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3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 3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2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3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1.(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获得更多的赔款 D.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2.(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所谓“合作共赢”.就是指交易双方或共事双方或多方在完成一项交易活动或共担一项任务的过程中互惠互利。近代史上,英法“合作”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占领中国新疆地区
3.(2022·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根据下图判断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谁?( )
A.英美联军 B.八国联军 C.德日联军 D.英法联军
4.(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北郊的哪一处清朝皇家园林 ( )
A.圆明园 B.颐和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紫禁城
5.(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如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7.(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
C.邓世昌殉难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
8.(2022·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在近代,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割走了我国大片领土,其中,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沙俄
9.(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得知这一消息的沙俄认为有机可乘,决定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沙俄由此( )
A.侵占香港岛 B.组织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C.火烧圆明园 D.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0.(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11.(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听着电视剧《太平天国》这首主题曲,不由得想起(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洪秀全 D.戚继光
12.(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3.(2022·云南玉溪·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也是唯一一次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农民运动,其领导人是( )
A.陈胜 B.李自成 C.黄巢 D.洪秀全
14.(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开始着手实现农民阶级获得土地的愿望。当年,太平天国颁布了旨在平均分配土地的( )
A.《资政新篇》 B.《钦定宪法章程》 C.《天朝田亩制度》 D.《共同纲领》
15.(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6.(2022·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李自成 B.洪秀全 C.谭嗣同 D.孙中山
17.(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下图知识卡片内容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1851年全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北伐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 1856年太平军领导集团内讧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人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爆发原因 B.兴衰过程 C.主要特点 D.深远影响
18.(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
A.战争环境的严峻性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镇压的残酷性 D.西方列强的欺骗性
19.(2022·云南·曲靖市麒麟区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如表是某同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所列的过程简表,其中①②处应填的事件是
A.天京事变、北伐西征 B.永安建制、安庆陷落
C.北伐西征、三河大捷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20.(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学校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某班同学拟定的研究对象是洪秀全,那么以下四个选项最贴切的应该是:
A.禁烟英雄
B.虎门销烟
C.思想启蒙者
D.农民领袖
21.(2022·云南大理·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县宣布起义 B.在永安封王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答案:
1.A
【详解】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符合题意;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排除B;获得更多的赔款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C;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排除D。故选A。
2.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共同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中国。A项指的是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B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清政府,后演变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项占领中国新疆地区的是浩罕汗国的阿古柏。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圆明园遗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D项正确;焚毁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不是英美联军、八国联军和德日联军,排除AB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据所学知识,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A项正确;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紫禁城都不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排除BC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残迹,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后果,B项正确;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国,排除A项;甲午战争的交战双方是中国和日本,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八国,不是英法联军,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与火烧圆明园有关,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首都北京,洗劫并火烧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A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充当帮凶,但没有直接出兵中国,BC排除;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再次攻陷清朝首都北京,D排除。故选A。
7.B
【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B符合题意,故B选项是正确的。
8.D
【详解】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说明沙俄通过谈判签订不平的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D项正确;侵占香港岛的是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排除A项;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发生在1900年,且与题干“逼迫清朝谈判中俄边界问题”不符,排除B项;火烧圆明园是1860年英法联军所为,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通过威胁和讹诈等手段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的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电视剧《太平天国》这首主题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C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A项;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B项;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B项正确;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标志,排除A项;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排除C项;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据所学知识,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沉重大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也是唯一一次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农民运动,D项正确;陈胜领导农民运动反对秦朝残暴统治,排除A项;李自成是反对明朝统治的农民运动,排除B项;黄巢领导反对唐朝统治的农民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据所学知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C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排除A项;《钦定宪法章程》是传统中国尝新政改革试现代化转型的一次尝试,虽然带有浓重的封建性,排除B项;《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临时宪法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但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B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C项;《中华民国约法》是由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颁布,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定国号太平天国,故B符合题意;李自成是明末农民领袖,谭嗣同是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排除ACD。故选B。
17.B
【详解】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攻克南京,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顶峰。1856年,太平军领导集团内讧,爆发“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到1864年,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18.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最终导致了失败,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D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的永安建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阶段,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而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D项符合题意;北伐西征是在定都天京之后,三河大捷、安庆陷落是在天京事变之后,ABC三项均与表格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20.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的统治。起义军称为太平军,后定都天京;洪秀全是农民领袖,故D符合题意;禁烟英雄、虎门销烟、思想启蒙者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1.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