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3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3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4 15:03:48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曹操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歌词中的三国指什么?
是指东汉灭亡后,出现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是如何崛起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
第16课
三国鼎立
汉室衰微乱世起

材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
结合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
(1)社会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
(2)州郡割据,战乱不已。


因何而乱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州郡割据
朝廷内部
地 方
社会底层
汉室衰微,群雄逐鹿
曹操
PK
袁绍
三、四万兵力
10万兵力
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官赤逐鹿英雄出

以弱战强,统一北方——官渡之战
观看视频,归纳官渡之战的概况。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
经过: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火烧乌巢,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官渡之战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袁绍10万大军
乌巢
曹操3-4万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各抒
己见
1、“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优势;
3、招贤纳士;
2、屯田制的推行,解决了军粮问题;
4、制定了正确的战术;袁绍骄傲轻敌等。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
——诸葛亮
以弱战强,统一北方——官渡之战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又会如何开启人生新篇章呢?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统一全国
曹操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后的形势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
面对如此形势,你是曹操的话,你要怎么办?
孙刘联军——不足5万
曹操——20万(号称80万)
参战方兵力
赤壁之战
(208年)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孙、刘联军

赤壁
大战
赤壁之战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孙刘联军约5万
赤壁
曹操20余万
挥师南下,火烧赤壁——赤壁之战
资料1:亮(诸葛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
资料2: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曹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
资料3:曹操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北伐乌桓获大胜之后,骄傲情绪很重……一把火,把他统一中国的迷梦彻底摧毁 。 —— 张作耀《曹操评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火攻)
曹操骄傲自满
挥师南下,火烧赤壁——赤壁之战
问题
思考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 说说你的想法。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面貌。
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虚构的成分。
比如对曹操的评价。
三方都不具备
统一全国的条件
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
享年66岁,谥号“武王”
“曹操死,三国始”
三分天下谋统一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学习政权的建立,要掌握哪些历史要素?
请结合书本P82-83,绘制三国鼎立时局图,并标注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了解经济生产特色。
学习档案
220年
221年
229年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蜀(汉)
曹丕
(pī)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魏
(孙)吴
1
曹魏
2
孙吴
3
蜀汉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造船业相当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以盐、铁和织锦业等最为发达),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
结合资料思考:
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退步?
判断标准
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
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三国鼎立形势图
政权由“多”到“少”
经济由“衰”到“兴”
材料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 三国经济各具特色
魏:农业大国 蜀:丝绸大国 吴:造船大国
人口由“少”到“多”
三国末期应有3000万人,而东汉三国期间的人口谷底大致在2224万—2361万之间。
——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政权由“多”到“少”
经济由“衰”到“兴”
人口由“少”到“多”
乱→治
军阀混战 曹操崛起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渴望统一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渴望统一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图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州牧混战的局面 ,实现了局部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我认为是历史的进步。
东汉末年 军阀割据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曹 操
袁 绍
三国鼎立



国家分裂
局部统一
课堂小结
基础
基础
一种局面:
两大战役:
三国鼎立:
四个人物:
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曹操、曹丕、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9年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当代文学家·鲁迅
曹操,字孟德
(155-220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宁教我负天下人,
勿叫天下人负我。
京剧《击鼓骂曹》:
如今出了个奸曹操,
上欺天子下压群僚。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三国志》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
——当代史学家·范文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


如何评价曹操?

【功绩】
(1) 政治方面:
①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分裂割据,为西晋统一奠定基础。
②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
(2) 经济方面:实行屯田制度,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
(3)文化方面:居“三曹”之首,开创建安风骨。
【缺点】性格狡诈、多疑、残暴,骄傲自满。
所以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
材料一: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材料二: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Hu)……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材料三: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人才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经济上:屯田措施,重视农业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