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教案)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阿里郎》(教案)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14 10: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里郎》
教学理念:民族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类型丰富多样,是各民族各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学习经典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增强民族意识,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操,。本节课教师通过了解朝鲜的风土人情,根据歌曲气息的变化以及旋律的风格,结合数字符号“3”的书写特点,借助肢体描画数字“3”的韵律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感受朝鲜民族的音乐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欲望。
课型:欣赏、律动课
教学年级:花城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朝鲜族长鼓、多媒体设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在三年级上册时已学过朝鲜族民歌《桔梗谣》,本节课在已有的知识点上更加深入地了解朝鲜民族的音乐文化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体验、探究、创造性演绎歌曲,运用数字舞蹈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自己构建的音乐殿堂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民族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
教材分析:《阿里郎》是一首古老的朝鲜族民歌悠扬的升降式的旋律,三拍子的旋律表达了委婉缠绵的情感,同时有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悠扬的旋律,婉转的期盼之情,鲜明的民族特色,使这首歌成了朝鲜民族民谣中历史最悠久的民谣之一,流传至今。
教学目标:1、在感受、体验歌曲《阿里郎》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欲望。
2、通过层层深入的方法感受歌曲,从情境式教学、数字舞蹈、体验与感知的音乐实践过程中感受体验朝鲜族歌曲。
3、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三拍子的韵律,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的舞姿表现歌曲《阿里郎》。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圆润的声音、优美的舞姿去演绎歌曲《阿里郎》。
教学难点:用数字舞蹈区分旋律中相似乐句的演唱,并能从欣赏与体验中感受朝鲜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式舞蹈导入
——师生问好!(教师行朝鲜基本礼仪)
1、教师表演朝鲜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跳的舞蹈是哪个地方的呢?
2、了解朝鲜。——(视频介绍)
(1)认识朝鲜长鼓。
(2)师:它的声音非常特别,你们听听。(三拍子敲击强弱弱)
邀请学生用身体拍打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节奏稳定,请一名同学敲长鼓,播放歌曲《阿里郎》教师加入数字舞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老师的朝鲜舞蹈拉近师生距离,了解朝鲜人文为学生构建对朝鲜民族的印象,认识新的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有积极性。
二、学唱歌曲
(一)听一听
1、师:同学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是朝鲜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歌曲,被誉为是“第一国歌”,好比我们中国的茉莉花。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朝鲜,学习的朝鲜民歌《阿里郎》。(出示课题)
2、聆听歌曲,了解歌名的意思,学习朝鲜语“阿里郎”。
3、介绍阿里郎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听辨歌曲,找出歌曲答案,感受歌曲情绪。并且通过了解阿里郎凄美的故事,让学生更能感悟到歌曲的内涵,更能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二)找一找
1、找出X.X节奏
(1)再次聆听歌曲,歌曲哪一句表现了妻子发自内心一次又一次的去呼唤她的郎君?
X.X XX X.X XX X XX XX X.X XX
阿 里 郎 阿 里 郎 阿 拉 里 哟
(2)教师朗读第一乐句歌词,找出附点四分音符:这一句的哪个字老师念得特别突出?(阿)
(3)练习节奏X.X
2、(1)哼唱第一句旋律,加入长鼓伴奏。
(2)融入朝鲜舞蹈动作哼唱第一乐句。
设计意图:通过放慢速度和动作教学让学生可以直观掌握附点四分音符,歌曲中多次运用了X.X,使歌曲阿里郎有了绵长感觉,让这首歌曲更加表达了情感。
(二)唱一唱
1、(1)学生轻声用wu哼唱,老师画不同造型的旋律线3。
A: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线条有什么规律呢?是连贯的还是跳跃的?
(2)请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手画旋律线。
2、(1)分乐句演唱旋律,区分相似乐句。
(2)歌曲曲式结构。a b c b’
设计意图:借助肢体描画数字3的韵律体验,让学生关注歌曲的情感表现,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朝鲜民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三)舞一舞
1、完整聆听音乐,边听边感受歌曲情绪。(略带有无奈和忧伤的音乐情绪)
2、学生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3、邀请同学用长鼓伴奏,学生演唱歌曲,老师伴舞(数字舞蹈)。
(同学们,老师刚刚把数字3融入到舞蹈里,是不是觉得跳舞简单多啦?那么我们一起模仿风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翻山越岭。)
4、再次邀请同学用数字舞蹈边舞边唱。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气息变化和旋律特点,结合数字舞蹈感受歌曲的乐句、节拍、情绪。
三、拓展与创新
1、欣赏视频:朝鲜语《阿里郎》。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尝试用朝鲜语来唱一唱《阿里郎》?)
2、学唱朝鲜语《阿里郎》
3、完美演绎歌曲《阿里郎》
第一遍中文演唱,第二遍朝鲜语演唱,第三遍数字舞蹈表现,(长鼓贯穿)
设计意图:此环节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尝试学唱朝鲜语的《阿里郎》增强学生的感受,最后达到“学以致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尽情享受音乐的无尽魅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从而积极探究民族音乐的魅力,我们还有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等着我们去传承下课!
教学反思:
《阿里郎》是一首非常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悠扬委婉,表达了了朝鲜族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整首歌曲看似简单,却富含了许多知识点与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抓住学生的特性,把复杂的歌曲简单化,,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成为了我这节课的主要思路。首先我利用自己的舞蹈专业和朝鲜族的人文以及音乐特色出发,构造出一个朝鲜的音乐王国,立体的映画在学生心中。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肢体动作、数字舞蹈感受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减轻了学生的难度,更富有情趣。
不足之处:
1、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愿意回答、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处理好音乐课堂教学提问语言艺术的切入问题。
2、作为录像课,学生面对镜头,课堂表现略显紧张、拘谨,用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有点美中不足。
3、教师应将课堂大胆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空间自己创作,挖掘其潜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