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4: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1、利用时间轴厘清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状况,将时空观念渗透其中。
2、利用史料开展教学,在史料中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和类比,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清中华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中是智慧的结晶。
4、中华优秀文化渊远流长,泽被四方。对当代中国、世界都产生重要影响。在课程中润物无声培育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价值
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应用
三课前预习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特点:
①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____。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____。
③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____。
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____。
⑤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具有____。
2.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时期 内容
起源:多元一体 ①摇篮:____、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②核心:____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③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春秋战国 ①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②)内容:①____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②战国时期,“____”局面出现。③特点: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秦汉 ①内容:秦始皇推崇____学说。汉武帝____,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____。
魏晋到隋唐 ①内容: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____盛行,唐朝____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②特点: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 (1)宋代理学①形成: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____形成②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明清之际 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____。康雍乾时期,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近代 鸦片战争爆发后 向西方学习以____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时期 20世纪初期兴起的____,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以后 ____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____为己任的思想。
(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____的体现。
4.我们称呼东汉建国者刘秀为光武帝,其中“光武”是他的____(谥号/庙号/年号),宋神宗是____,光绪是____。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四自我检测
1.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进一步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的功用变化反映出( )
A.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 B.青铜铸造业产量日益提高
C.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D.中华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2.如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该表格反映出中华文化( )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昆曲、湘剧、豫剧、河北梆子、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
传统文学 先秦诗歌、汉赋、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民间工艺 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千层底……
A.缺乏转型的根本动力 B.维系了中国大一统局面
C.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D.蕴含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3.“文”与“化”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表明中国古代( )
A.礼乐制度的成熟 B.文与化概念趋同
C.文化的人文倾向 D.自然法则社会化
4.有学者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部分典籍的治世理念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治世理念( )
典籍 主要内容 治世理念
《尚书》 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天命一人事”王道秩序观
《周礼》 西周初年周公作的礼乐制度 “天下一五方”地缘政治观
《诗经》 西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 华夷对峙一交融”民族文化观
《春秋》 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 “尊王——黜霸一大一统”历史哲学观
A.蕴含以民为本色彩 B.重视区域政治发展
C.关注民族文化差异 D.具有整体共存意识
5.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国冰舞选手服装设计的创意均出自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取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太平江山”画意。这表明( )
A.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与创新 B.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
C.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地位
6.阅读如图的故事:齐相晏婴赠二桃于三士,叫三士论功取桃,公孙接、田开疆二士听完古冶子勇敢事迹后,认为自己不让桃是贪,惧死是无勇,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见后,认为自己独生是不仁;专耀功绩抬高自己为不义,也拔剑自刎。据此可推知,该图片的内容( )
A.反映出战国思想文化多元化 B.有利于儒学思想的宣扬
C.说明战国时期军事征伐激烈 D.再现了齐国的社会风貌
7.道家认为悟道必然伴随着德行的积累,而德行的积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由近及远、从身到家,再到乡、邦国与天下的过程中进行,《道德经》载:“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表明道家学说( )
A.强调坚持个人独特的性格 B.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C.具有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孕育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理念
8.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9.《山海经》中记载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大、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远古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反映出中华先民( )
A.原始的天人感应观 B.与天抗争的不屈精神
C.对自然的最初认知 D.具有崇尚英雄的传统
10.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族首创了四大发明;蒙古族长于畜牧;西域少数民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种植与纺织;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保存佛教经典的人群很多。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包容创新的文化特色 B.少数民族文化聚集而成
C.具有强烈的家国意识 D.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三课前预习
1.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凝聚性 连续性
2. 黄河流域 中原华夏族 多元一体 孔子 百家争鸣 法家 尊崇儒术 主流 玄学 佛学 理学 经世致用 救亡图存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3. 天下 家国情怀
4. 谥号 庙号 年号
5.自强不息
四自我检测
1.C
2.C
3.C
4.D
5.A
6.B
7.B
8.B
9.B
10.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