作者的资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了课前的问题,为单元后面的自读课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整堂课的设计理念完全告别了以往的篇章独立教学,而是时刻以大单元的整体教学目光来看待每个环节。
2.注重实效,时刻以学生的活动所得作为评价教学内容的参考,进而一步一步展开教学环节。从课前导入的问题“上一讲,我们领略了朱自清的《匆匆》,你还记得作者是如何真切传达对生活的体会吗”起,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所得。然后整堂课其实就用一个大问题“内心情感的表达还可以用哪些方法”作为引领,通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对学生内容掌握的情况。当学生只能笼统回答“心理描写”时,老师则细致讲解心理描写有很多种,可以是梦境幻想式,也可以是内心独白式,让学生在辨别中学到新的概念。当学生只能用多种描写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教师则把眼光放到远处,引领学生关注句式和呼应的手法对表达情感有无作用,并对学生的发现予以及时点拨,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开出一片新的空间。之后,马上对这堂课新教给学生的方法“内心独白”式进行练笔,以检测学生在人称、表述等方面是否真正了解了这种方法。课堂当然是不可能逐个交流完的,4、5个学生交流后,老师觉得没有问题了,就进行下面的环节,还不忘叮嘱:下课后所有人都要把写的交上来,逐一审阅——这种重实效的做法很受听课老师肯定。尤其介绍完作者后,教师用一张导图梳理出来整堂课,对学生的思路理顺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也是学生课后笔记的依照。注重实效还有一点很让自己满意,就是课后作业的设计,事实上是和课堂的小练笔共同囊括了这节课的所有方法,任学生选择,不管选做哪个,都是对本课所得方法的强化练习,老师也能从学生的作用反馈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3. 能够不拘泥于教参,带领学生将眼光拓远,深挖教材——这也是本课的最大亮点。本堂课,教参要求带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描写,并模仿借鉴。上个学期一篇《盼》,就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描写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对表达人物心理的作用了。这篇课文除了对学生讲明心理活动描写中有个“内心独白”式,难道再不能从别的方面让学生发现表达情感的方法吗?完全可以!因为上学期的《盼》中,学生就已经发现了标点符号可以表情达意,那么除了描写和标点,本课的句式很有特点,呼应的手法也极尽流露了心中情感,这些完全是可以让孩子们感知到的呀!不必教参说一步咱们才走一步!让孩子们张大眼睛发现地更多,这才是一个老师所能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所以,我就大胆地做了。二、 自己觉得不足的地方。
1.我觉得,我尽管站在了单元的角度备了课,也在教材分析时想到了上学期的《盼》,但是在讲课时,没有联系《盼》。这一点虽不是必须的,但我觉得可以在细读品味的环节给学生提一嘴,让学生尽快勾连起上学期的所得,同时加以区别:一个在盼望里心满意足,一个在盼望中无声哭泣,两两对比中感受心灵的极致喜与极致悲。
2.我觉得自己的朗读优势在课堂中没有发挥出来,应该参与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想必老师的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