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2.《史记太史公自序》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
A.弘扬社会正气 B.寻求国家治理方案
C.塑造理想人格 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作者认为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主要是因为孔子( )
A.在鲁国从政 B.周游列国 C.编订《诗经》 D.创办私学
5.历史活动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梳理如下关键词,据此可以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主题
时期 器物 文字 政治 思想
夏商周 青铜器 甲骨文 春秋争霸 战国战争 战国变法 诸子百家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中国境内的史前文明 D.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
6.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空前繁荣,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之为“诸子百家”。下列历史人物与a.《人与自然》b.《致力民生》c.《法制天下》d.《世界需要和平》四档栏目,对应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A.①—d、②—b、③—a、④—c B.①—a、②—b、③—c、④—d
C.①—c、②—a、③—b、④—d D.①—b、②—d、③—c、④—a
7.由分裂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观点体现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9.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都对社会现实提出了改革时弊的方案,人们观点各异,畅所欲言。出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以推知百家争鸣( )
A.助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 B.在整体上提高民众素养
C.主要由士大夫推动和引导 D.改变了官府垄断教育局面
10.下表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共同思想是( )
A.反对不义的战争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都主张统一 D.加强中央集权
11.下列思想主张属于老子的是( )
A.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B.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C.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顺服 D.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1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百家争鸣: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峰 B.铁犁牛耕:社会经济趋于崩溃
C.春秋争霸: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 D.战国变法:推动分封制的发展
13.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使国力逐渐恢复。法家主张“法治”,秦朝统治者实施严刑峻法。以上说明( )
A.道家的主张保适用所有时期
B.法家的主张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应当禁绝
C.百家争鸣影响后世政治
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14.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
C.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D.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二.材料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请写出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摘编自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2)材料二中“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比较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3)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6.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押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一朝代?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旧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制度”分别指什么?“学术繁荣的局面”又指什么?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1.A 2.D 3.B 4.D 5.B 6.A 7.D 8.C 9.A 10.C 11.A 12.A 13.C 14.C
15. (1)文字:甲骨文;朝代:商朝。
(2)学派:儒家;核心:“仁”。贡献: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
(3)局面:百家争鸣。
16.(1)甲骨文 商朝
(2)孔子 儒家 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3)分别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百家争鸣
(4)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