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5.5 病毒(课件精讲)(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5.5 病毒(课件精讲)(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14 12: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即将上课,请做好学习准备!
想一想,议一议
HIV、H7N9、2019-nCoV分别是什么意思?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H7N9——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病毒
1
病毒的发现
1.1 伊万诺夫斯基发现滤过性病毒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1.2 科学家证实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科学家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结论: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生物
2
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2.1 病毒的大小
极小,比细菌小得多,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nm=10-6mm)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
2.2 病毒的形态
球形 杆形 蝌蚪形
3
病毒的结构
3.1 病毒的结构
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
病毒的繁殖方式——复制
4.1 病毒是如何感染人体细胞的?
4.2 病毒的繁殖方式——复制
病毒的复制: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生物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5
病毒的营养方式及病毒的种类
5.1 病毒的营养方式及病毒的种类
营养方式:寄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病毒离开活细胞
条件适宜
结晶体
病毒侵入活细胞
病毒分类:按照寄主细胞不同
1
动物病毒——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病毒
2
植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
3
细菌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噬菌体)
病毒特点:寄生性和专一性。
6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6.1 病毒致病
有害——使人、动物、植物致病
烟草花叶病
乙肝
流行性感冒
SARS(非典)
甲型H1N1流感
狂犬病
萝卜花叶病
禽流感
手足口病
口蹄疫
艾滋病
腮腺炎
6.1 病毒致病——禽流感与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在禽鸟中,禽流感可引起范围广泛的各种症状,包括从不宜查觉的疾病到可引起严重流行的快速致命性疾病。
●按照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不同,将禽流感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2013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关注,不仅造成了人类的伤亡,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
6.1 病毒致病——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定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存在环境:含有免疫细胞、血浆、淋巴液或组织液的某些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唾液、泪液或伤口分泌液)。
●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和无症状HIV携带者。
6.1 病毒致病——新型冠状肺炎与新型冠状病毒
6.1 病毒致病——狂犬病与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猫、牛、狼、狐、鼬鼠、蝙蝠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感染病毒后,潜伏期一本为1-2个月,短者5-10天,长者数年。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只能在动物咬伤前或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为了你和他人健康,饲养的猫、狗等宠物,一定要在相应的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现了狂犬疫苗。
6.2 病毒的应用——接种牛痘
1796年5月,爱德华·詹纳成功地为一个孩子接种了牛痘,人类从此开始了征服天花的新纪元。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市:“天花已从地球上根除!”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唯一彻底消灭的恶性传染性疾病,10月25日也被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6.2 病毒的应用——制作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0—3个月) 年龄 接种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
出生24小时内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 结核病
1月龄 乙型肝炎疫苗(第二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百白破疫苗(第一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2 病毒的应用——接种疫苗
6.2 病毒的应用——动物防疫
6.2 病毒的应用——杀灭害虫
野生型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6.2 病毒的应用——治疗疾病
噬菌体疗法
基因治疗
7
总结转化 知识凝练
7.1 本课思维导图
病毒——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的生物种类
比细菌小得多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电子显微镜
不能独立生活异养、寄生
靠自身遗传物质
借助寄主的物质
进行复制
病毒
大小
种类
结构
观察工具
生活方式
繁殖方式
病毒属于生物——具有一定结构、营养方式、能遗传和变异等,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演示完毕,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