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9世纪60——90年代,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旨
在“自强”“求富”的什么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维新派)认识到中国不能富强在于制度落后。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结果怎样?
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器物),不改制度)
俄
德
英
法
日
美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通过自主学习、研读史料,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列表归纳、分析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分析概括变法失败的原因,学会分析概括能力。
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献身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你从康有为等这些学子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影视片段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起因:
发起者:
在位皇帝:
核心内容:
影响:
自学导读①
阅读第1自然段正文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
光绪帝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意思是:法制是天下的公用制度,变通是天下的公理,变化也发生变化,不改变也改变。这里的“变”是指变法图强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变法图强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二、百日维新
背景:
影视片段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开始: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戊戌变法)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自学导读②
阅读本框题第1段正文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这些内容有何进步性
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变法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结果:
影视片段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变法失败。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1898.6.11—9.21)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甘愿为变法而献身的精神
他身上体现出怎样的精神?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启示/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意义/影响:
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世纪60——90年代
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的行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序幕
发展
高潮
结果
影响
—公车上书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百日维新
1898.6.11——9.21(103天)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时间
内容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D.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领导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是 ( )
A.康有为、梁启超 B.康有为、李鸿章
C.梁启超、左宗棠 D.左宗棠、李鸿章
B
A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 )
A.拒和 B.迁都 C.变法 D.革命
C
4.1890—1920年,是世界深刻影响中国的30年,也是中国巨变的30年。在这30年里发生哪一历史事件尝试建立“新制度”
(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A
第6课
戊 戌 变 法
第二单 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闻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遍觊觎,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1)材料一中“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以材料二人物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哪一运动?请再写出一位代表人物。
(3)从材料二看,这一运动的结果如何?
(4)从这一运动的结局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材料二:如下图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光绪帝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