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 4.1 电荷和电流(第一课时) 学习卡
班级 姓名
我爱活动:1、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纸屑吗?
2、氖管接触正在摩擦的橡胶棒能发光吗?
我爱思考1:
(1)下列现象中, 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________。(可多选)
A、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
B、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C、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
D、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
(2)油罐车在运输汽油时,底部为什么要装一条铁链拖在地上?
我爱阅读 课本P121
1、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它们分别是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
2、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的数量 ,正负荷互 ,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出带电性。
3、 相比之下,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而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当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易 电子,丝绸更容易 电子,物体缺少电子,会带什么电?
4、物体之间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 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 。
5、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新的电荷?本质原因是什么?
我爱思考2
(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质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
(2)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负电,说明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时,橡胶棒 (“得到”或“失去”)电子, 同时也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 (“强”或“弱”).
我爱探究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我想知道: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什么现象?
(2) ,有什么现象?
(3) ,有什么现象?
2、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实验现象
(1)
(2)
(3)
3、得出结论:
我爱思考3
( 1 )科技馆里静电金属球为什么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 请用电荷间的作用原理进行解释.
(2)如下图是用丝线吊着的四个轻质小球所表现出的情况。
①A图两轻质泡沫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哪些可能?
②B图两轻质泡沫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哪些可能?
(可以组内讨论)
我爱总结
现象
得电子 带
摩擦起电 作用规律:
本质
失电子 带
巩固训练:
1、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郝雷同学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偏离情况.(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根据此图,提一个问题.
3、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课件16张PPT。 电荷和电流我爱活动1:
物体摩擦后去靠近小纸屑有何现象?
(任选一组)
1.橡胶棒和毛皮
2.玻璃棒和丝绸.
. 3.塑料笔和头发.
我爱活动2:
提出问题:用氖管去接触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发现氖管是否会发光?
我爱思考1:(1)下列现象中, 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_____(可多选)
A、将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
B、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裤腿上容易吸附灰尘;
C、在干燥的冬季,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
D、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ABC(2)油罐车在运输汽油时,底部为什么要装一条铁链拖在地上?将产生的静电荷导入大地,
避免产生电火花。 我爱阅读. 课本P1211.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它们分别是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
2. 通常情况下,质子和电子的数量 ,正负荷互 ,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出带电性。
3.相比之下,丝绸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而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当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还是容易得到电子呢? 物体缺少电子,会带什么电?
4. 物体之间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 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这些物体所带的电荷叫 。
5. 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新的电荷?本质原因是什么?电子质子相等抵消电子电子正电荷静电我爱思考2:(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质子 D.摩擦创造了电荷A(2)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负电,说明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时,橡胶棒 (“得到”或“失去”)电子,同时也说明橡胶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 (“强”或“弱”).
得到强有趣的静电现象
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了!我爱探究: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我想知道: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什么现象?
(2) , 有什么现象?
(3) , 有什么现象?
2.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实验现象
(1) .
(2) .
(3) .
3.得出结论: . 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相互吸引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如下图是用丝线吊着的四个轻质泡沫小球所表现出的情况。排斥时,两球肯定带同种电荷吸引时,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①A图两轻质泡沫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哪些可能?
②B图两轻质泡沫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哪些可能?
(可以组内讨论)我爱思考3:科技馆里静电金属球为什么使女孩的头发竖起来?
请用电荷间的作用原理进行解释.
人的头发因为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1电荷和电流(第一课时)摩擦起电现象本质电子转移得电子失电子负电荷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回顾课堂带带作用规律:1.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巩固训练:D2.郝雷同学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偏离情况.(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根据此图,提一个问题.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同种电荷间排斥力大小 与电荷间
距离有什么关系?3.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D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