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2022·云南昭通·九年级期末)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次。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A.希腊 B.罗马 C.阿拉伯 D.奥斯曼土耳其
2.(2022·云南大理·九年级期末)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A.法老 B.执政官 C.保民官 D.角斗士
3.(2022·云南临沧·九年级期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吸收外来文明,不注重创新发展
B.国家四分五裂,国力衰弱
C.统治者连续几个世纪征战,造成民穷财尽
D.外族入侵,无力抵抗而亡
4.(2022·云南文山·九年级期末)古罗马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罗马共和国最终被帝国代替。标志着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事件是
A.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罗马灭掉迦太基
C.凯撒控制元老院 D.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5.(2022·云南文山·九年级期末)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服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陶片放逐法
D.种姓制度
6.(2022·云南大理·九年级期末)《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D.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7.(2022·云南曲靖·九年级期末)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文中的“成文法”指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8.(2022·云南临沧·九年级期末)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年到公元300年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全盛。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
A.伯利克里 B.罗慕路斯 C.屋大维 D.凯撒
9.(2022·云南昭通·九年级期末)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指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0.(2022·云南昭通·九年级期末)历史上,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标志是( )
A.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B.罗马灭掉迦太基 C.凯撒控制元老院 D.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11.(2022·云南文山·九年级期末)在古代罗马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其第一个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自然法 D.《罗马民法典》
12.(2022·云南红河·九年级期末)“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路上通道和古老商路都成为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反映的是( )
A.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查理曼帝国
13.(2022·云南昭通·九年级期末)创立“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并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独裁者是
A.凯撒 B.奥古斯都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
14.(2022·云南曲靖·九年级期末)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A.元首 B.执政官 C.保民官 D.独裁官
15.(2022·云南昆明·九年级期末)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把蕴含在自然法中的自由、平等理念转化为实在法的原则,对近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法制建设的起点是
A.《法学汇纂》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6.(2022·云南昆明·九年级期末)如下图所示,公元2世纪,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国达到最大的国家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罗马帝国
17.(2022·云南昭通·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据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写出其中的三个文明的名称
材料二: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他的东征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求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刘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3)材料三反映哪部法律文献?其地位如何
材料四:法律条文反映了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的情况。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债务法规定做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
——360百科
(4)材料四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渊源,写出这部法律文献。
参考答案:
1.B
【详解】古代罗马影响后世的是法律。罗马曾经征服世界依靠的就是法律。故B符合题意;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影响后世,排除A;阿拉伯主要传播东西文化,排除C;奥斯曼土耳其对外扩张没有依靠法律,排除D。故选B。
2.C
【详解】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C正确;法老是古埃及国王,A排除;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罗马共和国日常政务,B排除;角斗士大多是古罗马的奴隶,他们接受军事训练,在角斗场上拼死搏杀以娱乐观众,D排除。故选C。
3.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难受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家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的地区,国土不断被外族蚕食鲸吞。此后几百年,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日益衰落。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士军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因此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只注重保存传统文明,不吸收外来文明,不注重创新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4.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所以标志罗马由共和国演变为帝国的事件是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故D项符合题意;罗马于公元前449年颁布《十二铜表法》,故A不符合题意;公元前146年,罗马灭掉迦太基,故B不符合题意;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详解】根据题干中“公元前450年”、“刻写在青铜板上”、“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等关键信息可知,“它”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所以B是正确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奴隶制性质的成文法典,是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A是错误的;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以及极具社会威望、广受欢迎、最可能成为僭主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所以C是错误的;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择B。
6.D
【详解】依题干据材料“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D项正确;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成文法的规定也是能改变的,奴隶并未参与立法,习惯法的内容也并未完全被摈弃,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时期颁布的,排除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凯撒统治下的罗马,处于从奴隶社会共和制向奴隶社会帝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屋大维创元首制,进入帝国时代。C项正确,排除D项;A项是雅典执政官,排除A项;罗慕路斯是古罗马首任国王,罗马城创建者,排除B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法典,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法典,排除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罗马共和国末期政局动荡,凯撒控制元老院,但是凯撒被刺杀后,内战再起,最终屋大维取得胜利,并首创“元首制”,使得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他也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D项正确,排除C项;颁布《罗马民法大全》是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的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时期,排除A项;罗马灭掉迦太基是在罗马共和国强盛时期,排除B项。故选D项。
11.A
【详解】在古代罗马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其第一个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A项正确;习惯法、自然法不是成文法,排除BC项;《罗马民法典》颁布于《十二铜表法》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到二世纪,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路上通道和古老商路都成为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A项正确; 法兰克王国是欧洲国家,阿拉伯帝国没有完全占领北非, 查理曼帝国是欧洲国家,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C
【详解】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C项正确,排除A项;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当政皇帝所使用的称号,排除B项;查士丁尼是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大会是形式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C项正确;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排除A项;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罗马共和国日常政务,排除B项;独裁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非常任长官。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经元老院提名,由执政官担任,独裁官手中的权力超越并且凌驾于一切之上,这一切包括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一切大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C项正确;《法学汇纂》、《查士丁尼法典》都是《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之一,颁布在《十二铜表法》之后,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故埃及、古希腊、故巴比伦被灭掉。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7.(1)大河流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4)《十二铜表法》
【分析】(1)
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根据材料一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均位于大河领域。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
人物:根据材料二“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他”是亚历山大。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消极、积极两方面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如: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
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三“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宫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求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4)
法律文献:根据材料四“法律条文反映了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的情况。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债务法规定做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