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习题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3 21: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四章 光现象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阿基米德 D.奥斯特
A
解析:首次用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故A正确。
2.(20-21·德州德城区校级月考)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色散
D
解析:
“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选D。
3.(易错题)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下列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解析: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其中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它们在三棱镜的两个边发生两次折射,均向三棱镜的底边偏折,故选A。
注意: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各种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种色光散开。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在最上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在最下边。
4.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光,区域2应标   光。
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题图中已有红光、蓝光,故区域1应标绿光,中间表示三种色光混合后是白光。
绿

5.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在此前,红色、   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   光源。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要产生白光,而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它们等比例混合能产生白光,在发明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前,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面世,但直到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后,利用发光二极管才能产生白色光源。
绿
白色
6.下列事例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解析:
红外线的波长长,穿透能力强,方向性好且热作用强,夜视仪、遥控器和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是应用的红外线。紫外线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可进行灭菌消毒;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应用了紫外线。故选C。
C
7.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
B.常晒太阳,可以利于骨骼的生长
C.利用紫外线摄像头,可以在黑夜中进行摄影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AB
解析:
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验钞;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可灭菌、消毒;紫外线生理作用强,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A、B说法正确。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出红外线,但不是所有物体都能发出紫外线,利用红外线摄像头,可以在黑夜中进行摄影,C、D说法错误。
8.“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   发现火源,再用  
精确测量到火源的距离。(均选填“激光”或“红外线”)
红外线
激光
9.(易错题)某医院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这是利用   进行自动控制的。在水龙头上方还有一盏能杀死微生物的灯,这盏灯打开时能发出   。
红外线
紫外线
注意:红外线和紫外线虽然都是不可见光,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强,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生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强。
10.(20-21·潍坊寿光期中)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则折射角可能是45°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解析: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故A正确;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故B错误;空气中的角大,空气中的入射角为30°,水中的折射角会小于30°,故C错误;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D错误。
A
11.(20-21·德州乐陵期中)下列光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不符合的是( )
A.测温枪能进行体温测量——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B.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C.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D.从岸上看见湖中的游鱼——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解析:
人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强,测温枪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后温度升高,所以测温枪是根据红外线热效应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故B不符合题意;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鱼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看到鱼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C
12.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C
解析: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太阳光是复色光,而七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现象,但是会发生折射,故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D正确。


红外线
大于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 
  。
14.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
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14.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2)观众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
(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   、 
   、   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14.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绿

1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咨询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解析:(1)绿色蔬菜之所以呈现绿色,是由于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绿色蔬菜喜爱绿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绿光以外的其他
(1)绿色蔬菜喜爱   颜色的光。
(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   色的光。
1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咨询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解析:(2)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它喜爱红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1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咨询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解析:(3)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3)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原因是
   。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
1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咨询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解析:(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因为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光遇到粗糙的物体会发生漫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能使
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二是利用   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所有
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