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的自然科学, 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收集证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与交流等基本环节。一位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这是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_______。
3.当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完成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观察化学反应的三个阶段:_____的现象→_____的现象→_____的现象。
5.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6.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因为___。
参考答案
1.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详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研究涉及各个领域,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反思与评价 猜想与假设
【解析】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其中“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可归结为收集证据;一位同学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这是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
3.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
【解析】当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完成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结论和反思等。
4.反应前 反应过程中 反应完全后
【详解】观察化学反应的三个阶段:反应前的现象→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反应完全后的现象。
5.提出问题 获得结论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 反思与评价 (1)、(3)、(4)、(2)、(5)
【详解】(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收集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1)、(3)、(4)、(2)、(5)。
6.A 蜡烛燃烧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水蒸气 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详解】(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因为刚熄灭,产生的二氧化碳没有散尽,石灰水会变浑浊,会对实验造成干扰。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