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问题探讨
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
看看右图中的四张照片,是否曾相识?这些细胞都是你在初中生物实验课上观察过的。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作用?
2.说出高倍镜使用的步骤和要点,并能实现操作?
3.能说出并分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镜座
镜柱
镜臂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遮光器
反光镜
1、显微镜的结构
学习指导
用时5分钟
没有螺纹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目镜
物镜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有螺纹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作用:调节通光量,调节亮度。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幅度较大。
注意:高倍镜下不能使用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筒,幅度较小。
对光
调焦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注意:先低后高不动粗
自学指导1:
阅读教材9-10页探索实践,并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用时3分钟
2、使用方法及步骤
写有b字的玻片标本
b
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q
显微镜成像—易错知识点
(1)
·
怎样调整至视野中央 ?
上
物体实际位置
向右下方移动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象,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完全相反。
同向移动
(2)
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为逆时针流动,那么实际的细胞质流动方向?
(3)
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短物长大
X10
X12.5
X40
X10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小结
装片
“b”
显微镜
“q”
②若物像偏向左下方,装片也应向左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同向移动
③若细胞质逆时针方向环流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象,
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水平旋转180°)
④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短物长大
(5)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一般对物镜而言)
物像大小 看到的细胞数 视野亮暗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低倍镜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小
多
亮
远
大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思考:
(1)①②③④中哪些是目镜,哪些是物镜?如何判断?它们的放大倍数和长度各有什么关系?
①②无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③④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及时测】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思考:
(2)要获得最大的放大倍数,应选择甲图中的哪种组合?
应选用组合②③⑤。
【及时测】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目镜或物镜,⑤⑥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思考:
(3)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正确的调节顺序是什么?
正确的调节顺序:
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及时测】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讨论 1.归纳所观察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
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探究·实践: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用时3分钟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讨论2:下图是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与
大肠杆菌有什么主要区别?
从图中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
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放大12 000倍)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生物类群
问题1:如何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自学指导2:根据探究实验,结合教材10-11页,用红笔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并能分辨。
用时5分钟
问题2: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问题1:如何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大类: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植物、
动物、
真菌(酵母菌)等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有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
细菌(蓝细菌)
支原体等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生物类群
问题2: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较小
较大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
拟核
细胞核
只有核糖体,
没有其他细胞器
具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支原体无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菌(蓝细菌)、支原体等
动物、植物、真菌等
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核糖体
拟核:含裸露环状DNA,无染色体
1、细菌
(1)结构
原核生物:
(2)种类:
杆菌
球菌
螺旋菌
弧菌
形状(球、杆、螺旋、弧……)
(3)生活方式和营养方式:
多数细菌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型生物。
注意:蓝细菌能光合作用
细菌-----乳酸菌
与生活联系
幽门螺旋杆菌
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拟核:含裸露的环状DNA,无染色体
细胞质基质:有光合膜,含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蓝细菌
(1)结构
原核生物:
色球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颤蓝细菌
发菜
(2)种类:
(3)营养方式:
自养型生物
(4)现象:
淡水富营养化——“水华”
海水富营养化——“赤潮”
水华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
支原体模式图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核糖体
RNA
2.支原体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动物、植物、真菌
(如酵母菌、霉菌等)
思考·讨论: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它们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分别来自动物和植物,最初是由有核的细胞分化而来的。
1.你如何解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从进化的视角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指“原始”含义;
“真核细胞”中的“真”字指“真正”含义;
记忆口诀:一团酵母发霉了
记忆口诀:蓝细线支毛衣
本节思维导图
当堂训练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方法:首先转动 使视野明亮,在 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移至 。然后转动 ,换成 观察,转动 ,直到看清楚为止。(2)细胞结构的多样性与统一性①不同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 、 和 (或拟核),这体现了细胞结构的 ;②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这说明细胞具有 。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根据细胞内有无以 为界限的 ,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2)原核生物的代表类群 ①蓝细菌:细胞内含有 素和 素,是能进行 作用的 生物。蓝细菌包括 、 、 、 。
②细菌:直径0.5~5.0μm,大多数种类是营 或 生活的 生物。(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①共性:具有相似的 与 ,有核DNA。②差异: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肽聚糖);不是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典型的细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