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案(含答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4 15: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9.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读诗词,有感情诵读诗词,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 品读语言,感受诗词意境,体会作者苏轼在词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诗词,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赏析语言,感受豪迈之情。
难点:
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分军区的司令员,但“不得签书公事” ),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引出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
下阕:塑造周瑜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慨。
四、学习课文
(一)感受上阙,深入研读
1、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是情感的触发点,那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由这些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景: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
特点:雄浑、开阔。 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
明确:
词一开篇,时间空间交错,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3、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品一品,你们这句词好在哪里?
明确:
“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夸张手法,写出了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雪”比喻手法,水色纯白如雪。
4、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词人从不同角度而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描写出赤壁景色的什么特点?
明确:
雄伟壮阔(板书:赤壁雄奇景)
5、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明确:
承上启下。承上:“江山如画”是对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画江山,非多情之人,眼中岂有如此之江山。启下:“一时多少豪杰”如画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驰骋征伐之处。概括为:美景如画,英雄如烟。
(二)感受下阙,深入研读
1、下阕塑造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
少年得志,建功立业,英气勃发,年轻有为。
2、为什么要塑造周瑜这样的形象?
明确:
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壮志未酬)。
(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
3、“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苏东坡在描写这场战争时却偏偏插入了“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明确:
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一个“初”字突出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年轻有为。 以美人衬英雄,更显英雄潇洒的风姿。
4、最后五句怎样写人生感慨?
明确: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感伤,是自责,慨叹岁月无情而功业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自慰,是旷达,回首往事,恍如梦中,权且以酒酹月,借酒浇愁,值此,一位襟怀旷达,善于自慰的词人跃然纸上。
自我检测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地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前人文辞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宿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定风波【注】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王定国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宾州,歌女柔奴毅然随行。三年后王定国北归,让柔奴给苏轼敬酒。苏轼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作清歌”写歌女柔奴能够自作歌曲,曼妙悦耳的歌声从她唇齿之间流转而出。
B.“风起”“雪飞”驰骋着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王定国被贬之地的艰苦环境。
C.“岭梅”,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说歌女柔奴经此人生的寒冬,愈发地美艳、清香。
D.苏轼以“试问”二字,发出“岭南应该是不好吧”的疑惑,以此引出对方的回答。
4.“此心安处是吾乡”有丰富的思想内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答案:D
解析:D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是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3.答案:B
解析:B项,“写出王定国被贬之地的艰苦环境”说法错误,应该是写出了柔奴高超的歌技与美好的心灵。故选B。
4.答案:①赞美了柔奴身处困境却安之若素的胸襟和有情有义、超然脱俗的品格。②肯定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后从容乐观的态度。③寄寓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情怀。
解析:答题时,把“此心安处是吾乡”放到具体语境中,然后结合全词以及注释简要分析该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根据注释的介绍,可知这句话是柔奴和王定国从王定国被贬谪之地——环境恶劣的岭南回来后,词人见他们,试探着问柔奴“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柔奴对词人提问的回答。王定国带着柔奴从环境恶劣的岭南北归,二人在岭南的恶劣环境之下,生活应该是艰难困苦的。但词人看到此时的柔奴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这说明岭南艰苦的生活,柔奴却甘之如饴,心情舒畅,归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履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笑时犹带岭梅香”,既写出了柔奴北归时经过大庾岭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 ”哪知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就是哪管他风土好不好,只要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所以这句话明显地带有王定国和柔奴遭遇的烙印,又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带着柔奴来到环境恶劣的岭南,对于岭南生活的艰苦,他们从容乐观,甘之如饴。柔奴是王定国带去岭南的歌女,柔奴所表现出的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其实就是王定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词人赞美柔奴,也是在赞美自己的友人王定国。所以这句话既赞美了柔奴身处困境却安之若素的胸襟和有情有义、超然脱俗的品格,又肯定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后从容乐观的态度。再联系苏轼一再遭遇贬谪的经历,可知词人此时借助柔奴之口来表达自己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情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