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中国历史(七上)
(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对比两幅图,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春秋时期的晋国哪里去了?
战国时期韩、赵、魏是怎么来的?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通过识读历史地图、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资料、材料研读等,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等基本史实,学会归纳,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的分析探究,理解其意义。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感受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形成:
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 取代。
自学导读①
阅读第1段正文
韩 赵
魏
田氏
姜姓国君为大夫田氏取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如何记忆战国七雄地理方位?
东齐
北燕
西秦
南楚
中间赵魏韩
口诀
一、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兼并战争:
自学导读②
特点:
著名战役:
阅读第2段正文
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你知道这些战役中的成语典故吗?
一、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兼并战争:
特点:
著名战役:
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场再现
结果:
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渴望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的生活。
二、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背景:
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②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根本原因
目的
二、商鞅变法(秦国)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时间、支持的国君: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
每条措施的影响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二、商鞅变法(秦国)
严格执法,不畏强权,公正无私。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得到后世肯定。
4.意义/作用: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启示: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修建时间、主持者:
2.地点:
3.结构:
由渠首和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
、 和 .三个主体工程。
灌溉网
鱼嘴
宝瓶口
飞沙堰
自学导读③
阅读第1、2段正文
公元前256年 李冰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功能:
都江堰功能动画
防洪、灌溉、水运等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5.影响:
既解决了洪水泛滥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七雄
七雄的形成(名称、地理方位)
兼并战争(特点、著名战役、结果)
商鞅变法
时间、支持的国君:
内容:(政治、经济、军事)
意义:
造福千秋的
都江堰
建造时间、主持者、地点
结构与功能:
影响:
背景:(目的)
1.以下是小明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处应该是 ( )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东汉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2.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你知道“这三家”是那三家吗? ( )
A.齐、楚、韩 B.赵、魏、燕
C.韩、赵、魏 D.齐、赵、魏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春秋时期,每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之和不足十万人;进入战国时期,战争双方一场战争投入兵力数十万,乃至百万。这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人口迅猛增长 B. 战争规模很大
C.武器更加先进 D. 民风更加彪悍
B
4.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期著名战役有 ( )
①桂陵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牧野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5.据《史记》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
A.促进了秦国国力的增强 B.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D
6.右图文物是商鞅变法时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
A.奖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统一度量衡
D.确立县制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七上) 第7课
第二单 元 夏商周时期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
A.驰道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7.改变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