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五四运动
1.(2022·云南玉溪·八年级期末)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2022·云南临沧·八年级期末)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C.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3.(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4.(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实质是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列强不暖中国的反对,将中国的山东主权出卖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 )
A.一二九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5.(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 C.蔡元培 D.毛泽东
6.(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1919年5月2日,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在《晨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随后爆发了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公车上书 D.武昌起义
7.(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C.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D.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8.(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①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②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④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对下列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运动由学生最先发起 B.该运动首先在上海爆发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该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0.(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文献中的历史】
材料二 “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皇帝仅6岁,以皇太后名义下诏),诏曰:“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全国)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予(我)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钦此。”
【图表中的历史】
材料四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蔡元培 1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12年进人德国莱比锡大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漫画中的历史】材料五 图漫画名为《工商学打倒曾陆章》,由沈伯尘先生于1919年所创作。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的企业分别是在什么口号的指导下创办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变法”运动是指什么?与洋务运动相比,这场运动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什么进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军起事”指的是哪一次武装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最大的历史功绩。
(4)材料四表格中的人物都是哪一思想文化运动的领袖?写出这次运动的口号。
(5)漫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11.(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对中国西北边防的贡献极其重大,避免了因阿古柏和沙俄的入侵和英、俄争夺而导致新疆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危险,保住了新疆这一国防战略要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据何永明《洋务运动在巩固中国西北边防中的重大作用》
(1)洋务运动时期巩固西北边防的清军将领是谁?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西北边防的贡献。
材料二 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哪一运动?
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
材料四 2020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交涉的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
——据王天益《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
12.(2022·云南玉溪·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每一次重大的探索,都提出了许多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这些口号或主张都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变法图强③三民主义④民主与科学⑤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材料①③的主张或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两次运动?请你从①③中选择其中一次运动,说明这次运动产生的影响或意义。
(2)“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这是中国近代哪一次重大运动中的口号?说说这一运动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选项C. 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9月召开;选项 D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召开;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主权,把中国的领土从德国手里转给日本,中国人民愤怒了,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领导作用,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B。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爱国运动
3.C
【详解】依据材料“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并结合所学可知,描述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五四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排除B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据所学知识,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实质是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列强不顾中国的反对,将中国的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引发五四运动,C项正确;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史称“一二九运动”,排除A项;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是孙中山领导反对袁世凯为首的复辟帝制的革命活动,排除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故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5月2日,外交委员会委员林长民在《晨报》撰文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可得出,这一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A项正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在1923年,排除B项;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排除C项;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这一消息传入国内,愤怒的学生发起了五四运动,B项正确;一战结束与五四运动无关,排除A项;德国强占胶州湾发生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排除C项;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是五四运动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五四运动并不是一场起义,而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爱国群众运动,①不正确,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并没有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②不正确,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与辛亥革命不符,④不正确,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而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两者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感的性质,③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五四运动的爆发地点是北京,后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故B项符合题意;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后来,工人阶级也加入这场斗争,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排除ACD。故选B项。
10.(1)“自强”“求富”。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5)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解析】(1)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企业,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在“求富” 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
(2)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由材料“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弓|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可知,“清末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其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
由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全国)沸腾。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可知,材料中“民军起事”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表格中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等,结合所学,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首先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表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11.(1)将领:左宗棠;
贡献:避免了新疆的分裂,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2)原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运动:戊戌变法。
(3)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特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性。
(4)认识:国家主权的完整,是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标志,国家主权不容他人侵犯、践踏;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誓死维护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的完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分析】(1)
将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在新疆人民的支持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打败了侵占新疆的阿古柏政权,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巩固了西北边疆;
贡献:由材料“避免了因阿古柏和沙俄的入侵和英、俄争夺而导致新疆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危险,保住了新疆这一国防战略要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可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西北边防的贡献是避免了新疆的分裂,维护了祖国的领土主权。
(2)
原因: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并结合所学知,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由材料“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可知,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由材料“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可知,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反映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运动:由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戊戌变法,开始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3)
导火线:由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特点:根据材料三“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可知,五四运动的特点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性。
(4)
认识: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国家主权的完整,是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标志,国家主权不容他人侵犯、践踏;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誓死维护国家主权;国家主权的完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12.(1)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确定一次运动,写出其中的任意2点,即可给满分。)
(2)五四运动;影响或意义: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对任意1点)
【分析】(1)
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发动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一场失败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①③的主张或纲领分别指导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2)
根据所学知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的口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