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2 08:36:18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新兴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  )
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2.(2021八上·番禺期末)如图所示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3.(2021八上·临江期末)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小亮发现双眼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必须要带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由此可知,他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镜片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4.(2021八上·吉林期末)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下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③① B.②① C.②④ D.③④
5.(2021八上·二道期末)小明看到远处有一朵花,如图甲,戴上眼镜后看到的效果如图乙,则他的眼睛和眼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凸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6.(2021八上·重庆期中)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玩手机都有可能导致近视,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7.(2020八上·淮安期末)如图所示,与照相机结构中的部件比较,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
A.镜头 B.快门 C.胶片 D.暗箱
8.(2021八上·深圳期末)在图中,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9.(2021八上·坡头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10.(2021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11.(2021八上·电白期末)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
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12.(2021八上·深圳竞赛)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3.(2020八上·宜州期末)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4.(2020八上·郧西期末)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如图实验。当光屏上得到模糊的倒立实像时,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移走眼镜片,将透镜靠近蜡烛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5.(2018八上·孝感期末)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  )
A.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 B.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
C.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 D.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二、填空题
16.(2021八上·天峨期末)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7.(2021八上·宜州期末)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18.(2021八上·防城期末)如图,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点.右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   透镜.
19.(2021八上·瑶海期末)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看物体时,物体在视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甲、乙两位视力缺陷者眼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    (选填“甲”或“乙”)
20.(2021八上·坡头期末)如图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选填:“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21.(2021八上·成都期中)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    像(填“实”、“虚”),是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
22.(2020八上·定陶期末)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 可用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23.(2020八上·广宁期末)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眼球的折光系统如图甲所示,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图乙为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原理图,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   上,配戴“眼镜”就是纠正这个问题,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
三、作图题
24.(2022·大庆)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25.(2022·玉林)小明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了高度近视,请在图中画出远处物体发出的两入射光线经他的晶状体折射后对应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6.(2022·贵阳)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27.(2022·陕西)如图1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   ;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H=5.0cm
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焦距 像的高度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①分析   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   ,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28.(2021·呼和浩特模拟)用薄膜充水后可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5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大于15cm的是图   ,模拟远视眼的是图   。
(2)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作用度选填   (“会聚”或“发散”)。
五、科普阅读题
29.(2021八上·高州月考)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它的焦距是0.5m。
(1)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
A.0~10cm B.10cm~25cm
C.10cm~无限远 D.25cm~无限远
(3)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   ,需要用   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   ,焦距为   m。
(4)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
30.(2020·房山模拟)阅读《眼睛和眼镜》回答题。
眼睛和眼镜
如果有人说“年轻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眼了”,你觉得对吗?
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或者是眼轴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之后,焦点没有能够准确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网膜上投影模糊不清,引起视力下降。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看近处的事物相对清晰。
老花眼则是由于年龄因素引起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眼睛无法聚焦在近处的物体上,不能将近距离30cm内的细小物件和字体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导致患者近视力下降,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衰退现象。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事物清晰,而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
一句话来说,“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当然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了。
如果一个人既是近视眼,又是老花眼,就要佩戴两副眼镜,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现在有一款眼镜,集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功能于一身,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款眼镜叫渐进多焦点眼镜,镜片不同区域有不同焦点、不同度数,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A、近用区域B、渐进区域C、左右变形区D(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如图所示。
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
B区,用于看清近处物体。
C区,是一个自上而下规律变化的区域,用于看清中间距离的物体。
D区,是度数变化区域,通过该区域看东西会感到模糊,但会随着使用过程中的适应程度而逐渐改善。
有了这款眼镜,无论是在户外眺望远方,还是在家中看书学习,都不会再有更换眼镜的烦恼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近视眼镜属于   透镜(选填“凸”或“凹”);
(3)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   眼镜(选择“近视”或“老花”);
(4)如果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你认为合适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应该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2.【答案】A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坐在后排的小亮看不清黑板,必须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小亮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如图
矫正近视眼需要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光路图如下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5.【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需要利用凹透镜矫正。
6.【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造成的,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③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③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结合图示可知,为了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使入射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①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7.【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凸透镜成像,其中晶状体充当凸透镜。
8.【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来自于远处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了视网膜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的纠正需要佩戴凹透镜,即为丙。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A不符合题意;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老花镜,B符合题意;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大光斑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正对太阳光时,光斑如果不是在焦点附近,也会呈现一个较小的明亮的光斑,即是老花镜,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
10.【答案】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透片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因此说明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11.【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得晶状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12.【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则小华患近视眼。近视眼要用凹透镜矫正。
A. 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不是凹透镜,故A不合题意;
B .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故B不合题意
C .中间薄边缘厚,为凹透镜,故C符合题意;
D .是多块凹透镜组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成像特点,根据成像特点确定所患眼病的种类,并确定矫正方法,最后对各个选项中透镜的种类进行判断即可。
13.【答案】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4.【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5.【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
16.【答案】乙;凸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图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而图甲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利用凸透镜矫正。
17.【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8.【答案】N;近视;凹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N点.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晶因为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N;近视,凹.
【分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出时,玻璃中的角度小,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9.【答案】缩小;甲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由图可知甲的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他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时,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
20.【答案】虚;倒立;乙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屏幕关闭时,手机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他看到了自己的虚像。
手机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则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原因是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摄像头是利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21.【答案】虚;凸;近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镜从前面观察,会由于光的反射成像,镜片是有弧度的,从前面看向外凸,与凸面镜成像是一样的,成的是虚像,离镜片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从镜子前面观察,其外面呈弧形,类似于凸面镜;外面的物体经凸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22.【答案】乙;近视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光线通过甲透镜后向主光轴靠拢了,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甲是凸透镜,光线通过乙透镜后远离了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乙是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所以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23.【答案】晶状体;视网膜;凹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晶状体的形状为中间厚边缘薄,起到凸透镜的作用,在眼球的折光系统中起到主要作用。
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上,才能通过视觉神经最终将信号传到大脑,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对光的会聚本领过强,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将光线发散,所以应该戴凹透镜。
【分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矫正。
2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虚线框内应该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再经过晶状体会聚到视网膜上的a点。如下图所示:
【分析】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楚物体。
25.【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会会聚在视网膜前面,如图所示:
【分析】近视眼成像时,像在视网膜前。
26.【答案】(1)3
(2)B;凹
(3)抽取
(4)更小;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3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矫正近视眼使用凹透镜,将凹透镜放置于物与凸透镜之间,使成的像正好处于视网膜处,即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B点。当使用的凹透镜焦距合适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物成的像在视网膜之前,且距离视网膜更远,使用凹透镜改善视网膜情况时,应使用对光线发散能力更强的凹透镜,即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水。
(4)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分析】(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
(2)矫正近视眼使用凹透镜;
(3)改善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应使用对光线发散能力更强的凹透镜;
(4)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
27.【答案】(1)光屏
(2)光屏中央
(3)“F”光源
(4)1、2、3;大(或长)
(5)薄;向前伸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1)在人眼结构中,外界事物透过晶状体最终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光屏,故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最终能够在光屏的中央显现。
(3)保持“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保持物距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探究焦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4)要得出“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的结论,需要控制像距保持不变,改变物距,故答案为:1、2、3组数据。
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物距保持不变,透镜的焦距逐渐增大,发现像距也在逐渐增大,且像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大,故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5)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晶状体收缩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眼睛的焦距变小,远眺时,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眼睛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可以看清远处的事物,可以起到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的作用。
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需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则物距保持不变,像变大,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焦距变大,故把照相机的镜头像前伸。
【分析】(1)探究眼睛成像规律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2)当物体和凸透镜的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时,像成在光屏中央;
(3)若更换不同的凸透镜,需要保持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4)根据实验数据的变化,判断改变的物理量;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5)当眼睛的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当物距变大时,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像距变大。
28.【答案】(1)丙;丙
(2)大于;发散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5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图丙的焦距要大于15cm。
因为甲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丙会聚能力弱,因此丙模拟的是远视眼。
(2)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边缘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分析】(1)根据图中乙丙的凸度大小即可确定测得小于15cm的焦距;根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可确定模拟远视眼的图。
(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9.【答案】(1)D
(2)C
(3)近视眼;凹透;4;0.25
(4)丙;乙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则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无限远,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如题图所示,在视网膜前成像,说明晶状体折射能力太强了,看不清远处,故是近视眼;折光能力太强了,故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故答案为:凹透镜。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焦距为
(4)近视眼配带凹透镜,起发散作用,故选择丙或者丁,度数较大,即透镜焦度较大,则焦距较小,折光能力较强的,即凹透镜凹得程度更大,故答案为:丙;同理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折光能力较强的,故答案为:凸得程度更大的透镜,故答案为:乙。
【分析】(1)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
(3)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30.【答案】(1)不正确
(2)凹
(3)近视
(4)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所以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3)由短文可知,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所以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近视眼镜。(4)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分析】(1)花眼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可能同时出现;(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3)渐进多焦点眼镜看清远处物体的区域,相当于近视眼镜;(4)根据常理,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
1 / 12022-2023学年度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新兴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眼睛时的情形,则(  )
A.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B.这是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C.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D.这是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应该是近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2.(2021八上·番禺期末)如图所示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答案】A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3.(2021八上·临江期末)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小亮发现双眼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必须要带上眼镜才能看清楚。由此可知,他所患的症状及需要佩戴的镜片是(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坐在后排的小亮看不清黑板,必须要戴上眼镜才能看清,小亮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4.(2021八上·吉林期末)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下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③① B.②①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如图
矫正近视眼需要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光路图如下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5.(2021八上·二道期末)小明看到远处有一朵花,如图甲,戴上眼镜后看到的效果如图乙,则他的眼睛和眼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凸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需要利用凹透镜矫正。
6.(2021八上·重庆期中)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玩手机都有可能导致近视,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造成的,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③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③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结合图示可知,为了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使入射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①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7.(2020八上·淮安期末)如图所示,与照相机结构中的部件比较, 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
A.镜头 B.快门 C.胶片 D.暗箱
【答案】A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凸透镜成像,其中晶状体充当凸透镜。
8.(2021八上·深圳期末)在图中,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A.近视眼;乙 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 D.远视眼;丙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甲图可知,来自于远处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了视网膜前方,这是近视眼的特点,近视眼的纠正需要佩戴凹透镜,即为丙。
故答案为:C。
【分析】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2021八上·坡头期末)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A不符合题意;
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老花镜,B符合题意;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只能呈现一个暗斑,即能使光线发散,会在透镜后面出现一个光线较弱的大光斑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正对太阳光时,光斑如果不是在焦点附近,也会呈现一个较小的明亮的光斑,即是老花镜,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通过光的折射矫正视力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同时凸透镜能使得光线会聚,能成像;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同时凹透镜能使得光线发散。
10.(2021八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答案】B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此透片可以将太阳光会聚到一点,因此说明此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11.(2021八上·电白期末)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
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得晶状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12.(2021八上·深圳竞赛)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则小华患近视眼。近视眼要用凹透镜矫正。
A. 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不是凹透镜,故A不合题意;
B .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故B不合题意
C .中间薄边缘厚,为凹透镜,故C符合题意;
D .是多块凹透镜组成,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图片确定成像特点,根据成像特点确定所患眼病的种类,并确定矫正方法,最后对各个选项中透镜的种类进行判断即可。
13.(2020八上·宜州期末)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答案】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来自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4.(2020八上·郧西期末)小明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如图实验。当光屏上得到模糊的倒立实像时,他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能变清晰,移走眼镜片,将透镜靠近蜡烛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该眼镜片是(  )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题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说明像距不合适,由稍微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来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动光屏,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近视眼镜片(凹透镜)。
故答案为:B。
【分析】远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15.(2018八上·孝感期末)如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地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正确可行的是(  )
A.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 B.蜡烛和光屏同时远离透镜
C.蜡烛不动,将光屏靠近透镜 D.光屏不动,将蜡烛远离透镜
【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C.
【分析】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烛焰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像距变小或物距变小.
二、填空题
16.(2021八上·天峨期末)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答案】乙;凸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图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而图甲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
【分析】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利用凸透镜矫正。
17.(2021八上·宜州期末)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可配戴   透镜矫正。
【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18.(2021八上·防城期末)如图,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点.右图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   透镜.
【答案】N;近视;凹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N点.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图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晶因为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答案为N;近视,凹.
【分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射出时,玻璃中的角度小,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矫正。
19.(2021八上·瑶海期末)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看物体时,物体在视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甲、乙两位视力缺陷者眼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    (选填“甲”或“乙”)
【答案】缩小;甲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看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由图可知甲的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他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
【分析】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时,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
20.(2021八上·坡头期末)如图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选填:“虚”或“实”)像。开启手机利用相机功能进行拍照时,通过镜头成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答案】虚;倒立;乙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屏幕关闭时,手机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他看到了自己的虚像。
手机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是凸透镜。物距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则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原因是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摄像头是利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到视网膜上。
21.(2021八上·成都期中)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    像(填“实”、“虚”),是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
【答案】虚;凸;近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镜从前面观察,会由于光的反射成像,镜片是有弧度的,从前面看向外凸,与凸面镜成像是一样的,成的是虚像,离镜片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从镜子前面观察,其外面呈弧形,类似于凸面镜;外面的物体经凸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22.(2020八上·定陶期末)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选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 可用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
【答案】乙;近视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光线通过甲透镜后向主光轴靠拢了,所以甲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甲是凸透镜,光线通过乙透镜后远离了主光轴,所以乙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乙是凹透镜;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过强引起的,所以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光线提前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所以要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23.(2020八上·广宁期末)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眼球的折光系统如图甲所示,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图乙为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原理图,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   上,配戴“眼镜”就是纠正这个问题,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
【答案】晶状体;视网膜;凹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眼睛的晶状体的形状为中间厚边缘薄,起到凸透镜的作用,在眼球的折光系统中起到主要作用。
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上,才能通过视觉神经最终将信号传到大脑,远视眼(老花眼)、近视眼成因,其本质是物体所成的像无法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对光的会聚本领过强,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将光线发散,所以应该戴凹透镜。
【分析】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矫正。
三、作图题
24.(2022·大庆)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虚线框内应该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再经过晶状体会聚到视网膜上的a点。如下图所示:
【分析】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楚物体。
25.(2022·玉林)小明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了高度近视,请在图中画出远处物体发出的两入射光线经他的晶状体折射后对应的光线。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会会聚在视网膜前面,如图所示:
【分析】近视眼成像时,像在视网膜前。
四、实验探究题
26.(2022·贵阳)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答案】(1)3
(2)B;凹
(3)抽取
(4)更小;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3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矫正近视眼使用凹透镜,将凹透镜放置于物与凸透镜之间,使成的像正好处于视网膜处,即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B点。当使用的凹透镜焦距合适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物成的像在视网膜之前,且距离视网膜更远,使用凹透镜改善视网膜情况时,应使用对光线发散能力更强的凹透镜,即可用注射器抽取适量水。
(4)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分析】(1)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
(2)矫正近视眼使用凹透镜;
(3)改善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应使用对光线发散能力更强的凹透镜;
(4)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
27.(2022·陕西)如图1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   ;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   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H=5.0cm
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焦距 像的高度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①分析   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   ,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   (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答案】(1)光屏
(2)光屏中央
(3)“F”光源
(4)1、2、3;大(或长)
(5)薄;向前伸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1)在人眼结构中,外界事物透过晶状体最终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光屏,故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最终能够在光屏的中央显现。
(3)保持“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保持物距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探究焦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4)要得出“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的结论,需要控制像距保持不变,改变物距,故答案为:1、2、3组数据。
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物距保持不变,透镜的焦距逐渐增大,发现像距也在逐渐增大,且像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大,故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5)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晶状体收缩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眼睛的焦距变小,远眺时,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眼睛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可以看清远处的事物,可以起到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的作用。
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需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则物距保持不变,像变大,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焦距变大,故把照相机的镜头像前伸。
【分析】(1)探究眼睛成像规律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2)当物体和凸透镜的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时,像成在光屏中央;
(3)若更换不同的凸透镜,需要保持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
(4)根据实验数据的变化,判断改变的物理量;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5)当眼睛的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当物距变大时,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像距变大。
28.(2021·呼和浩特模拟)用薄膜充水后可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5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大于15cm的是图   ,模拟远视眼的是图   。
(2)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作用度选填   (“会聚”或“发散”)。
【答案】(1)丙;丙
(2)大于;发散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5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图丙的焦距要大于15cm。
因为甲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丙会聚能力弱,因此丙模拟的是远视眼。
(2)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边缘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分析】(1)根据图中乙丙的凸度大小即可确定测得小于15cm的焦距;根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可确定模拟远视眼的图。
(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五、科普阅读题
29.(2021八上·高州月考)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它的焦距是0.5m。
(1)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
A.0~10cm B.10cm~25cm
C.10cm~无限远 D.25cm~无限远
(3)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   ,需要用   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   ,焦距为   m。
(4)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
【答案】(1)D
(2)C
(3)近视眼;凹透;4;0.25
(4)丙;乙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则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无限远,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如题图所示,在视网膜前成像,说明晶状体折射能力太强了,看不清远处,故是近视眼;折光能力太强了,故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故答案为:凹透镜。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焦距为
(4)近视眼配带凹透镜,起发散作用,故选择丙或者丁,度数较大,即透镜焦度较大,则焦距较小,折光能力较强的,即凹透镜凹得程度更大,故答案为:丙;同理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折光能力较强的,故答案为:凸得程度更大的透镜,故答案为:乙。
【分析】(1)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
(3)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30.(2020·房山模拟)阅读《眼睛和眼镜》回答题。
眼睛和眼镜
如果有人说“年轻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眼了”,你觉得对吗?
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或者是眼轴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之后,焦点没有能够准确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网膜上投影模糊不清,引起视力下降。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看近处的事物相对清晰。
老花眼则是由于年龄因素引起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眼睛无法聚焦在近处的物体上,不能将近距离30cm内的细小物件和字体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导致患者近视力下降,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衰退现象。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事物清晰,而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
一句话来说,“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当然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了。
如果一个人既是近视眼,又是老花眼,就要佩戴两副眼镜,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现在有一款眼镜,集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功能于一身,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款眼镜叫渐进多焦点眼镜,镜片不同区域有不同焦点、不同度数,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A、近用区域B、渐进区域C、左右变形区D(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如图所示。
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
B区,用于看清近处物体。
C区,是一个自上而下规律变化的区域,用于看清中间距离的物体。
D区,是度数变化区域,通过该区域看东西会感到模糊,但会随着使用过程中的适应程度而逐渐改善。
有了这款眼镜,无论是在户外眺望远方,还是在家中看书学习,都不会再有更换眼镜的烦恼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   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近视眼镜属于   透镜(选填“凸”或“凹”);
(3)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   眼镜(选择“近视”或“老花”);
(4)如果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你认为合适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不正确
(2)凹
(3)近视
(4)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解答】(1)由短文可知,“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所以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3)由短文可知,近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所以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近视眼镜。(4)不合适,因为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所以不能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
【分析】(1)花眼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可能同时出现;(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3)渐进多焦点眼镜看清远处物体的区域,相当于近视眼镜;(4)根据常理,人在看远处时抬头,眼睛向上,看近处时低头,眼睛向下。
1 / 1