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病句辨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2春 长安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今年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市将重点解决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难。
B.借力冬奥会的举办和筹办,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D.有些人之所以抱怨,是因为没有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造成的。
2.(2017秋 临沭县校级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通过阅读《春》,使我更加热爱春天,憧憬未来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日记本,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3.(2016春 河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C.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D.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4.(2022春 镇江期末)下面句子中,没有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B.改进教学方法以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C.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D.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5.(2021秋 永善县期末)下列病句属于表意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个报刊社的青年同志结合自己学习党史的体会,激情讲述当年青年记者眼中的红色新闻史。
B.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是以青年学生为主。
C.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6.(2022春 杭锦后旗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一个人能否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7.(2022春 兴化市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部门的重视。
C.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写了一本孩子成长历程的书,给有同样情况的妈妈提供参考。
D.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
8.(2022春 衡山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全国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才能实现更好的群体免疫。
C.接二连三的禁令,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整治校外培训的坚定决心,其效果也颇为明显。
D.每当站在天安门广场,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9.(2022春 临湘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C.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10.(2022春 邢台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B.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介绍一两个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
11.(2019 商河县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战狼》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12.(2022春 闽侯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威风锣鼓,是特有的我家乡山西临汾的打击乐。乐器很简单,就四样:锣、鼓、钹、铙。它们组合在一起,演奏成一曲,能够迸发出甲 _________的声威。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春和我一样,都是贪睡的孩子。需得猛击一掌,需得大吼一声,才能惊醒春,春才会迎着寒liè①_________的西北风起步,奔走,直至奋跑,丙 _________。而如这一掌猛击、一声大吼一般,见气势、具活力的,无疑就是先辈们缔②_________造的威风锣鼓。
自从威风锣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开始重新乙 _________感悟其中的丰饶真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A.冽 B.洌)
② (A.dì B.tì)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惊世骇俗 B.惊心动魄)
乙 (A.鉴赏 B.鉴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跑进林茂禾盛
②跑进五谷丰登
③跑进万紫千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13.(2020秋 朝阳区期末)学校图书馆招聘公告中有一处文字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错误是“ ”,应改正为“ ”
招聘启示
为了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图书馆拟聘用学生图书管理员若干名。欢迎同学们报名参加应聘。
校图书馆办公室
2020年12月23日
14.(2022春 白碱滩区期末)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句加以改正。
①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和言论。②面对艰巨任务时,没有缺乏坚强意志怎能打开新局面?③我们都应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擦亮初心,只要这样,才能在困难、诱惑面前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④也正是因为坚定信仰,才能有决心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奋斗到底。
(1) 。
(2) 。
四.综合读写(共2小题)
15.(2022春 平谷区期末)同学们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一段介绍壶口瀑布的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由于位置险要,被誉为①母亲河的心脏。夏秋是游览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气候。黄土高原地区暴雨频繁,河水顺势猛涨,所以壶口瀑布竟然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的区域水汽遮天②气势磅礴。冬季冰封雪冻之时,挂满冰凌的瀑布银装素裹。春季冰雪解冻之际,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
(1)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根据语境进行修改。
修改:
(2)同学们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 ②,
B.①无标点 ②,
C.①无标点 ②、
D.①“” ②、
16.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文风要“简洁”,下面的句子不够简洁,请你修改。
(1)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2)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总是常常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
(3)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病句辨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2春 长安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今年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市将重点解决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难。
B.借力冬奥会的举办和筹办,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D.有些人之所以抱怨,是因为没有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造成的。
【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充电难”后面添加“的问题”;
B.有误,语序不当,将“举办”与“筹办”互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将“因为”或“造成的”删去。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2017秋 临沭县校级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问题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通过阅读《春》,使我更加热爱春天,憧憬未来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日记本,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其它语病.
【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语意重复,“由衷”就是“衷心的;出自内心的”的意思,与“在心里”重复,删去“在心里”;
B.滥用否定词,去掉“不”;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D.表述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关联词的时候,要主语句子中句子的顺序是否符合关联词表示的关系。
3.(2016春 河东区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C.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D.这篇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考点】成分残缺或赘余;其它语病.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有误,“溺爱“已有“过分“的意思,去掉“过于“。
B.有误,成分多余。去掉“由于“。
C.正确。
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行为“。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4.(2022春 镇江期末)下面句子中,没有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B.改进教学方法以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C.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D.航母的投入和使用无疑将增大中国有效解决问题的筹码和力度。
【考点】搭配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均属搭配不当的语病;
C.句子无语病。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2021秋 永善县期末)下列病句属于表意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
A.六个报刊社的青年同志结合自己学习党史的体会,激情讲述当年青年记者眼中的红色新闻史。
B.202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后,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报名者大多是以青年学生为主。
C.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D.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考点】表意不明;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表意不明,“六个报刊社的青年同志”表意不明,应将“六个”调至“青年”前面。
B.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大多”,或删去“以”和“为主”。
C.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句子可修改为:每当站在中国地图前,我便产生无尽的联想。
D.有误,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轻”。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6.(2022春 杭锦后旗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一个人能否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考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残缺或赘余.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表意不明,在“有些同学还不认识”前加上“她对”;
B.有误,句子成分残缺,在“视频”后加上“的功能”;
C.有误,前后矛盾,“突然”和“渐渐地”,去掉“突然”;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7.(2022春 兴化市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部门的重视。
C.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写了一本孩子成长历程的书,给有同样情况的妈妈提供参考。
D.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
【考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序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将“保护”与“了解”互换位置;
B.有误,两面对一面,将“是否”删去;
C.有误,产生歧义,“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是指两个自闭症孩子的同一个妈妈,还是两位各自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表意不明确;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8.(2022春 衡山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全国新冠疫苗的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才能实现更好的群体免疫。
C.接二连三的禁令,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整治校外培训的坚定决心,其效果也颇为明显。
D.每当站在天安门广场,使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考点】表意不明;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轻”;
B,有误,表意不明,将“以上”删去;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将“使”删去。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9.(2022春 临湘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B.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C.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中的不足。
【考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表意不明.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表意不明,“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的主语是父母,而后面的“饭来张口,衣来身手”是孩子的行为,主语是“孩子”,应改为“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的习惯”;
C.有误,前后矛盾,“余”和“左右”矛盾,删去其中一个;
D.有误,语序不当,将“纠正并指出”改为“指出并纠正”。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0.(2022春 邢台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B.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为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介绍一两个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
【考点】表意不明;成分残缺或赘余.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可以在“对课堂”前添加主语,如“教育主管部门”;
B.正确;
C.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可以把“但”改为“也”;
D.有误,表意不明,“一两个”修饰的是“科学家”,还是表示一两个事迹,意思不明确,可修改为:李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介绍著名的科学家的一两个事迹。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1.(2019 商河县二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战狼》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考点】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每一个选项,结合自己积累相关内容,分析句子是否正确,然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解答】A.有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兴衰”是两面词,所以应该改成“振兴”。
B.正确。
C.有误,结构混乱,“突破”和后面的“跨越”句式杂糅了,表意不明,应该删去“的跨越”。
D.有误,多重否定错用。“防止”有否定的意思,也就是否定了“校园欺凌事件”,“不再”也有否定的意思,这两个词连用就成肯定“欺凌事件要发生”意思。所以应该删去“不”。
故选:B。
【点评】做题目时候注意把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12.(2022春 闽侯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威风锣鼓,是特有的我家乡山西临汾的打击乐。乐器很简单,就四样:锣、鼓、钹、铙。它们组合在一起,演奏成一曲,能够迸发出甲 _________的声威。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春和我一样,都是贪睡的孩子。需得猛击一掌,需得大吼一声,才能惊醒春,春才会迎着寒liè①_________的西北风起步,奔走,直至奋跑,丙 _________。而如这一掌猛击、一声大吼一般,见气势、具活力的,无疑就是先辈们缔②_________造的威风锣鼓。
自从威风锣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开始重新乙 _________感悟其中的丰饶真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A (A.冽 B.洌)
② A (A.dì B.tì)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B (A.惊世骇俗 B.惊心动魄)
乙 A (A.鉴赏 B.鉴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D
①跑进林茂禾盛
②跑进五谷丰登
③跑进万紫千红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考点】语序不当;衔接与排序;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字音。根据积累作答。“liè”写作“冽”;“缔”读作“dì”。
(2)本题考查词语使用。惊世骇俗: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由语境可知,甲处用“惊心动魄”合适;鉴赏:也说赏鉴。鉴别和欣赏(艺术作品、文物等)。鉴定:①鉴别和评定(人的优缺点):~书。②评定人的优缺点的文字:写~。③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碑帖。由语境可知,乙处用“鉴赏”合适。
(3)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威风锣鼓,是我家乡山西临汾特有的打击乐。
(4)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衔接。结合前后句和语境可以看出,三句话之间有时间先后的内在逻辑关系。根据“春,春才会迎着寒冽的西北风起步,奔走,直至奋跑”可知,“春”应该是先跑进“万紫千红”,再“跑进林茂禾盛”,最后“跑进五谷丰登”。所以排序为:③①②。
故选:D。
【解答】答案:
(1)①A ②A
(2)甲B 乙A
(3)威风锣鼓,是我家乡山西临汾特有的打击乐。
(4)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13.(2020秋 朝阳区期末)学校图书馆招聘公告中有一处文字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错误是“ 锻炼 ”,应改正为“ 提高 ”
招聘启示
为了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图书馆拟聘用学生图书管理员若干名。欢迎同学们报名参加应聘。
校图书馆办公室
2020年12月23日
【考点】搭配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要注意各种要求,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解答】“锻炼”和“能力”搭配不当,把“锻炼”改为“提高”。
答案:
锻炼 提高
【点评】语言得体的要求:
(1)正确使用谦敬语。
(2)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3)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4)根据场合、对象准确性地遣词造句。
(5)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14.(2022春 白碱滩区期末)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句加以改正。
①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和言论。②面对艰巨任务时,没有缺乏坚强意志怎能打开新局面?③我们都应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擦亮初心,只要这样,才能在困难、诱惑面前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④也正是因为坚定信仰,才能有决心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奋斗到底。
(1) ①语序不当,“方向和立场”“行动和言论”交换位置 。
(2) ②否定不当,去掉“没有” 。
【考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①语序不当,“方向和立场”“行动和言论”交换位置;
②否定不当,去掉“没有”;
③表意不明,在“中”前面加上“过程”;
④成分残缺,在“坚定信仰”前面添加“有了”。
答案:
示例:
(1)①语序不当,“方向和立场”“行动和言论”交换位置
(2)②否定不当,去掉“没有”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四.综合读写(共2小题)
15.(2022春 平谷区期末)同学们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一段介绍壶口瀑布的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之中,由于位置险要,被誉为①母亲河的心脏。夏秋是游览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气候。黄土高原地区暴雨频繁,河水顺势猛涨,所以壶口瀑布竟然宽达100多米。方圆数里的区域水汽遮天②气势磅礴。冬季冰封雪冻之时,挂满冰凌的瀑布银装素裹。春季冰雪解冻之际,冰棱崩落犹如山崩地裂。
(1)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根据语境进行修改。
修改: 夏秋是游览观赏壶口潺布的最佳季节。
(2)同学们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①“” ②,
B.①无标点 ②,
C.①无标点 ②、
D.①“” ②、
【考点】搭配不当;逗号;引号.
【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夏秋是游览观赏壶口潺布的最佳气候”属于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将“气候”改为“季节”。
(2)此题考查标点符号。
①处“母亲的心脏”是特殊称谓,故应用引号。
②处“气势磅礴”用来形容前面所描述的“方圆数里的区域水汽遮天”这一景象,故应用逗号。
故选:A。
【解答】答案:
(1)夏秋是游览观赏壶口潺布的最佳季节。
(2)A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6.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文风要“简洁”,下面的句子不够简洁,请你修改。
(1)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2)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总是常常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
(3)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考点】其它语病.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单地说,“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解答】(1)“大约”“左右”语义重复,删去其一即可。
(2)“总是”“常常”语义重复,删去其一即可。
(3)“忍俊不禁”“笑了起来”语义重复,可以改为:他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
答案:
示例:
(1)5月10日,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2)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
(3)他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
【点评】语言简明的要求:
1.少说废话,做到避免重复,会省略,去赘余,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
2.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3.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