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参照导学案梳理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和特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基本素养;
2.通过史料研习分析西方主要国家的社区治理出现原因、发展趋势及作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思辨及历史解释能力。
3.通过拓展了解中国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自身经历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难点:社区和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的推行进程和成效。
三课前预习
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建立
(1)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____。
(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____制度。
(3)1935年,美国颁布____,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____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
(5)北欧四国及法德加澳等国都建成了____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____制度逐步建立。
(2)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____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3)随着____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4)作用:日益健全的____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____的发展。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评价
(1)实质:是____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积极作用: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____的发展。
(3)消极影响: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____财政负担,容易助长____行为。
4.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1)发展历程
17世纪初 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19世纪80年代 德国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
1935年 美国颁布《_____》,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战后 西方主要国家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影响
积极 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消极 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5.基层组织
秦汉 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
唐朝 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 实行_____,设甲首、里长
四自我检测
1.美国历史学家海斯认为,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把国王和其他可能成为暴君的人的权力分散到许多封臣手中,以遏制他们的权力。另外,它也抬高和推进了贵族政治、等级和阶级的种种特权。据此推知,西欧封建制度( )
A.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B.推动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C.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和割据 D.适应了自然经济的需要
2.1536年,英国颁布《亨利济贫法》,允许地方政府用公共基金为“身体健全、能够工作的人”安排工作或施以救济。1601年,又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正式确立了政府救济穷人的责任。英国济贫制度的确立( )
A.强化了政府的社会职能 B.受政治民主化的推动
C.推动了当时城市化进程 D.标志福利国家的形成
3.11—13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以契约的方式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有证明人共同签署生效。这种契约关系( )
A.强化了专制王权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削弱了教会特权 D.影响了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4.如表是1495~1785年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的户籍管理( )
年份 大事记(节选)
1495年 亨利七世: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子女、配偶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年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
1785年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A.致使国家治理体系得以完善 B.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迁
C.重视对基层社会的司法控制 D.促进了英国人口的流动
5.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宣布,压缩社会保障费用,规定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享受产妇津贴、死亡津贴,取消洗衣和供暖津贴等。此做法( )
A.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开支 B.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
C.说明英国已经消灭了贫困 D.有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
6.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佛教占有重要地位
③庄园经济发达 ④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主要说明我国( )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弱势群体利益得到保障
8.下图为一幅中古时期的壁画,画面描绘了某种制度下的一项礼仪要求。该制度应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C.日本幕府制度 D.阿拉伯哈里发制度
9.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A.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建领主对封臣可随意扩大权限 D.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10.日耳曼马尔克村社标志性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大会,一切重大事情,包括罪犯的审判都由自由民大会集体决定。庄园出现以后,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往往合二为一。初期的庄园法庭,裁决者是法庭全体出席人,这显然是村民大会的遗风。材料表明( )
A.庄园具有一定的自治传统 B.庄园法庭随着城市发展而建立
C.庄园法庭注重维护社会秩序 D.庄园法庭主要维护庄园主利益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济贫法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 福利
2. 社会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改革开放 社会保障 社会经济
3. 资本主义 生活 经济 国家 懒惰
4. 济贫 社会保障法
5.里甲制
四自我检测
1.C
2.A
3.D
4.B
5.A
6.B
7.B
8.B
9.A
10.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