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4: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立足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民族交融。
时空观念: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变法与改革。
历史解释:了解不同阶段变法与改革的原因及作用,认识改革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史料实证:通过梳理教材,阅读史料,了解历代改革的基本内容,分析改革的作用。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从而了解中华民族政治制度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变法和改革的历程、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评价;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三课前预习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完成________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1978年中国的探索
失误 由于“________”倾错误的出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成就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
(1)主要进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2年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________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2019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2)主要内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改革。
(3)历史意义: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
3.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代表 背景 措施 影响
商鞅变法 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实现________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孝文帝改革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实行________,推行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袭扰 在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推行变法 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而被废止
张居正改革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4.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北宋中期改革
(1)背景:北宋中期,________,________,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2)过程:
①庆历新政:________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触犯了________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便夭折了。
②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以达到________的目的
(3)结果: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5.王安石变法影响
(1)成效:变法达到了____,增加了大笔收入。
(2)不足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③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四自我检测
1.下面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专制集权 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慢
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 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2.赵宋时期,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如宋祁、包拯、富弼、欧阳修等,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范仲淹综合了各种变法主张写成了一份系统的改革方案: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由、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一措施从从侧面反映出( )
A.文人士大夫普遍具有强烈参政意识 B.严重的社会危机
C.经世致用思潮影响较大 D.商品经济发展
3.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①“废井田,开阡陌”②“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
③“集小乡邑聚为县”④“食有劳而禄有功”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北宋王安石的《发廪》中有“筑台尊寡妇,入粟至公卿。我尝不忍此,愿见井地平……乡豪已云然,罢弱安可生。兹地昔丰实,土沃人良耕”等内容。这些诗句可印证北宋中期( )
A.贫富分化的严重 B.选官制度的发展
C.传统伦理的强化 D.政治改革的成效
5.《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语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转变( )
A.利于加速民族融合进程 B.导致汉族文化取代了鲜卑文化
C.致使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D.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6.孝文帝对北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若当下再“因循”旧制,便无法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孝文帝决定“稽参古式,宪章旧典”,以移风易俗、实现文德之治。孝文帝做出的这一决定( )
A.强化了鲜卑民族文化的地位 B.推动北方民族交融
C.促进了北方地区统一的进程 D.全盘否定鲜卑旧制
7.戊戌政变发生后不久,有人表示此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康有为这个人”。直到康有为等流亡海外后,人们才在欧美主流报刊上看到有关维新党人的报道。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欧美舆论肯定晚清的政治变革
C.清末新政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 D.康有为未承担维新变法的重任
8.1901年1月、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发布《变法上谕》。开篇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从材料可得知( )
A.不会彻底变革生产关系 B.慈禧对戊戌变法态度转变
C.“西学东渐”影响有限 D.变法图强已成为时代主题
9.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 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 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10.1900年10月,日本天皇在致清朝皇帝的国书中,明确要求清政府“断不举用守旧顽固之人,亟应简选中外重望有为者派为大臣,另立一新政府”。这一要求( )
A.反映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B.敦促了清政府加快政治革新
C.为了推行“以华治华”政策 D.指导了清末新政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社会主义 左 建成小康社会
2.京师大学堂
3. 富国强兵 俸禄制
4.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范仲淹
大官僚大地主
富国强兵
5.富国目的
四自我检测
1.A
2.B
3.A
4.A
5.A
6.B
7.A
8.A
9.C
10.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