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桃花源记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08 13: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准确、流利地朗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能够准确翻译课文一二段,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2.写作背景: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自主学习】
(一)、《桃花源记》作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朝代)著名诗人。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去世后谥号“靖节先生”。
(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  
刘子骥(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  
(三)、读课文  
1、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组内核对校正字音。  
3、听读课文:
4、朗读练习:  
5、朗读展示  
【合作探究】  
(一)、疏通文意 (要求: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不会的做好记录。)  
(二)、知识点归纳(要求:小组内合作,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点 ) 
(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句子: 古义: 今义:   
交通 句子: 古义: 今义:
妻子 句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句子: 古义: 今义:
无论 句子: 古义: 今义:   
不足 句子: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  
(3)通假字  
①便要还家 (“ ”通“ ”, 译为:   )
② 具答之 ( )
(三)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并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中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桃花源——( ) 桃花源------( ) 桃花源
(四)、分析1~2自然段。
1.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表达】
【 拓展提升】(课外作业)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2.积累成语(解释、造句)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