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云南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下图是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所载某次战争形势图,此次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清朝光绪皇帝为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所赐的挽联邓世昌牺牲于哪场战争 ( )
A.中法战争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海军第一艘国防动员舰——世昌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序列。该战舰是以100多年前某一场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来命名的。这一海战是( )
A.平壤战役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4.(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
A.戚继光抗倭斗争 B.康熙皇帝雅克萨之战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郑成功收复台湾
5.(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了
A.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腹地 B.开放的通商口岸均在东南沿海地区
C.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完全形成
7.(2022·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8.(2022·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1898年,一幅《时局图》(下图所示)广为流传,它反映了当时(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人民掀起反帝高潮
C.清王朝的腐朽 D.社会经济的衰落
9.(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晚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10.(2022·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材料三:
(1)材料一是哪一次战争的形势图?请列举本次战争中著名的战役。
(2)材料二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列举出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处于一种怎样的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1.(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
——摘编自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材料三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始于哪一个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发生于哪一侵华战争期间?
(3)材料三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其中哪一条最能反映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反映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和朝鲜无关,排除AC;日本全面侵华和黄海海域的海战无关,排除D。
2.D
【详解】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故D项正确;邓世昌的牺牲与中法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和鸦片战争无关,排除ABC。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世昌号”“100多年前某一场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说明民族英雄是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C项正确;平壤战役首先不是海战,其次,在平壤战役中壮烈殉国的是左宝贵,排除A项;丰岛海战与邓世昌无关,排除B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自杀殉国的是丁汝昌,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海战,英勇殉国,C项正确;戚继光抗倭斗争是在明代,排除A项;康熙皇帝雅克萨之战是在清朝,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明清时期,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就意味着外国人可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来剥削中国人民,故选D。
6.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图二是《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已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选项A符合题意;仅图一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均在东南沿海地区,不适用于图二,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的签订意味着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适用于图一,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的签订,我国完全沦为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忙于美国战争,无暇东顾,为了便于侵略中国,提出此政策,美国便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C项正确;英国、日本、法国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信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时局图》反映的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租租界,划分势力范围,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关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无关清王朝的腐朽,无关社会经济的衰落,排除BCD。故选A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项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影响是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1)甲午中日战争;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2)《马知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3)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详解】(1)由图片“1894年、1895年、日陆军、海军进攻路线、清军反击路线”可知,材料一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2)材料二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史实,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由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11.(1)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暴利;《南京条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3)《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暴利。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天津条约》。
(3)
根据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可得出,该条约是《马关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最能反映列强侵华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