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达标卷作业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达标卷作业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4:16:25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
居的格局。据此,新中国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B)
A.全面依法治国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D)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3.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
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C)
A.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是“天路”即“进藏路线”的五条铁路之一(另外四条是青
藏铁路、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预计2026年通车。这五条铁路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是(A)
A.青藏铁路
B.新藏铁路
C.滇藏铁路
D.甘藏铁路
5.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
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6.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
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B)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1997年7月1日,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
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
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C)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8.下列组图是一组生动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它充分说
明了香港回归祖国(A)
香港明天更好
香港明天
中英香港
香港人民欢庆
解放军驻港部队
会更好
交接仪式
回归祖国
接管香港防务
A.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B.交接仪式在1999年12月举行
C.是“九二共识”达成的结果
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共22张PPT)
01
知识梳理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
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
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
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
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
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
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
和马祖的炮击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
航、通商
(3)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40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
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
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
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
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
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
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
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
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
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
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
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
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
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3.背景: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
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
交流蓬勃发展。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
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
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
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
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
正确的是(B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了“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共21张PPT)
01
知识梳理
、“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
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
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
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
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
两制”的伟大构想
3.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
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
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
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4.谈判:“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
祖国开辟了途径。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
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
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
区。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
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5.香港回归:1997
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
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交接仪式。
在交接仪式上,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
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
式成立。
6.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
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
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
怀抱。
7.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
了重要一步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图
1的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A)
香港回归
实践
借鉴
方针
祖国统一
指导
两岸关系
新发展
实践
借鉴
澳门回归
图1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
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D)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共20张PPT)
01
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
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
机关。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
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治法》颁布实施
4.民族自治区:日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
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70%以上
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5.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
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
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
6.举措:
(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
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
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
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
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
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
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
展。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政策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1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
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02基础题组
知识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制定宪法时
C.解放战争时期
D.中共八大上
2.日前我国有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
自治县,这源于我国实行了(A)
A.民族区域自治
B.社会主义改造
C.“一国两制”
D.过渡时期总路线
3.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
《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一过程反映出(C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共13张PPT)
一、选择题(15小题,共45分)
1.“相对集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A)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完全是集中居住
C.没有规律的混杂
D.完全是分散居住
2.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D)
标题:
内容: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3.(2019·济宁)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4.202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3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是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
D.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人民币上除汉字外,还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说明(D
)
A.我国的民族众多
B.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
C.各民族文字不同
D.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6.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
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C)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7.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
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
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B)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一国两制”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2019·娄底)“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智慧的一次天才创造。当前
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D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新疆问题
D.香港问题
9.(2019·郴州)“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也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
一个典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成功运用此方针的“典范”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