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风
树欲静而___不止
风的概念及成因
风的方向
风的大小
风与生物关系
高压区
低压区
流向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在夏日滚滚热浪中,分析城市及城市郊区的
气温分布,在市区出现一个明显的高温区,人
们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气温明显地要比周围
郊区的气温高, 气象上称之为“城市热岛”。
甲说:城市这么热,风肯定从城市吹向郊区
乙说:从气压来分析,风应该从郊区吹向城市
你的看法呢?
城市的气压比郊区低,因此此时风应该从郊区吹向城市。
规定为风吹来的方向
1、风往北吹
南风
2、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暖风
东南风
风向的天气符号同一短线表示,如:东风 o——
风向
(8种)
还需要借用指南针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风向?
2、西风吹向哪个方向?
3、下列四幅图的风向依次为
西北风
南风
西风
东南风
东方
实验:
风向标
风向是由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
风向标
风速仪
风速:
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2、单位: 米/秒 千米/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3、气象观测中是风速仪来测风速的。
风速常用风级来表示
微风吹来
狂风大作
和风细雨
暴风雨
轻风袭来
疾风骤雨
大漠孤烟直
风级从0~12级,以上属于哪些级别
3
10
4
11
2
7
0
飓风
12
0级 无风
2级 轻风
3级 微风
4级 和风
7级 疾风
9级 烈风
5级 清劲风
8级 大风
11级 暴风
12级 飓风
10级 狂风.
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也和风有关。
动物的行为和风
乌鸦栖落在树枝上时,头总是迎着风向。
骆驼:
会飞的动物:
大风暴来前不肯行走。
大风来前不轻易飞起。
思考:
1、风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2、大风常常会造成哪些危害?
风铃
飓风
台风
台风中心的风力一般为_______级
一、风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小 结
3、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
4、风向标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测量风向仪器的主要部件。
原理:在风的作用下,尾翼产生旋转力矩使风向标转动,并不断调整指向杆指示风向
5、风速:指单位时间里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其单位是:米/秒、千米/时表示。
测试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它利用风杯在风作用下的旋转速度来测量风速。
1、某人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风为 ______风。
2、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_______风。
3、周一升旗时,五星红旗能展开飘扬,此时的风力为_____级。
看你的噢!
4、在有风速为3米/秒的东风的情况下,某同学以3米/秒的速度向西跑,他的感觉是风速是_______。
南
北
3
0
5、在天气预报中有时用另一种方法来表示风向和风级,请观察以下几种风级与风向的图例,回答:
(北风八级) (东风六级) (西南风十级)
(1)经观察,你认为风向__(填“是”或“不是”)画有风旗的一边。
(2)三角形的为风旗,它表示__级风,而条形表示__级风。
(3)根据以上规律,请画出以下几种风的图例。
(东北风六级) (南风十二级) (西南风二级)
是
八
二(共36张PPT)
提问:平常我们能观察到的水有哪些 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水有哪些
平常我们能观察到的水有雾、雨、雪、霜、冰雹等;不能观察到的水有水蒸气。
思考与讨论: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水吗?如何证明?
1、打开冰箱会有雾出现。
2、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出汗”了。
3、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室内水泥墙壁上、家具上的玻璃上出现水珠。
……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1.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湿度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一、空气的湿度
科学上是如何测出湿度的大小的呢?
器材:一瓶开水,三只烧杯、三支温度计、一块玻璃
现象:
盛温度高的水的烧杯口,凝结的水汽多
结论:
2.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操作见
实验
25℃
45℃
65℃
上面实验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它们分别是吸热还是放热?
25℃
45℃
65℃
返回
3、观测湿度的仪器:
干湿球湿度计
(还有: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
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
干湿球湿度计
工作原理: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得丰富程度。
使用方法:
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见下列表格中的实例 :
干球温度 干湿差(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
1.0℃ 2.0℃ 3.0℃ 4.0℃ 5.0℃
-5℃ 77% 54% 32% 11%
0.0℃ 82% 65% 47% 3l% 15%
5.0℃ 86% 71% 58% 45% 32%
10.0℃ 88% 76% 65% 54% 44%
15.0℃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分析上表,思考下列问题:
1、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越大时,湿度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因为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两温度计的差值越大。
2、如果两温度计读数相等,湿度是多少?
3、根据自身体验,议一议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是空气的相对湿度达100%.这时空气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湿球温度计的棉纱布中的水不能再蒸发了,温度不再降低,所以和干球温度计的读数相同.
当相对湿度过小时,会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裂等;相对湿度过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在夏季则会感到闷热.人体最感适宜的的相对湿度是60%-—70%.
思考:“燕子低飞要下雨。”你能解释这条天气谚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下雨之前,高空风大,空气扰动激烈,燕子只能低飞;再加上,空气的湿度变大,昆虫翅膀变软不能高飞,燕子为了捕捉昆虫为食,也跟着低飞。
蜻蜓低飞,不雨也阴
蜘蛛添丝天放晴
课内练习一: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太阳辐射强弱不同 C 地球的自转 D地面附近的气压不同
D
2.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
A、大气的湿度 B、气温 C 气压 D 风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含有水气就一定会降水
B利用卫星云图可了解云的大范围变化和演变
C露一般在夏、冬两季无风夜晚出现。
D霜对冬季植物有利,可补充水分。
B
4、空气中水气的多少用湿度表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就( ),即空气中的( )越大,这样( )的可能性也越大。
越多
相对湿度
成云、降水
5、相对湿度常用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的。先测量这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差,再用( )读出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
相对湿度表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较大。
B“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D干燥的沙漠地里没有水气。
D
1.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湿度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常用百分比表示)
一、空气的湿度
2.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3、观测湿度的仪器:
1)干湿球湿度计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2)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
1.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用( )表示,一般是用( )来表示.
湿度
相对湿度
2.相对湿度最常用的仪器是( ),它是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的.使用时只要读出并计算出两支温度计的( )再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对湿度.
干湿球湿度计
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
温度差
3.一般来说,温度越( ),相对湿度( ),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 ),( )天气也较多.
高
越大
越大
阴雨
课内练习二:
思考:1.为什么会下雨和下雪呢?
2.有云一定会下雨吗?
4.云是怎么形成的?
3.你登过高山吗 山顶和山脚感受有什么不同?
这便是接下来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在另一个容器(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降水
实验:P71
冰块
水
表面皿
2.你知道大气中的降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现象
1)盛冰容器底部的表面出现小水珠。
2)烧杯内的空气出现了雾.
1.烧杯中的雾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小水珠是怎么来的?
烧杯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受冷后,变成了小水滴悬浮在烧杯中的空气中,而形成了雾.当上升的雾和水气遇到冷的表面皿底部时,凝结成水珠附在其上.
请看动画
云的形成
热带雨
热带雨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中纬度雨
中纬度雨的形成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思考:空气中有水蒸汽就一定会成云致雨吗
原因分析: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从而发生了水汽凝结.
由此可得出,水汽凝结的条件:
2.水汽凝结的条件:
⑴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
⑵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3.降水的形成:
1)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
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2、回家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降雨的形成过程。
思考: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会是雪或冰雹?
不同时期,不同纬度,不同高度下降的水滴或冰晶,下落降向地面时,由于气温升高,不断熔化,若完全熔化成为雨,若未被熔化将成为冰雹或雪降落地面.
科学上用什么来表示降水的大小呢?
降水量,这是接着学习的内容.
4.降水量
翻斗式雨量计
表示一定时间内_______。用__来度量。
地面积水的深度
毫米
测量工具:
小雨:(<10毫米)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洼地积水慢,屋上雨声微弱。
24小时降水量等级划分
中雨:(10—25毫米)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洼地积水较快,屋上沙沙雨声。
大雨:(25—50毫米)雨滴下降模糊成片,落地四溅较高,洼地积水很快,雨声哗哗作响。
暴雨:(>50毫米)雨猛如倾盆,雨声震耳,积水特快,江河涨水。
阅读P80--人工降雨
思考:怎样利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消雨?
思考:怎样利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消雨?
在降雨云团移来之前,在云上撒下人工降雨的“催化剂”,引发高空数量众多的冰晶形成,这些冰晶温度低,凝结增大快,最终形成降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有干冰、碘化银、水等。
练习
1.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__。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气温不够高
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2.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的升高而__。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___时,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此时如果空气的温度下降,就可能产生__。
C
升高
100%
凝结
小结:
二、降水
1.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2.水汽凝结的条件:
⑴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
⑵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3.降水的形成:
1)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固态和液态的水)
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4.降水量
表示一定时间内_______。用__来度量。
地面积水的深度
毫米
测量工具:雨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